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校长应该好读书——比教师多读书,先于教师读书——这样,就可以与教师形成一个"落差","落差"越大"势能"就越大,校长的专业权威就越能确立。那么,校长该读些什么书呢?一般来说,各有各的阅读兴趣,只要是有益于学校管理工作,都是可以的,开卷有益嘛!但我觉得,校长应该读点教育史学书籍。"今天由昨天而来,明天由今天而去",今天教育中的许多问题在几千年教育发展的历史中都不同程度地出现过,历史上许多智慧的头脑对此都思考过,或经验、或困惑、或教训。读点教育史,就可以对这些教育问题既"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否  相似文献   

2.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读书对教师教育素养和学生学习愿望的重要作用。他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提出:"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不仅如此,他还认  相似文献   

3.
教不尽的历史读不完的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历史教育博大精深;我国的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又是“左倾”的重灾区,正在不断地正本清源;而且,伴随着改革开放,社会多元化,学生多变化……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历史教师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必须率先不断学习、提高自己——时代呼唤想读书、真读书、多读书、会读书的教师。回想自己二十余年的教书生涯,历经多次教材、课程改革,读书确实让我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底蕴.提升了教育、教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领略中华五千年文化,欣赏东方悠久的历史文明。”——题记莎士比亚曾说过:“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读书,其实是一种乐趣,让心灵在书中得抚慰,他让人们明白洒脱也许是最好的方式;他也许还是一笔财富,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他让人们明白或许读书是最好的出路;他更是一种雅趣,悠悠书香情,久久在我心。  相似文献   

5.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形象地比喻了人生的三个境界。小学中年段阅读也有"三重境界":广而浩瀚——读书多而广;上下求索——读书有选择;执着追求——读书追求质。  相似文献   

6.
人民的好总理(1月3号) 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曾担任新中国总理26年。他既是国家建设总体蓝图的重要设计者,又是将它付诸实施的卓越组织者和管理者。他就是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周恩来人小志高,12岁时就发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迈誓言。1911年,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读书。校长在一节主题为“立命”的修身课上,向学生们提出了“为什么读书”的问题。有人回答“为光耀门楣而读书”,  相似文献   

7.
采访汪涌豪那天,他诸事丛集,更有指导博士后论文开题急如燃眉,却在近一个小时里滔滔汩汩,纵横开阖说古论今,在在道出读书的欣然快然——读书于他,可谓"千里快哉风",御风而行,他的人生之旅横无涯际。  相似文献   

8.
我国名的学家郭沫若,在学、历史学、考古学、书法艺术等领域都颇有建树。这与他善于读书是分不开的,他在《我的读书经验》一书中介绍了他读书的方法——“四为”读书法:  相似文献   

9.
读书的艺术     
读书或书籍的享受素来被视为有修养的生活上的一种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机会享受这种权利的人们看来,这是一种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当我们把一个不读书者和一个读书者的生活上的差异比较一下,这一点便很容易明白。那个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是受着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的。他的生活是机械化的、刻板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历来把读书当作一件重大而严肃的事,关系到前途、修养、人格等等,因为书籍是人类知识与智慧的最重要来源,读书是文明得以延续与发展的最重要手段。与此同时,读书也成了教育的代名词,读书即上学,上学即读书。书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变成近乎神圣的东西。市场与技术改变了“读书”的意义。当年老的或正在年老的人感叹: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爱读书了,越来越没文化了——他们指的实际上是这样的情形:现在的年轻人已经获得阅读的主动权,即他有权利不去读这一些,而去读那一些。这种权利的基础在于有一个丰富的图书市场…  相似文献   

11.
一题一评(5)     
一、试题亮相   读书应有停顿——突然地中断阅读而思考已被阅读的那些东西。当然,一般俗众的阅读,完全没有必要这样要求。俗众的读书与读书人的读书应作两回事看。前者是一种被动的阅读,是不费神的,费神就违背俗众读书的本意了,他们的本意是消遣。而读书人的阅读,固然不能排除消遣这一层次,但绝非满足滞留在这一层次上。读书人的读书带了联想与思考的痛苦。他们的阅读快感,不是在被动接受上,而是在接受时不断扩大收获的过程中。这就像两个儿子接受遗产,大儿子仅仅看到了他继承的那部分产业,而二儿子却把他继承的那部分产业当…  相似文献   

