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纪念张季鸾先生逝世50周年,张季鸾学术研讨会于1991年9月在陕北榆林召开。《新闻研究资料》总第56辑刊登了部分与会者的发言。在8位发言者中,有3位提到:张季鸾先生到日本留学后,不久即加入中国同盟会。同辑《新闻研究资料》另有《张季鸾先生入同盟会考》,作者刘耿列  相似文献   

2.
张季鸾,名炽章,以字行,陕西省榆林县人,生于1888年3月20日,是著名的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报刊政论家和中国新闻界新闻自由的倡导者。他与资产阶级政治活动家、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水利科学家李仪祉被誉称为“陕西三杰”。1902年秋,张季鸾前往关学大师刘光(?)在礼泉县九嵕山下主持的“烟霞草堂”就学诹豕??)的亲自指点下,张季鸾博览群书,学业大有长进.刘光(?)教学注重史地,使张季鸾打下了中国史地知识的根基,并使他在国学方面朗然得条理,为文章亦如良史之绵密警策,为他后来从事新闻报刊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05年秋,张季鸾由陕西高等学堂派遣赴日本官费留学.由于同盟会革命党人的影响,他开始注重社会政治活动,思想上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同盟会陕西分会部分留日学生为适应革命形势的需要,特创办反  相似文献   

3.
在“文革”中,张季鸾先生碑铭也遭到同样政治厄运,一些失去理智的人们将它砸成碎块,然后四处随意扔弃,从此,完碑已不复存在。幸运的是,前不久,笔者在榆林市政协的帮助之下,在刘少英家中发现他收藏有完好无损的《中华民国故报人榆林张季鸾先生碑铭》拓片,它为我们系统研究张季鸾先生的生平、思想等提供了翔实的、重要的资料,因此价值极其珍贵。征得刘少英的同意,遂将拓片拍照下来,并加以标点、整理。现将碑铭全文抄录如下,仅供研究张季鸾先生的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4.
佚失20多年的“三绝碑”,又在张季鸾先生的故乡——陕西榆林重见天日,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1934年10月,张季鸾为纪念其父楚林公冥诞100周年、其母王氏忌辰30周年,全家专程自天津回籍谒墓、立碑。该碑墓表由资产阶级革命家、经学大师章太炎先生撰文并篆额,国民党元老、书法大师于右任先生挥毫,苏州集宝斋石刻坊著名工匠精刻而成。榆林各界皆认为难得,因此轰动一  相似文献   

5.
为纪念我国著名的爱国报人张季鸾逝世50周年,张季鸾学术研讨会于1991年9月2日至6日在他的家乡——历史文化名城陕北榆林举行。这是在大陆首次召开的关于张季鸾专题研究的学术会议。这次会议得到陕西省委统战部、陕西省政协、榆林地区和榆林市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  相似文献   

6.
知道一点中国现代新闻史的人,都熟知解放前《大公报》对蒋介石的“小骂大帮忙”。为什么会有这个说法?始作编者是谁?有何表现? 这要先从木世纪三十年代“一代报人”名记者张季鸾谈起。张季鸾(1888——1941)名炽章,陕西榆林人。出身于一个小官僚家庭。他的父亲是个老进士,长期在山东邹平等县当县官,张就是在邹平出生的。他的母亲是继室,只生他一个儿子。十三岁时父亲去世,赖同僚们的资助,张同寡母扶柩归葬榆林。他曾先后在榆林榆阳中学和三原宏道学堂就学,并问学于“关西大儒”刘古愚等,刻苦勤读,在经、史、地理和语文上打下了基本功。张季鸾于1905年经陕西省试,考取官费留学日  相似文献   

7.
原《大公报》总编辑不仅是报坛名宿,而且是位研究有素的日本问题专家。他编著的《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七卷本),是一部研究近代史,特别是中日关系史很有价值的著作。该书不仅受到国内学者推崇,日本史学界对它也非常重视。这部书的缘起是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的第三天,《大公报》领导人张季鸾和胡政之召开了从未举行过的编辑会议,讨论今后的编辑方针计划。张季鸾严肃地宣布:国家已面临紧要关头,我和胡(政之)、吴(鼎昌)两先生商定,报纸今后更应负起郑重责任。他宣布了两项决策,一为明耻,一为教战。所  相似文献   

