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煤矿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直接关系与影响着煤矿井下生产的安全进行,本文基于这种背景,分析了对煤矿电气设备进行管护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几点具体的管护措施,希望能对提高井下的安全生产水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在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如钻眼作业、炸药爆破、掘进机及采煤机作业、顶板管理、装载及运输等各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矿尘。矿尘污染工作场所,危害人体健康,引起尘肺病,煤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爆炸。煤矿综合防尘技术是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减少粉尘的产生量、降低空气中粉尘浓度,防止粉尘对人体、煤矿等产生危害的措施。煤矿井下综合防尘措施应用到井下产尘源的各个地点,只有认真落实好综合防尘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煤矿井下空气中粉尘的浓度,改善井下作业环境,降低煤矿职业病,防止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从而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内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与此同时,能源用量也越来越大。煤矿是能源组成的重要部分之一,担负工业发展的重任。随着我国对于煤矿生产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技术不断引起煤矿企业的重视。做好煤矿企业的地下通风设计,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环节,更是保障煤矿工人的人身安全的重要措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煤矿井下通风设计的技术性要求越来越强,节能技术的应用也日趋成熟。本文结合煤矿的井下通风设计的重要性,分析影响煤矿井下通风的因素及改善措施,并阐述了关于煤矿井下通风优化设计的一些举措。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在煤矿井下低压系统中的应用,部分井下低压漏电保护技术受到了较大影响,本文重点介绍了两种受消弧线圈影响较小、可应用于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煤矿井下低压系统中井下低压漏电保护技术:附加直流漏电保护以及五次谐波选择性漏电保护。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带动了煤矿行业开采技术的巨大飞跃.煤矿的综合质量及有效开采率一定程度上同开采技术密切相关,在工作实践当中,采煤技术也面临着一系列应用难点需要及时解决.倾斜式煤矿的开采条件较为复杂,实际开采面临着较多难点,且需要全面防范安全问题.本文结合井下倾斜开采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开采过程中的一系列应用难点及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井下排水系统是煤矿生产中主要系统之一,担负着井下积水排除的重要任务。本文以泵站的水泵为主要监控对象,采用功能丰富的MCGS组态软件作为组态监控软件开发出了一个井下中央泵房水泵控制系统,它具有远程监控、通讯连接、参数设置、实时在线显示和历史再现现实等功能。然而,由于我国当前的科技水平和开采技术目前还不完善,普遍使用的井下排水系统依旧是传统的人工操作方式。该系统便于操作,能够及时提供动态信息,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工业自动化技术的提高,煤矿综合自动化的发展已经受到我国工控行业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如何实现整个矿井的自动化已是矿山行业相关人士研究讨论的热点.本文在提高煤矿整体自动化水平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实现煤矿井下胶带输送机监控系统(集中控制、视频监控)的实施方案.此方案以工业自动化领域流行的工业以太网为基础,可使井下设备的实时信息快速、准确地传递到地面调度控制室,以实现煤矿井下胶带输送机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运输控制.  相似文献   

8.
首先对我国煤矿通风瓦斯的处理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煤矿井下瓦斯综合治理技术进行论述。期望通过研究能够对煤矿开采过程中瓦斯的有效治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槽波勘探法是探测煤矿井下工作面中煤层结构和其他异常体的一种有效井下勘探方法。本文回顾了槽波勘探法的发展历史、形成原理,介绍了槽波透射法。根据槽波在煤层中的传播规律和特点,重点研究了煤厚对槽波的影响。在理论基础上,利用槽波地震勘探技术对黄陵一号煤矿1001工作面进行了透射法进行探测。  相似文献   