12.
李霞 《成才之路》2012,(7):99-I0016
正明代翰林学士宋濂,勤奋好学,年幼时依靠"借书""笔录"而得以"遍观群书"。他在《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以自己的读书经历,告诫后生学子必须发扬刻苦好学的治学精神,影响深远。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或抄书,或焚书,或惜书,流传下来不少读书佳话。"抄书"是古人常常运用的读书方法之一。据说,南齐有个叫沈麟士的人,他一生之中抄了许多古书。谁知在他八十多岁时,家遭火灾,所抄  相似文献   

13.
《羚羊木雕》戴着一顶《金黄的大斗笠》去看望老朋友《卖炭翁》。晚上他提着《小桔灯》回家。忽然,前面有一个《背影》在晃动,他害怕极了,猛一抬头看见了一颗星,自言自语说:“《这不是一颗流星》。”第二天,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了。在这里,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先生在给学生们讲《〈论语〉六则》的《最后一课》——《扁鹊见蔡桓公》,他问学生们为什么要读书,学生们告诉他:《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老先生很高兴招待他一碗本地特产——带有《枣核》  相似文献   

14.
“读书?哪个不想好好读书呢?”王一川说。父母离婚又分别再婚的他已经没有家庭可以依靠,他怀着打工——赚钱——读书的愿望,却陷在打工——赚钱——花钱——打工的旋涡里。王一川的打工生涯开始于来法国半年以后的那个夏天,做PRADO海边一家餐馆的plongeur开始。(以前只知道这个  相似文献   

15.
当前小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着两种不可取的倾向:一是读书式——教师边读边讲,读到哪里讲到哪里,读完讲完,学生兴趣低落;二是讲故事式——讲故事虽然比读书式的教学方法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终是往往会因脱离教材内容而导致不能较好地完成历史教学的任务。笔者在多年的历史教学中总结出了“设疑·自学·讨论·评价”这样一条历史课教学的路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以《官渡之战》一文为例简要说明,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读书是福 博兴二中 韩新站   1998年 4月,学校创建了语文读写训练室。第一次去训练室读书的时候,我激动地在笔记本的扉页上写下了这样几个字——读书是福。   古人说:“至乐莫过于读书。”每当我内心有忧愁需要排解时,我就放声吟几首诗词,或读几篇人生感悟的文章。一吟一读,心中顿时云开雾散,阳光普照。读书,使自己拥有一个自得其乐的方寸之地。   哲人说:“读书悦心。”欧阳修的《东斋记》里对读书能治病养生说得更具体,更生动。他说他每次吟诵文章后,就“释然不知疾之在体”。欧阳修读书去疾养生之说,我信其然。读书能…  相似文献   

17.
读书的艺术     
读书或书籍的享受素来被视为有修养的生活上的一种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机会享受这种权利的人们看来,这是一种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当我们把一个不读书者和一个读书者的生活上的差异比较一下,这一点便很容易明白.那个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是受着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的.他的生活是机械化的,刻板的;他只跟几个朋友和相识者接触谈话,他只看见他周遭所发生的事情.他在这个监狱里是逃不出去的.可是当他拿起一本书的时候,他立刻走进一个不同的世界;如果那是一本好书,他便立刻接触到世界上一个最健谈的人.这个谈话者引导他前进,带他到一个不同的国度或不同的时代,或者对他发泄一些私人的悔恨,或者跟他讨论一些他从来不知道的学问或生活问题.  相似文献   

18.
名作家刘心武是一个酷爱读书的人,他曾经这样表白自己的心迹:“我的生命史,从某种角度说,便是一部伴书而度的历史。……与书共生,是我的幸福,也是我的宿命。”在《与书共生》这篇散中,他写了自己的读书故事:“我曾好几次住进外地招待所,临睡时,忽然感到不妙,因为竟忘了带书,或虽带了书却一时不能方便取出。于是,便从桌上拿起摊开的台历。那台历的每一页日期的背面,全有字,  相似文献   

19.
语丝     
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列·托尔斯泰多读书而不加思索,你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又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伏尔泰  相似文献   

20.
在今天这样一个历史的转型时刻,读书给予我们知识、智慧,又或是简单而积极的信仰。同时,读书又是一种长期的"活到老读到老"的活动。今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在街头、在校园、在书店举行。这是个良好的开端,但让读书成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则是更重要的。作为老师,首先要从我做起,言传身教,师生共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愿读书伴我们终身,愿我们的世界因为读书而更精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