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菲茨杰拉德被称为"爵士时代的桂冠诗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和"20年代的编年史家"。其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夜色温柔》等长篇和短篇小说对美国梦的破灭做了深刻的揭示,对"一战"后的美国社会进行了有力地批判。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的菲茨杰拉德研究,大多还集中在"美国梦破灭"、小说技巧等方面的主题,但若用女性主义批评的观点来解读菲氏的作品,就会发现作者强烈的父权思想。  相似文献   

2.
在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叙述者尼克在对女性人物尤其是对黛西的解读中潜存着男权意识及厌女症。尼克对女性的歧视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菲茨杰拉德对女性的立场和态度,对女性人物性格刻画的不确定反映出菲茨杰拉德对女性的矛盾心理及双重女性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作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菲茨杰拉德的学创作风格独特,匠心独运。本试图从分析其小说作品中的部分学意象来探析其隐喻学特征,进而揭示其小说创作主题的重大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4.
美国华裔女性小说大多以自传体式文本表达她们的诉求和心声。她们的小说强调族裔历史和经历变迁,具有极强的自传性。西方女性主义批评主要探讨女性主义的文学传统,关注女性被分裂的身份。女性主义批评以历史穿线和自传的方式来观照女性的种族、阶级、性别与身份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5.
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从工业化、城市化和移民化三个方面对美国20世纪初的现代化革命进行了反思。代表美国道德堕落的汽车工业,发展成有闲阶级炫耀财富的手段,而车祸同时对人类产生毁灭性的影响;农业化的西部,受到城市化程度高的东部的吸引,也导致传统道德影响力的消退;同时对外来移民脱离母国文化向殖民者宣扬的“先进”文明靠拢的趋势,也给予了关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将文本研究与消费文化研究相结合.旨在探讨消费文化对作家创作及作家作品所产生的作用.为处于文化转型期的中国作家创作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证启示,力求参悟现实,鉴往知来。  相似文献   

7.
吴建国的《菲茨杰拉德研究》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国现代作家研究丛书"之一。这是我国的专家学者在美国文学研究方面的新成果。本文探讨了该书的结构,对菲氏长篇小说的评价,对其短篇小说的评价。他与海明威的关系,以及他悲剧性的一生。  相似文献   

8.
陈染小说的女主人公一个个在孤独中寻索平衡于男性的精神家园,表现出“女性像头发般纷乱”的特质;她们沉迷于探究女性自身的心理奥秘和生理奥秘,真切地想为女性的生存打开另一扇门;她们执着的探索,具有先锋性、超越性和新女性主义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女性乌托邦小说是文学中较特别的写作形式,研究英美文学作品中女性乌托邦小说,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女性主义的内涵与发展。本文从英美文学中女性乌托邦小说的发展过程出发,阐述了乌托邦女性主义的自我重塑,分析了女性乌托邦的两个维度。旨在通过小说中的乌托邦世界,让更多的女性开始意识到两性平等、共存的重要性。同时,可以为女性地位演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从生物学意义上来说女人的身体是完全属于她们自己的,然而在才子佳人小说中就是这很平常、很普通的身体却影响着她们的生活与命运。女性主义者早就指出“身体是一种有力的象征形式,文化中的主要规则、等级制度甚至形而上学的约定(metaphysical commitments)都记录在这个表面(surface),而且通过身体这一具体的语言得到强化”。这深刻地说明了在男权制的体制下,女人的身体是男性凝视与监视的对象,同时它也记录了男女权力关系的不对等。  相似文献   

11.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原理已被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评论,在<占有>这部小说中更体现了它的价值.通过对不同时代四位女性的共同心理及内心渴望的探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女性想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就要寻求自我、本我、超我的平衡--首先女性要了解自我和本我,了解自己的生活状态和自己内心真正渴望什么,在不违背自己的道德准则即超我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在当代西方文学理论与实践过程中,充满解构精神的一种批评方法,是关于阅读和写作的批评理论。在这种批评思潮的影响下,80年代的中国曾涌现出一大批女性作家,她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借鉴、吸收并创作了大量具有女性意识,反菲勒斯文化中心传统的女性作品。王安忆无疑是其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作家。她的“三恋”、《我爱比尔》、《岗上的世纪》、《弟兄们》等等,都是很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文本。  相似文献   

13.
关汉卿是元杂创作中最重要的作家。他的杂剧创作中众多的女性形象大体可以分为三类,这些人物身上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而这些特征与中国传统化中的女性观、关汉卿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及个人的境遇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女性生存就是与她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作斗争,从而改善她们的生态环境。但是,缺乏正规教育以及社会地位等生态环境特点决定了女性的生存悲剧,使她们根本无法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者。即使这样,《米德尔马契》中的主人公也保持了积极的生活态度,坚守高尚的情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女性主义出发,从自然、社会和心理方面分析了出现在薇拉·凯瑟的作品《我的安东尼娅》中的女性角色所遭遇到的困惑与挫折。  相似文献   

16.
铁凝的长篇小说《笨花》似乎是以"第三性"(即超性别)的视角撰写的以男性为主角的新历史小说,实际上是采用了日常叙事和宏大叙事相结合的视角、立体地审视了女性的生存境遇和历史意义的女性文学。论文以小说中塑造的三组女性形象为例,说明此小说表面被遮蔽的、实际上在深层仍存在的女性视角以及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女性思绪。小说的成功正在于塑造了这些更深刻更丰满更耐人寻味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苗族作家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异彩纷呈,有传统型的女性形象,亦有新时代的女性形象。男性话语下,传统型女性形象是理想的形象,脱离男性秩序的女性则不被认可。女性话语下,敢于追求自我价值的女性形象是理想的形象。两种形象的塑造都有其抒写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分析德莱塞最早的两部作品《嘉莉妹妹》和《珍妮姑娘》中的几位主要女性形象,从而指出德莱塞对女性人物的刻画和他对男性人物的刻画是一致的,即运用现实主义的笔调、力求真实,从而超脱了“天使”与“妖妇”的传统套式。但是,其作品中的女性人物仍是经过了男性目光的照射,没能超越作者的男性价值观和审美观。  相似文献   

19.
《西游记》中的女神、女人、女妖构成了一组独特的女性形象系列。这一组女性形象系列。又恰好对应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学说中女性人格的超我、自我和本我。换言之,作者分别以女神、女人和女妖作为形式载体。立体化地营造了别具一格的女性世界。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在明清小说中是罕见的。体现了作者一定的创作高度。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古典文学当中,水与女性相融的文学模式渊源,最早可以上溯到《诗经》。作为创立了秋水伊人审美典范的中国诗歌真正意义上的发端之作,《诗经》(主要指十五国风)中水与女性相互依存的现象,反映出了中华民族在审美、世界观、艺术表现及文化积淀等诸多方面的特征。对这一命题从美学、哲学、文化等多角度进行研究,将使我们挖掘出二者关系下深层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