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舍的寓幻体小说《猫城记》是其国民性批判的高峰。从老舍的人格心理和历史现场去探索该文本,可以感受到老舍本人弱者心态的积淀以及其清醒而深邃的思想穿透力。虽然过多的政论影响了文本的和谐.但“灰色”的呼喊直指历史和未来。  相似文献   

2.
洪昱珩 《文教资料》2012,(33):51-54
老舍是当代文学史上杰出作家。他的作品植根北京市民生活,语言风趣幽默、充满京腔京韵,这与他的满族身份、下层旗人生活经历是息息相关的。《猫城记》作为老舍批判国民性,抒发对历史、文化、革命的看法的一部重要作品,其中所表达的情感、态度与老舍的满族身份是分不开的。本文将从老舍的满族身份出发,考察《猫城记》中所体现的爱国情怀、文化历史观念、国民性批判以及对政治革命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猫城记》是老舍的喜剧作品中比较有特色的一篇作品。它不同于老舍的其他幽默作品,它的特色是引人发笑,但是给人沉重,简而概之,即“悲郁的幽默”。它以散乱的笔法,向我们阐述了一个将要灭亡的国家及其生活在其中的国民们;以低沉的表达方式组织了全篇的文字,形成了一个灰色的文本;以“毁灭的手指”为灵魂统领全文。  相似文献   

4.
奥地利作家施蒂弗特的长篇小说《晚夏》堪称一部“日常生活”小说。本文通过文本细读,分析小说平淡、近乎冗赘的日常生活描述,观察秩序、财产与经营以及房屋庭院诸多日常生活现象,探寻特定历史语境下“日常意识”的展演以及隐于其后的生活观和审美旨趣。分析表明,《晚夏》构想的是一种理想化的日常生活。在此过程之中,对形式的追求演化为对秩序的追求,宗教化的“日常”被诗意化的“日常”所替代。如果说施蒂弗特试图借助文学建构一个乌托邦的话,那么它首先是一个“日常乌托邦”。  相似文献   

5.
李阳 《辽宁教育》2010,(6):53-55
中小学课本里,有许多名篇佳作,它们不仅给学生以营养,也常常让老师们心有所悟。在提倡阅读个性化的今天,如果没有教师个性化阅读的率先垂范,学生阅读的个性化也许很难有效实现。古人读书,常把自己的零星随感写在书边的空白处。这里,我们大着胆子套用钱钟书先生的《写在人生边上》,开辟了"写在课本边上"这样一个栏目,期待汇集老师们备课时对名家名篇的感悟,期待大家能和作者一起用心耕耘这块特别的园地。  相似文献   

6.
老舍的《想北平》是散文中的名篇,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沉的眷恋之情。怎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这种深沉的情感?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对比阅读老舍的《想北平》与林语堂的《说北平》,评点分析两篇文章异同。通过对比阅读,学生对家园之思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老舍是一个乐于为普通老百姓创作、善于表现“小人物”的文学大师。在《月牙儿》中,他把目光逼视到城市的最底层,通过一对母女为生活所迫,先后沦为暗娼的悲惨故事,揭示城市贫民悲剧命运的不可避免性,真切地流露出对“小人物”的慈悲和同情。女主人公梦魇似的命运、诗的境界和氛围及浓郁的抒情色彩使小说具有恒久的艺术生命。  相似文献   

8.
《养花》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一篇课文。文章记叙了“我”养花的一些情况和感受 ,点明了养花既须劳动 ,又长见识 ,流露出作者对花草的喜爱 ,对劳动的赞美。这篇课文曾经一段时期在小学教材中被删掉。去年秋季又一次被选入五年制第七册第六单元中。这一次选入后 ,课后的思考题与原来的思考题有较大的区别 ,反映出来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思想。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教材修订前后的思考与练习。修订前 :l 读读写写 ,并用带点词造句。乐趣照管奇花异草三年五载关切门道置之不理自生自灭循环调节秉烛夜游狂风暴雨2 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分几…  相似文献   

9.
《二马》作为老舍旅居英国时期的代表作,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文化型作家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思考。老舍在小说中通过塑造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展,现出中国内部的文化差异以及中西之间价值观的差异,给当时孱弱中国的文化自新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从以战争书写诗意、以唯美塑造女性以及以清新主导语言这几个方面介绍了孙犁《荷花淀》的诗意语言。  相似文献   

11.
《猫城记》是老舍创作生涯中最奇异的作品,作品以寓言的形式,表现出作者对国民性、对革命的独立思考。无处不在的忧患意识,深刻强烈的批判意识,以及广阔的象喻空间,使作品具有独特的现实性和悲剧性,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讽刺小说。  相似文献   

12.
谢尔 《广西教育》2005,(7A):46-47
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凭借文本内容的多元性,实现语言积淀与情感教育的和谐同构呢?  相似文献   

13.
文章指出,文本的特质决定文本的核心价值,而文本中"怎样表达"的特点就体现了这种价值。语文教学要想从教言语内容转到教言语形式上,就必须以学生有效的"读"为抓手,在把握文本核心价值的基础上展开。  相似文献   

14.
陈风华 《语文天地》2013,(12):18-19
《猫》是郑振铎小说集《家庭的故事》的一篇,作者以充满情趣与哲思的笔触,刻画了家中喂养的三只小猫。小生灵个性迥异,逼真传神,文字朴素含情,被选人语文课本。很多教师常利用这篇文章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5.
老舍从事过多种文学形式的探索和创新,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尤值一提的是,他将小说和话剧的创作手法融会贯通,从而出现了戏剧化的小说和小说化的戏剧的崭新格局,对当时乃至今天的文学创作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6.
荷塘是自然的一部分,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情感所系、生命所系。我们从生态美学的角度解读颜元淑的《荷塘风起》,审视目前人类对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和索取的现状,从而探寻现代生活环境下人们对自然的回归和感悟。我们认为,对审美化生存的期待,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  相似文献   

17.
《春晓》是唐诗中的精品,其大意以及所表现的主旨已经被世人所熟知,然而作者从尾联的标点符号、花落与花开以及四个层面的复杂情感等问题入手,重新领略了该诗所蕴含的对生命多向度的诗意阐释。  相似文献   

18.
在《四世同堂》这部以抗日战争为大背景,透视性地对本民族进行文化批判的作品中,老舍对日本文化和日本的国民性进行了深刻剖析,并向世人展示出三大类型的日本形象:一是战争中的日本军人群像,二是意识形态中的日本民众形象,三是乌托邦型的日本老太婆形象。老舍对于文化批判与国民性问题的格外关注以及对他者丰富性与复杂性的敏锐洞察力,使得他笔下的日本形象具有超越时代与文学意义本身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9.
每一个文本在创作时,都或多或少带有时代背景的烙印。但是,现如今语文教材中的有些文章,因为离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很难跨越时空,凭借自身已有的知识积淀和情感价值去真正理解文本的内蕴。那如何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作品的情感熏陶,更加深刻地把握文章的主旨,从深层次剖析作品呢?  相似文献   

20.
联想是诗歌的翅膀,作者借助它完成了物境、情境、意境的创造,读者也必须利用它“入诗”进而完成“再创造”。联想就像显微镜,通过它我们能看到作者内心的最细微之处;也像放大镜,能透过有限的意象看到更广阔的天空;还像望远镜,可以联结时空,纵横千古,由此及彼。从而更深刻地体会、挖掘诗歌的内涵。本文以杜甫的《登高》为例,来谈谈在诗歌鉴赏中运用联想的一些常见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