8.
张季鸾,名炽章,一生所用笔名主要有少白、一苇、榆民、老兵、记者、幕刘等。这些笔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具有特定的内涵,反映着张季鸾在各个阶段的精神风貌。 “少白”是张季鸾在报刊开始发表文章所用的第一个笔名。 1908年2月26日,同盟会陕西分会部分留日学生在日本东京创办《夏声》杂志时,张季鸾仅21岁,他以“少白”笔名,积极为《夏声》杂志撰写稿件,除了第三、八、九三期外,每期《夏声》都有他的文章。 “少白”,即少年头白。张季鸾自幼聪颖绝伦,十四五岁即能走笔写三四千言文章,故在乡里素有神童之目。1903年秋,张季鸾与其侄张崇基及延榆绥道陈兆璜之子陈燮前往礼泉县烟霞草堂,拜关中大儒刘古愚先生为师。古愚师弟子不少,但格外赏识张季鸾。旋张季鸾赴日本留学,学习日语,进步最速,四五月后即能用日语交谈,为同侪所不能及。张季鸾由于刻苦学习,且身体素质较差,所以20岁刚出头,头发就白了。因此,他激励自己,“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他用“少白”为笔名,表示自己的头发已经变白,更应抓紧时间加倍努力,趁早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寓有自勉自励之意。 “少白”是张季鸾早期在报刊发表文章的主要笔名,还用于《民立报》、《民信日报》等报刊。  相似文献   

9.
王潇 《今传媒》2016,(7):59-61
张季鸾先生是民国时期声名显赫的一位报人,他所主笔的《大公报》被公认为是我国民营报业成功的典范.本文以张季鸾办报活动中的自由主义思潮与报恩思想为研究对象,结合具体事例分析两者在不同时期对他编辑活动的影响,论述其中所包含的对当代新闻业的启示,力求以张季鸾为观照,督促当代新闻人躬身自省.  相似文献   

10.
原《大公报》总编辑不仅是报坛名宿,而且是位研究有素的日本问题专家。他编著的《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七卷本),是一部研究近代史,特别是中日关系史很有价值的著作。该书不仅受到国内学者推崇,日本史学界对它也非常重视。这部书的缘起是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的第三天,《大公报》领导人张季鸾和胡政之召开了从未举行过的编辑会议,讨论今后的编辑方针计划。张季鸾严肃地宣布:国家已面临紧要关头,我和胡(政之)、吴(鼎昌)两先生商定,报纸今后更应负起郑重责任。他宣布了两项决策,一为明耻,一为教战。所谓明耻,他说:“盖使国民仰汉唐之盛,悲今日之哀,亦以证明中日文化渊源之厚,而责日本凌压中国之残暴。”就是说,先要让人民从近代史上了解外侮的由来。当场指定一名记者汪松年负责编辑甲午前后以来的对  相似文献   

11.
新记《大公报》的成功在于张季鸾的笔、胡政之的经营和吴鼎昌的资本.其中最具社会影响力的莫过于张季鸾的时评.张季鸾先生作为新记《大公报》的主编,之所以能将一份民间报纸推向社会舆论的前沿,与他重视言论的办报理念、对社会尽匡导之责的办报精神是分不开的.分析张季鸾新闻思想,透视出时评对报刊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张季鸾是中国新闻评论史上划时代的人物,新闻生涯丰富多彩,先后或参与或创办或主持过《夏声》杂志、上海《民立报》、北京《民立报》、《大共和日报》、《中华新报》、《新闻报》、《大公报》的编辑工作。尤其是在1926年和吴鼎昌、胡政之接办《大公报》后,主持《大公报》言论达15年之久。1941年《大公报》获得殊荣,被授予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最佳外国报纸奖,这是对张季鸾先生最好的肯定。1941年9月他去世时,周恩来、邓颖超曾送挽联一副,上联是:“忠于所事,不屈不挠,三十年笔墨生涯,树立起报人模范。”对张季鸾先生赠予了“模范”的高度评…  相似文献   

