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文学与生活、形象和情感的关系中,情感居于核心地位,它是由生活产生文学,使生活形象转化为文学形象的关键性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因此,情感是文学的生命,情感性是文学最本质的属性.  相似文献   

2.
姚雅丽 《广西教育》2006,(3A):19-19
和其它学科相比,语文学科更强调情感的作用。因此可以说,“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唤醒学生心灵,让学生体味生命关怀、感受生命的最佳途径。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情感教学的功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提升生命的价值呢?我在实践中,进行了这样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压力也逐步增大,许多人都有一定的负面情绪,而这种负面情绪则通过种种渠道流传进了校园内,给学生带来了极为不好的影响。在这当中高中阶段的学生所受到的影响最大,这是由于高中阶段相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有着更为健全的人格与更为广泛的信息来源,但由于其缺乏相应的判别能力,在实际生活中容易受不良信息诱导而产生负面情绪,严重者会有故意伤害或施虐的欲望,影响了社会稳定与学生个人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的教育与培养,而在这一过程中语文学科应当承担起较多的生命教育责任,这是由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所决定的。本文从高中语文教育角度出发,对高中语文教育中的生命意识培养进行系统化探究。  相似文献   

4.
高丹 《教学随笔》2013,(10):160
《新课标》提出了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当前,小学语文教育还未充分重视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生命。语文教育的使命在于让学生认识人生的价值,尊重自己和他人,环境及自然,珍爱生命。教师应当重新审视自己关于语文教育的价值取向,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让语文课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相似文献   

5.
教师是学生精神生命的创造者,也是其自身精神生命的创造者。教师生命的意义及价值是在其教育生命的历程中显现并得以成就的。中小学实施生命教育,关键是教师要具有强烈的生命教育意识和有效实施生命教育的能力。关注教师的生命成长,是实施生命教育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7.
生命情感与教育关怀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生命情感关涉入在世的一切作为,是建构个体人生的基础性质素。教育关注个体,关注人,意味着要去关注个体作为活生生的生命体的存在,关注个体内隐的生命情感的化育,关注生命情感,意味着教育应关注且尊重个体的身体及其感受。个体生命情感化育的两个维度即幼想与幸福、欢乐的感受;苦难意识。教育应积极创造生命情感化育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9.
徐志明 《学语文》2013,(4):30-31
语文学科与其它自然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与情感教育的联系十分紧密,它兼有认知训练和非认知训练两方面的内容。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意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0.
耿洪波 《现代语文》2013,(11):119-120
众所周知,在众多的学科中,语文学科是最富于情感和最富于人性的学科,因为语文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意识、道德观念、生命意识等元素,是我们对学生进行丰富的情感意识教育、道德观念教育、生命意识教育——尤其是生命意识教育等的重要学科。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能够利用语文课文引导学生关注生命意识,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语文学科生命价值取向的学科价值观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当前,生命教育已经成为广受关注的重大问题。从2002年9月开始,我们开展了热爱生命的系列教育活动,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生命情感与教育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情感应成为当今教育反思的起点之一。生命情感关涉个体在世的一切作为 ,是建构个体人生的基础性质素。教育关注个体、关注人 ,意味着应当关注个体作为活生生的生命体的真实存在 ,关涉个体内隐的生命情感的涵育。关注生命情感 ,意味着教育应关注且尊重个体身体之在及其感觉。个体生命情感培育的两个维度即幻想与幸福、欢乐的感受和苦难意识。教育应积极拓展个体生命情感孕育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小学一年级阶段的学生正值天真烂漫的年纪,他们对万事万物均存有一定的探索欲、好奇心,然而他们对生命的认知以及对安全的认识尚且浅显,需要教师多加引导和教育。从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堂开展生命教育的现状和必要性课文解读和故事引入相结合,渗透生命安全理念创设生命教育讲座、班会、比赛,逐层强化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三方面入手,就如何开展生命教育与探究,以助学生点燃生命圣火进行浅显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任何教育如果缺乏对于生命本身的关注,就会失去真正的意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生命教育的渗透,使学生不仅感知语言的魅力,也体会生命的价值。语文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的资源与机会。在本文中,笔者尝试以教材为“镜子”、以语言为“媒介”、以活动为“平台”,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途径与策略,希望以此为契机,通过语文教学,使小学生能够感知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生命教育构建现代生死观的核心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们眼前的天地之间,无数的生命体竞相创生、成长、发育,但同时也在衰老、枯萎、死亡。每个有正常寿命者,除必须面对自我之死的恐惧外,还必然要承受亲友过世的深重痛苦,这可以说造成了人生最大的不和谐。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系统提供给广大公众的生死观教育,基本上还停留在战争年代中以“不怕死”为核心观念的内容与体系上,这已大大滞后于社会及文化的发展,造成了现代中国人许多生死困惑,甚至严重的生死问题,这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后表现得尤为突出。所以,有必要通过生命教育来重构以“死是生活的中止,生命可以永存”及“由死观生”为核心价值的生死观教育。  相似文献   

16.
人是生命存在的最高形态,生命意识是人之主体性的重要表现,它有生命存在意识、生命价值意识和生命生成意识三方面的要义。以完美生命为旨归的生命教育,须着力探索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的策略:(1)在引导学生追问生命由来中唤醒,(2)在引导学生欣赏自我优势中唤醒,(3)在引导学生挑战生存极限中唤醒,(4)在引导学生体验死亡情境中唤醒。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文以载道”,语文学科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教育,更应担负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培养生命意识,使得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悟生命,获得生命意识的唤醒呢?  相似文献   

18.
19.
生命意识的文化底蕴与生命教育的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命意识是对生命体的一种感性与理性的认识以及具有的生命情感与意志,具有广泛的文化基础。人类要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各种思想中汲取生命文化的精华,构建个体的生命意识;通过生命文化建设、生命价值伦理观的培育、生命情感与意志教育,激励人们注重生命、尊重生命,形成健康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20.
周一贯 《江西教育》2003,(11):23-24
在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中,教师的生命意识和生命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生命状态,激发生命活力应当从多方面努力,其中除重要的社会因素外,教师主动转换角色以适应教育的转型,减轻精神压力,增强自我的生命意识,提高生命质量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