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婕 《学子》2013,(9):31-31
设疑激趣法是以新课标为主,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知识吸收,同时也更重视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所受的历史影响。设疑激趣法是老师再讲课和课前准备的时候,要按照课改,以学生为本,在教给学生历史知识的同时,要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分析的能力,同时要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情感观和价值观,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也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一堂课的开头、过程、尾声三个阶段如何始终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好学、乐学”作了粗浅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聋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激发和培养。使他们经常尝到撷取知识的乐趣和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其兴趣持续不断。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好一堂课上的若干兴趣高潮点,在教学中一次一次地点燃聋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好奇之心,激发聋生对知识渴求的愿望,随时掌握聋生的思维动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由需要引起的情感反应。学习的兴趣就表现在对学习的渴望和关注。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仅只是教,而更应该想方设法激起学生学的兴趣。英语教学尤其需要这样。[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求知成为一种内驱力。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具体阐述如何通过设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立足教材,挖掘疑点;二、巧设悬念,以疑激趣;三、合作探究,以趣促学。同时结合牛津初中英语7BUnit 4Integrated skills进行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6.
郭朴 《四川教育》2001,(6):24-24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指出:“自然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认识自然事物并应用所获得的知识,教师要尽可能地启发学生自已探求和应用知识。”为此,我在小学自然教学中采用“激趣、设疑、促动”的方法,培养学生自行探求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一个优秀的英语教师不但要善于解决问题,更要善于提出问题,面对当前英语教学中"重讲解,轻阅读"的现状,更应该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设疑激趣,能够立足学生,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阅读的能力,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效率。本文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分析了"设疑激趣"的重要性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一定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新理念下的教学就应培养学生自问、自解、自用、自省、自创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自学,能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终身学习,而自问是前提,这足以见得设疑激趣的重要性。所以,设疑激趣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尤为重要。那么,在实际的语文  相似文献   

9.
设疑让学生产生好奇,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冲动,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学习更主动,感知更清晰,印象更深刻,让课堂教学事半功倍。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巧妙设疑,真正将课堂学习的主权交还给学生,有效构建英语趣味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Step I. Warming up Answer quickly: please answer with"yes" or no . T: Are you a girl/boy? S1:Yes. Are you a teacher? S2:No. Are you in Class 5? S3:Yes. Is it a window? S4:Yes. Is everyone here? S5:No. Is she your classmate? S6:Yes. Are you in Row 2? S7:No. Is your father at home? S8:No. (设计意图:教师让学生用“Yes”或“No”来回答,既培养学生快速思维的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又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使学生注意力快速集中,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11.
张小娇 《师道》2014,(5):25-26
悬念设疑在课堂教学中,“悬念设疑”又称问题教学法.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在学生无法预知结果但迫切希望知道结果的情形下,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寻找答案,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兴趣、好奇是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教师在物理教学中采取设疑、提问、创设问题情境等手段,能有效诱发学生好奇心,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热情.现就物理课堂教学中设疑、激趣的技巧问题谈点体会.一、设疑激趣、变教为导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引“疑”不仅能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为此,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引“疑”,在“疑”中产生问题,在“疑”中激发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通过老师创设情境设置问题:为激发学生的学习、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两个问题的探讨,揭示设疑和激疑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亚文 《教学随笔》2007,(11):10-10
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设疑提问。教师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与思维能力时,首先应该使他们有所质疑,然后再进行启发、引导,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把课堂还给我们的学生,提高他们语文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的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从心理学、认识论及动机理论三方面论述了设疑的功能,讨论设疑原则中已知和未知相结合原则、难度适中与化难为易相结合原则、启发性和探究性相结合原则、直观性原则的具体要求,概括了设疑的方法类型及手段。列举了一定量的实例应用,力求指导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7.
只有教师善于提问,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那么怎样才能掌握提问艺术,而避免“满堂问”呢?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扣住一个“疑”字做文章。  相似文献   

18.
以新疑的导入,形象化的教学和利用童话及多样化的练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其实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其内在潜能,使外部教育产生一种内化作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应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课,可是开启这一智慧之门的钥匙又在哪里呢?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朱熹也早已指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古今中外,此类论述很多,他们无不在暗示给我们,疑问是开启智慧之门的种子,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的学习便应从"疑"字开始,也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引起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生疑--置疑--释疑的循环往复中探求新知,发展智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