13.
张季鸾是中国言论史上的灵魂人物。周恩来等所说的"国士精神"概括出了张季鸾精神境界和思想根源中最核心的部分。本文从三个维度对张季鸾国士精神的内涵做出解读。首先,中国传统的儒学思想是其国士精神的根本的原动力和出发点。其次,张季鸾从他父亲那里沿袭下来的报恩主义,尤其是报恩主义的最高境界"报国恩",是其国士精神的最终落脚点。最后,文人论政是张季鸾实现笔墨报国,彰显国士精神的着力点。张季鸾国士精神对当下有着引领方向、重塑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秋山骏先生     
陈喜儒 《传媒》2002,(8):60-61
1990年初秋,秋山骏先生参加日本作家代表团到中国访问。这是他第一次访问中国,处处感到新奇,脸上闪着孩子般天真兴奋的光。他说中国使他感到亲切,他爱上了中国。 秋山先生个子不高,文质彬彬,有谦谦君子之风。在中日作家座谈会上,谈及日本文学流派、思潮或动态等问题时,团长三浦哲郎  相似文献   

15.
(一)徐铸成先生撰述的《报人张季鸾先生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12月第1版),对报人张季鸾先生的功过是非,重新做了比较公允的评价,是值得赞誉的。但其中关于张季鸾先生早期活动片断等史实,多有舛错,列举如下:1、张季鸾先生赴日留学的时间徐铸成先生写道:“我看过美国人编写的《中国近代名  相似文献   

16.
署名与出名     
赵家璧先生最近参加中国出版代表团从日本访问归来,曾讲起一个笑话:他的出国护照上把“璧”错为“壁”。在日本汉字电脑上,在欢迎名单中,两次按健盘,既按日文发音,又按汉字笔划多寡,却并未出错,因而璧玉没有化成泥土。大家听了哄堂大笑。家璧先生是一位名人,并且是以编辑家和出版家的身份而闻名的。这次访日代表团的正式名单上,在家璧先生的名字之后除了有  相似文献   

17.
张季鸾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新闻记者、报刊活动家、报纸评论作家。为了全面深入地研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新闻思想、新闻实践,以其优秀思想和品格昭示后人,“张季鸾研究会”于1994年1月20日在陕西省首府西安宣告成立。本文作者王俊春是张先生的同乡和学生,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张季鸾研究会”顾问。本文是王俊春先生在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发表于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新记《大公报》的主编张季鸾在他的办报生涯中,撰写了大量的新闻报道和政论时评,提出了许多新闻理念及思想主张。张季鸾前期(1926—1939)新闻思想的基本立场是对报刊独立性的认识,他提出报纸应该独立于政治力量与经济力量;他的新闻思想的核心是新闻自由,他对新闻自由的认识隐含了他的报刊功能观;另外,他还从报馆属性、新闻业务、报人职业规范等多方面进行了职业化报刊的实践。总之,张季鸾前期的新闻思想是一种以独立、自由、职业化为核心的现代报刊理念,然而,他的现代报刊理念中也蕴藏着他作为一位知识分子文人的传统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因此他的新闻思想呈现出一定的矛盾性,这种矛盾本质上是由当时中国的特殊社会环境所决  相似文献   

19.
毛主席说,办报要听到各方面的议论,写评论才能有所谓而发。这方面要学张季鸾。 毛主席说,《大公报》从天津起家时是由三人“合作社”从别人手里接办的。这三人“合作社”是吴鼎昌出钱,胡政之经理,张季鸾主笔。吴、胡、张三人合办《大公报》时相约不做官,但后来吴、胡都做了官了,只有张季鸾没有官职,他却是蒋介石的“国士”。张本人年轻时在日本留学,虽然许多留学生都参加党派,但他始终超党派自居。此后,特别是在国共合作时期,他更是以第三者标榜。他在重庆经常来往于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他同陈布雷交往甚深,同时也常到曾家岩走走,到处打听消息,然后从中做他的文章。  相似文献   

20.
著名记者徐铸成一次接受采访时说,他初当记者,《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常常向他传授一些经验。比如采访要先摸清“行情”,然后才能知道哪些是新闻,哪些虽是新近发生的事,但不值得采访。他开始试跑政治新闻时,每次出发前,张季鸾必定详细交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