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敏 《成才之路》2012,(27):16-I0013
在化学课堂中,教师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想学";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能学";深化拓展知识,让学生自己"独立学",才能使学生在有效学习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2.
商科伟 《考试周刊》2011,(19):177-177
为提高物理课堂效率,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变"被动思考"为"主动思考";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变"学会"为"会学"。  相似文献   

3.
学习型社会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高师学生心理学课程自主学习能力,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增设互动方式,使学生体验"能学";指导学习策略,使学生"会学";巧用"登门槛效应",让学生"坚持学"。  相似文献   

4.
关于地方院校高等数学学习中“弱势群体”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卿 《考试周刊》2010,(45):62-63
本文作者通过对地方院校学生高等数学学习状况的问卷调查,找出了地方院校高等数学学习中"弱势群体"的成因,给出了授课教师在转换"弱势群体"中的几点做法:引导学生建立学习目标,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实施"赏识教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保持"拾阶而上",巩固学生的学习热情;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师要扮好"导演"角色,创设情境,诱发情趣,激发"表现欲";以"爱"和"激励"为主导,激发"乐学欲";发挥教师示范作用,激发"创造欲"。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进一步提高,培养他们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升数学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正能量,在教学中,教师首先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为首来展开数学课堂中的教学,其次"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促进思维创新",然后"尊重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最后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开放题教学,提高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数学课堂正悄悄地发生着一场革命.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必须把指导学法摆在先于选择教法的位置加以考虑,真正使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入,使问题体现时代要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乐学";分步设置问题情境,分化难点让学生"易学";开放设置问题情境,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活学".  相似文献   

8.
"问题牵引"是"构建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活动的一种初中化学课堂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变教为学,让教师从研究"如何教"和"教什么"变成去研究"怎么指导学生学";学习型课堂是指教师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目标,以课程标准和教材等教学内容为载体创设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优化和改进教学方法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为此"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  相似文献   

10.
何志强 《考试周刊》2011,(18):75-75,50
现代小学语文教育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不再成为课堂上唯一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信息传递的做法,做到师生、生生之间的多渠道、多方面的互动。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师要努力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五动"语文课堂:精心设计导语,让学生"心动";多角度朗读,让学生"口动"。创设问题,让学生"脑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动";读写结合,让学生"手动";从而让语文课成为学生的学习乐园。  相似文献   

12.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增强师生双边互动,提高学生的"玩商";要合理有效地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前概念"与物理规律的顺应。  相似文献   

13.
李志军 《考试周刊》2011,(9):166-166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教学方法,它把教学过程中的"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和谐地统一起来,把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放在首位,而把教师的引导、启迪与点拨作为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促进性动力。教师的"教"是引领学生去"想懂"知识,而不是靠老师"讲懂";学生的"学"是为了"会学",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学会"。  相似文献   

14.
兴趣,让生活多姿多彩;兴趣,让课堂其乐融融,充满生机与活力;兴趣,可以激起学生的参与意识。课堂上教师一个眼神,一举手,一投足,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爱学、想学、会学、乐学的良好氛围。但是,有些课堂还是"满堂灌";有些课堂学生参与的机会少而又少;有些课堂过于形式化,鉴于此,本文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问题,提出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5.
王定凤 《甘肃教育》2010,(12):49-49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一问一答,机械模仿。而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引领者、组织者。因此,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进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制定出行之有效、具体可行的学习计划。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提出,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意积极主动的去探索新知识,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这是我们每个课改实验教师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基于自主合作学习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是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构建的"课堂教学";其核心是学生通过教师指导、个人独立和小组合作的自主学习,在课堂上通过展示、诠释自己自主合作学习的成果来体验参与教学,实现了"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重心转移,促进教学方式、学习方法的改变,使课堂从"教为中心"转向"学为中心",从注重结果转向注重过程、从注重知识转向注重方法和能力。  相似文献   

18.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高校工程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解释,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这对我们改革传统的工程制图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应用这一理论,在高校工程制图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师生角色,由重视教师的"教"转向强调学生的"学";要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新知识的生成;要加强合作交流,实现意义建构。  相似文献   

19.
英语教学质量能否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师能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教师应当多表扬学生,让学生觉得有"功";多研究教学方法,让学生觉得有"味";多组织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觉得有"用";多关心学生,让学生觉得有"情"。  相似文献   

20.
赵颖 《考试周刊》2011,(8):225-226
互动,顾名思义,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互",一个是"动"。所谓"互",当然至少有两方,才好交互起来。所谓"动",当然要动起来,要互相激发,要动嘴、动手、动脑或动身体。教师和学生两方构成了互动中的"互";而教师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语言、逻辑、运动、观察和思考,即"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