10.
长线缆、设备的多样化以及较长的运行时间都是煤矿井下掘进设备的代表特点,若处理不善会导致能源浪费,因而在实际工作当中合理应用节能方式对设备进行优化尤为必要.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煤矿井下掘进设备更新换代加快,节能措施也有了新的发展空间,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节能方式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1.
刘庄煤矿井下使用的矿车由于使用面广且流动性大,往往不能及时发现矿车在哪个施工头面,导致刘庄煤矿井下矿车经常出现积压,车皮利用率大大降低,对矿井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对矿车定位系统的研究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难题,建设安全高效矿井辅助运输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矿井测量是一项技术性的工作,主要体现在实际的操作中。它参与到一开始的矿井建设和后期的生产中,能有效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性,是一个必须要有的基础性工作。本文认为在煤矿生产中进行专业的测量是十分有必要的,占据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帮助井下的巷道工作确定前进的方向;并重点讨论了测量在未来的发展状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我国煤矿资源丰富,但煤矿安全让人担忧.矿井中井下人员的管理非常困难,地面工作人员不能随时了解井下人员的分布情况及作业情况,很难进行人员定位,一旦事故发生,对井下人员的抢救非常困难.针对此问题,本文研究了一款基于RFID技术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该系统以STC11F02E单片机为核心,利用nRF2401作为无线收发芯片,结合了Visual Basic 6.0和SQL Server 2005软件,实现了井下人员的定位,地面人员随时了解井下作业人员的分布状态,井下人员定位管理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煤矿井下照明节约用电,同时易于管理井下照明系统,需要改变现有的传统的照明控制方式.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具有无需架设专门的通信线路,施工方便,综合成本低的优点.基于该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易于管理,可远程操作、实时监控的矿用照明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在分别设计系统中组控制器、终端控制器核心硬件电路后,提出了照明控制系统的通信协议PLCLCP,并且阐述了井下照明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的流程.  相似文献   

15.
煤矿井下巷道的安全对于煤矿企业来说,是关系到职工生命和企业发展的首要大事,而支护技术正是巷道安全的先决条件。本文首先分析了锚网喷支护作用的机理,紧接着对施工工艺的要求做出了研究,最后做出了影响软围岩锚网喷支护体系质量的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16.
湖南某煤矿进行井下开采后,在采空区上部及邻近区域内发现部分居民房屋开裂,部分池塘、水井干涸,局部地表塌陷和漏水等严重影响当地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现象,在充分了解该煤矿采空区的分布情况和现状的基础上,用解析法确定了采空区塌陷影响范围,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煤矿信息化是指煤矿企业用现代信息技术重构企业核心业务,即将井下生产、安全监察、物料的使用、资金流动、人力资源配置等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煤矿管理、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实现内部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有效利用,加强煤矿运作控制,进而提高煤矿经济效益和煤矿企业核心竞争力,使煤矿企业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机构和功能结构。通过整合和挖掘煤矿企业的各类信息和资源的共享,从而获得大量的新技术研发信息,及时确定技术创新方向,并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数据依据,实现煤矿企业由粗放型管理向明细化管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1 无线视频监控技术应运而生 随着社会与科技的进步,煤矿企业已经从原来的脏、乱、差,技术力量薄弱,科技水平不高的现状中悄然走出,众多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使得这个落后的产业走在了科技的最前沿.众所周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当中,摄像监控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样的,在煤矿生产中视频监控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些煤矿早期使用的视频监控系统都是模拟监控,扩展性能和稳定性不高,管理也不方便.现在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基于TCP/IP协议的IP网的应用得到广泛普及,无线监控系统在此的优势更能得到体现.由于煤矿井下作业远离地面,地形复杂,环境恶劣,瓦斯爆炸、地下渗水等事故时有发生,利用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地面监控值班人员可以直接对井下工作面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不仅能直观的监视和记录井下工作现场的安全生产情况,对于存在的隐患能够迅速做出处理,避免可能发生的事故,也能为事后分析事故提供有关的第一手图像资料.无线视频监控系统正逐渐成为现代化矿井安全生产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煤炭自燃发火是矿井的一大灾害,它不仅影响生产,使国家资源遭到损失,还会因回采率低使矿井般务年限缩短,降低矿井投资效益.更为严重的是一旦发生火灾,如果处理不妥,很有可能诱发重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使矿井蒙受损失,职工的生命安遭受威胁.因此防治煤炭自燃发火就成为煤矿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安徽国投新集有限公司新集三矿为急倾斜煤层开采矿井,特殊的煤层条件决定了矿井火灾的特殊性,本文主要介绍了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新集三矿多年来针对急倾斜煤层火灾防治措施及经验.  相似文献   

20.
煤是重要的工业燃料,其生产挖掘一般在离地面几十到几百米的地下进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煤矿开采强度不断增强、开采深度持续加大、开采工程向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的地带延伸.做好井下通信及人员定位系统的设置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本文拟从自动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入手进行井下通信及人员定位的自动化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