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朱燕 《语文新圃》2009,(11):23-24
祭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祭祀活动源远流长.洪成玉通过对甲骨文中“祭”、“祀”两字的分析认为:“在有文字记载以前,祭祀活动就已存在。祭祀是中华重要的初始文化之一。”  相似文献   

2.
赵彦  李艳梅 《下一代》2012,(1):74-75
中国红色文化研究院(以下简称“红院”)于2009年9月29日正式成立,由关心、支持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事业的企业单位、团体法人或自然人自愿组成,现有红色文化研究人员近千人,“红院”的宗旨是:崇尚红色文化,探索红色文化,传播红色文化,创新红色文化。两年多来,“红院”在这一宗旨指导下,组织实施了一系列颇有成效、颇有影响力和感召力的红色文化实践活动。谁能想到,“红院”对少先队“英雄中队”创建活动情有独钟,给予了许多很不寻常的支持,有力地也是很有气势地向前推进这项活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季湘 《天津教育》2014,(23):72-73
有这样一件事情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在赴港交流的一年中,一位香港资深校长曾经对我说:“大陆的课堂教学很有功力,教研活动也开展得很好!不过,你们教育出来的学生不懂情感没有梦想!”这句褒贬参半的评价刺痛着我,但同时也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汪庆华 《成才之路》2009,(31):I0003-I0003
1912年秋,12岁的洪深考入清华学校。那时,清华学生课余文化生活非常丰富,各种文艺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学校的戏剧活动尤其活跃。他回忆说:“凡是学校里演戏,除了是特别团体为某年级的级会不容外人参加的以外,差不多每次都有我的份儿;我又很高兴编剧,在清华四年,校中所演的戏,十有八九,出于我手。”这些社团活动,使戏剧成为洪深一生的选择,也为他后来成为中国话剧的开拓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创建学习型家庭与学困生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笔者利用我校“家访月”活动的时机,组织全校老师对1280户家庭进行学习型家庭评审活动和问卷调查分析,得出的其中一个结论是:90%以上的学困生生活在非学习型家庭中。在对学困生家庭的进一步调查中又发现:非学习型家庭中,家长的文化程度较低,而95%的学生梦想自己成为有文化的人,但对自己没有学习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神州学人》2011,(8):23-23
为配合图尔库“2011欧洲文化之都”的宣传活动,在中国驻芬兰使馆及图尔库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图尔库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组队参加了一年一度在图尔库影响最大的群众体育活动帕沃·鲁米马拉松。  相似文献   

7.
论学校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学校文化是什么? 为了说明学校文化是什么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文化。文化的定义据说已有几百种之多。我认为张岱年和程宜山先生著的《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一书中所下的定义最科学、最全面。他们说:。文化是^类在处理人与世界关系中所采取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活动方式与活动成果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8.
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在《菊花与刀》一书中,提出两种文化类型:罪感文化与耻感文化。在此基础上,中国学者提出了“乐感文化”这个称谓。李泽厚在对《论语》进行解读时提出中国文化属于典型的“乐感文化”,如: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等,这些都为中国人所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9.
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有“多元文化宝库,海峡西岸名城”之美誉,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我园充分利用泉州丰富的乡土文化教育资源,开展富有民俗文化魅力的生活活动,富有戏曲文化魅力的表演活动,富有闽南童谣魅力的语言活动,富有民间工艺魅力的手工活动,富有民间游戏魅力的娱乐活动以及富有文物历史魅力的实践活动等,有效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功夫熊猫》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夫”与“熊猫”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中国符号,也是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形象大使”。《功夫熊猫》中诸多中国元素的展现以及影片在全球放映的成功,不仅再一次证实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人们看到了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文化融合的新趋势,这部电影带给中国的启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首先需要中华儿女有“文化自觉”意识,其次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进行自身调节并吸收国外经典的文化元素“为我所用”,同时依靠对外宣传来推动其国际传播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丁如许 《班主任》2010,(3):35-36
有一次,我在一个班听班会课,全班不少学生都积极投入,但我身边有个学生却无动于衷。我问他为什么,他失落地说,这个活动与他无关。原来,班主任设计活动时没有考虑到他的角色,他和好几个学生被“遗忘”在活动之外。他的话引起了我的思考:设计班级活动时,一定要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加到活动中,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桂英 《学前教育》2013,(11):48-49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在“传承经典、融合现代”的办学理念下,我园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让幼儿从小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  相似文献   

13.
大家好!我是虎虎生威的小帅虎。今天,我要跟大家说说我们虎家族的“虎文化”。你知道吗?中国是我们虎的故乡,虎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虎形象也无处不在:中国文字、语言、文学、雕塑、绘画、戏曲、民俗,还有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儿歌……都有我们虎的身影。今天,请大家来听我说说有关“虎”的故事吧。  相似文献   

14.
网络文化的一般特征包括:开放化、多元化、互动化。“中国特色”网络文化是以“先进文化”为导向、以“中华文化”为根基的具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精神的网络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意义重大,基本任务,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手抓推动,一手抓管理,两手都要硬。  相似文献   

15.
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天在传统语境中有多重意蕴,但广义上看,可将其理解为自然。就自然意义上的天而言又包涵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指自在的存在,即所谓的“天之天”,二是指为我的存在。作为自在存在的天,当其进入人的视域,也就是说当人的活动指向自在的存在时,“天之天”即化为“人之天”,自在的存在即化为“为我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100余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一直存在着“中体西用”和“全盘西化”两种观点。“中体西用”具有保守的特征,但重视民族的特殊性,强调民族现代化的多元化发展;“全盘西化”重视时代性,主张世界发展的趋同论, 但否认了民族性和民族文化的精华,实质上是单一模式的西方中心主义,两种观点都有局限性,但也有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7.
我以为,“厚重”可以成为苏浙教育的标签。 在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我首先看到了文化:“我们的文化:自由争鸣,创新务实,尊重宽容,大气民主”。在我们惯常看到的学校宣传中,都有特色、定位、目标等,但往往缺少“文化”。  相似文献   

18.
为了让孩子了解中华的传统文化知识,领会传统文化的精髓,我园开展了“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的系列主题活动。活动开展以来,一系列的问题浮现在笔者的脑海里:“国学经典凝练含蓄,内涵丰富,我们平常接触和研读较少,有较强的陌生感、神秘感.老师不熟悉,怎样能让孩子耳熟能详?”“国学经典远离孩子的现实生活,他们喜欢吗?“怎样让孩子主动积极地进行诵读活动呢?”带着问题,带着思索,笔者和孩子们在读读看看、写写画画、听听说说、唱唱跳跳的活动中,共同学习,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中国人     
今天是7月1日,香港回归的九周年纪念日。在家里,看着电视里的升旗仪式,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一个月前的那个清早,在天安门广场看升旗典礼时的那份兴奋与紧张。那份没有仪仗队伴奏依然能感受到的庄严。当时,明显感到身上有一股“我是中国人”的冲动。身为土生土长香港人的我,一直在香港的本土文化下成长,只知道自己的身份是香港人,对中国的认知一片空白。  相似文献   

20.
高强 《巢湖学院学报》2003,5(4):7-10,16
我党80多年的光辉历程正是中国文化伴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历程。从毛泽东同志的“双百”、“二为”方针,到邓小平同志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论述,再到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中的“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党的三代领导人对文化建设的论述,恰恰反映了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过程。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强调了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