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提出:"在人的所有情绪中,最强烈的莫过于渴望被人重视。"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我们面对的学生思想不一、能力不一、个性不一,分层教学恰恰回应了教育的本义要求,让尊重教育走进学生心间,使学生享受最好  相似文献   

2.
如今的社会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老师不再局限于靠疯狂的做题来达到教学目的,对于初中语文教育,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是一项很重要的工程,要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提高自身文学素养。但现在的学生课程学习压力较大,对于经典阅读显得不是那么重视。所以,老师在语文的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多进行经典阅读,并保证其有效性,以此来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3.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阅读应该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不能以自身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因此,"个性化阅读"已渐渐被语文老师重视起来。教师在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一、吃透文本,引领个性化阅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顾及每个学生的阅读心理,让学生以自己的阅读表现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文本  相似文献   

4.
重视文学素养的熏陶对学生的成长很重要。在目前教育体制下,更应重视学生的文学素养的培养,这是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培养学生文学素养有助于打破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教育,有助于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提高中学生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以课本为依托,以课堂为阵地,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拓宽学生视野,积极开展文学活动,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5.
阅读,在数学教学中日益被大家所重视。2008年11月在南通举行的“江苏省小学数学整数计算研讨会”中.原省教委周德藩副主任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数学教师要重视让学生进行数学阅读,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二是数学教师要加强自身内在素质的提高,多读数学方面的专业书籍,以不断丰厚自身底蕴。看来,我们的数学阅读已经成为新时期提高学生素养和教师素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王希愚 《湖南教育》2003,(20):42-42
“将文学欣赏还给学生”就是把文学作品的阅读权与欣赏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中自主感受、自主理解、自主欣赏,并将自我的感受、理解、欣赏与同学们交流分享、互相促进,让学生在课堂上焕发出生命活力。学生的阅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过程,同时又是变革自身的过程。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应遵循以下策略。  相似文献   

7.
所谓文学教育,指的是在语文教学中将诗歌、语言、小说等各种文学样式所拥有的教育价值转化为教育成果的过程和行为。文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了文学语言教育、想象力培养、健全人格养成三个方面。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到有许多学生学习语文并不是因为他们真正地喜爱语文,而是因为必须应付高考才不得不学习,存在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自身文学语言教育、想象力培养、健全人格养成的严重缺失。文学教育是为了让学生产生主动阅读各种文学作品的兴趣,对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以及道德思想品质的健康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同时,  相似文献   

8.
英语专业大学生冷落英美文学现象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学生出发对英美文学被边缘化的原因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自身的阅读兴趣与文化心态是他们冷落经典文学的内在原因;而教学中文学理论和文本阅读的规定性缺失以及就业压力大是其外在原因.建议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引导学生对经典文学文本的阅读,并在课堂上引入文学批评理论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9.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找准自身位置。当好阅读教学的组织者、开发者、建设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阅读兴趣及体验。建立开放性阅读体系,实现课内外阅读的紧密结合,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的深化,正在呼唤文学教育时代的到来,文学教育就是中国儿童文学新主流阅读的发展趋向.那么,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儿童文学,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观察,学会驾驭文字,从而潜移默化地陶冶情操,笔者认为,应当走好"三部曲".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教育主要针对阅读,表达和理解教育的培养。在传统的语文教育中,教师主要关注学生的语文成绩,忽视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而在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了以学生立场为主的教学方法,强调从学生的视角深入研读课文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因此,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通过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实现学生在阅读中不断自我反思,同时提高自身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让教学富于变化,以增强课堂吸引力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一、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由于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具有审美作用、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 ,所以通过文学鉴赏 ,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 ,加深对大千世界的形象认识 ,而且可以净化灵魂、陶冶情操。同时 ,还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阅读文学经典名著 ,教师自身应在文学鉴赏方面下一番工夫 ,那种“字词句章 +段落大意 +主题思想 +写作特点”的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必须予以改革。应该给学生以极大的空间 ,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上下功夫。为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不能只局限在教材上指定的文学…  相似文献   

13.
在农村教育教学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很有限,一方面由于学生自身对学习的兴趣不高,积极性较差;另一方面由于家长素质较低且对学生的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学生不太喜欢阅读,即使迫于老师压力进行阅读学习,也会因兴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教育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提升学生的价值。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小学语文教育就是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快乐的氛围下阅读和学习,让学生在阅读中去思考作品的内涵,感知作品的魅力,从而懂得享受阅读,享受语文,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提高自我素质。  相似文献   

15.
英语教学在高中的教学中地位越来越高,英语文学的学习也逐渐重视起来,英语文学阅读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普及学生英语文学知识有利于学生提高应英语阅读能力、听力能力,同时文学阅读的培养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目前,高中英语教学大多数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上,而对于英语文学阅读的培养上重视程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和学生应当重视起英语文学阅读,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一步步引入英语文学阅读,利用多种教育方式,从 课堂到课后开展多样化的教学行动,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英语文学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6.
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提升阅读能力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阅读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阅读能力也是人们对外界新鲜事物、新消息的接受能力,只有充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深入的理解,增强知识的积累。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要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在阅读中理解书本上的道理,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语文课改的重要内容是重视开发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而课外阅读文学经典名著正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最佳途径。教师应重视阅读教学育人这块阵地,在阅读经典名著过程中引导学生与文学、思想大师进行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为终身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为提高学生的阅读素质,我认为应抓好以下五个步骤。第一步制定阅读计划实施课外文学名著阅读,要明确课外阅读的内容和要求。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问题制定具体实施计划。一是依据高中新课标和新大纲的要求;二是根据高中生的客观…  相似文献   

18.
优秀的传记作品,具有无可比拟的教育功能和文学价值,阅读优秀的传记,可提高文学修养,陶冶情操,树立人生典范。引导学生阅读名人传记,让他们把喜欢的名人当作自己的榜样,并引入到各自的生活和学习之中,让学生无形之中受到名人人文素养的熏陶、感染、启发、激励,渐渐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刻苦学习,修身养性,追求高雅的人生境界。那么如何推荐名人传记,有效引导学生正确的阅读呢?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体现文学的育入功能和入文情怀.让学生摆脱机械的文字训练,接受文学熏陶?我以为.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是语文教育也是文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策略。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语文教育一直是经典教育,"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强调学习课本中的经典文章,对课堂之外的一些文章不予顾及,至今许多语文教育者还持有这种观点.殊不知现在学生课外阅读的大多是时尚文章,如几米绘本、韩流文学及各种"口袋书"等等,学生的成长深受其影响.这都是因为当今社会知识更新迅速,文化多样发展,时尚文学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之中.因此,我们无法回避,也不能回避现实,必须面对时尚阅读.语文教育必须在经典阅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地进行时尚阅读,让学生在从经典阅读中获得文化底蕴的前提下,学会接受来自当下社会的信息,把握社会时代的最新发展趋势,学会处理来自社会的信息,适应社会的迅速变化,跟上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时代意识和在现实社会中的生存能力.语文教育既要用经典阅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传统美德,又要用时尚阅读来丰富学生,培养其时代意识、适应社会的能力,所以,语文教育要完成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任务,时尚阅读非常必要.要正确对待时尚阅读,就必须弄清时尚和时尚阅读的含义及特点.本文对时尚阅读发表以下拙见,以期引起语文教育者的重视和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