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美读激情。高尔基说:“人们爱听悦耳而有旋律的声音,爱看鲜明的色彩。”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范读课文,“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这样以声传情,可为学生创设阅读审美的情境。只有当学生的情感与作品中的情感相互交融,产生共鸣,才能产生审美愉悦。披文入情。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揣摩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再现文中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教《荷塘月色》时,应扣紧描写“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中的月色”的重点语段,体味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感受作者那超越现实的“宁静”和回归现实的“…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先生提出:“所谓美读,是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通过美读,能够体验到作品语言文字的节奏、情绪色彩、内在韵律、情味、气势等,从而促使学生不断超越已有的认知水平。那么,如何帮助学生通过“美读”深入到课文所描绘的境界中,从而产生审美情感,受到美的熏陶呢?本文试从几种“助读”方法的运用来提高“美读”的有效性方面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教师是语文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怎样做一个“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呢?组织和引导学生阅读文本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本体,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策略。阅读有多种方法,这里,我侧重谈一下本堂课中用到的美读。美读,即欣赏性朗读。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的方法,就如戏剧演员读台词那个样子,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叶圣陶语)如前文提到…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老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称为“美读”,他认为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这样,朗读才能够表达文章的本意,才能与作者共鸣。那么,真正的朗读是什么呢?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把这种感情表现出来呢?  相似文献   

5.
毛文艳 《考试周刊》2012,(11):36-36
叶圣陶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含意,而且能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达到“情动于中而行于外”的意境。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欣赏体会句子的不同语气,美美地诵读.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体味,才能使学生心灵产生感应,情操获得陶冶,心智受到启迪,思想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6.
陆敏 《现代语文》2006,(12):72-73
诵读是古典诗词教学的基本方法,贯穿诗词教学的始终。古人就是以诵读的方式培养出了无数名垂青史的大学、大作家。20世纪初叶圣陶、朱自清也都对吟咏的方式推崇备至,叶圣陶说:“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钱理群说:“中国传统化根本上是一种感悟化,而不同于偏于分析的西方化。”中国古典诗词的语言最具有灵性和想象力,具有空灵感和意境美,这使得古典诗词非吟诵涵咏不足以入其境、得其神、品其韵,而且吟诵涵咏创造了令人陶醉的充满激情的学习情景,促进师生对话,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以此搞活课堂教学,让古典诗词教学多一些声情并茂的诵读、陶情冶性的快乐。怎样指导学生由简单的诵读到有感情的诵读,具体说来可采取以下三个步骤:  相似文献   

7.
教育家叶圣陶特别强调美读,他说:“所谓美读,就是设身处地地尽情发挥当时的情感,激昂处还他一个激昂,委婉处换他一个委婉,与文中人物心灵相通。”小语教材,内容异常丰富,作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尽情享受课文中的自然美、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去感受看似单调的文字背后的美。  相似文献   

8.
孙志文 《陕西教育》2008,(10):26-26
一、重诵读,轻分析 诵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叶圣陶先生曾把有感情的读称为“美读”,并指出,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在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教学时,我们要着重在熟读课文上下功夫,在记忆常用词语、名言警句上下功夫,在背诵诗文佳作上下功夫。一堂课上完了,通过检查是否读熟,是否能把该背诵的地方背出来,  相似文献   

9.
正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表达出来,激昂处还他激昂,委婉处还他委婉,使感情完全融入到文章当中,心境随着文章跌宕起伏。美读是有感情朗读的升华,能够使读者的心灵与文章发生碰撞,擦出火花。所以,美读不仅是一种方法,一种能力,而且是一门艺术,一种享受。美读能帮助学生咬文嚼字,培养语感,发展学生的语言;美读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美读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美读还能使学生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从而更好地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那么,如  相似文献   

10.
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这里谈的语文朗读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即叶圣陶先生谈的美读,“就是把作者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语文课堂上,应听到学生的琅琅书声,不要教师唱独角戏,让学生有所会于心.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怎样对学生进行美读指导呢?  相似文献   

11.
(一) 读——语文教学第一教学法。语文重感悟积累,语文靠读。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可以通过声调和语气把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感情传达出来。诗歌要读,散文要读,小说要读,议论文的重点段落也要读。朗读得好,文意、文情、文势、文序、文趣,都可在铿锵的朗读声中体现出来。“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叶圣陶语)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都必须是朗读的高手。读,可以充分发挥原文的语言魅力,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读,可以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组合方式,逐渐习得并形成语感。读,可以让学生体味作品的感情韵味,提高学生品味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还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那么,怎样才能依照《课标》精神,通过阅读教学,以促读写、以读悟写、读写结合,促使学生写出有创意的文章呢?一、提倡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期倡导的一种读书方法———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表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这是叶老对“美读”的解释。不难发现,咱们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典范的语体文,在课文中词语丰富多采,句…  相似文献   

13.
蕴涵着韵律美、人情美、哲理美的文质兼美的诗文,在语文教材中比比皆是。这些美都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感情和生命的律动,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那么教师如何使这些“美”体现出来呢?笔者认为,美读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所谓美读,就是揣测作者写作时的心理,设身处地地把作者的情感在读中传达出来,激昂处还它激昂,委婉处还它委婉……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美育的过程。因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教材中有不少叙事抒情和富有哲理的文章,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供了基础。一些著名教育学家认为,可以利用教材优势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有感情地朗读是让学生传达情感的好方法,这种方法就是“美读”。这如孟子所说“以意逆志”,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美读的方法,若是白话文,就如戏剧演员读台词那个样子。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冶炼情感或积累知识都有莫大的收获。由于美读…  相似文献   

15.
“美读”的概念是叶圣陶先生为了批抨语文教学中不能正确、全面地理解朗读、不重视朗读教学的情况而提出来的。他说 :“所谓美读 ,就是在读的时候把作者的感情传达出来 ,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 ,设身处地 ,激昂处还他个激昂 ,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诸如此类。”“美读得其法 ,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 ,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 ,无论是兴味方面或学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认为那种“发音不讲求 ,语调不揣摩” ,不能“传达出逻辑关系 ,传达出精神意态”的朗读 ,“是不能容忍的”。由此看来 ,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美读”是一种较高要求的朗…  相似文献   

16.
美读教学,同字词教学、语言教学一样,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何为“美读”?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是美读;以声音、气色、节奏,显示文章的风骨神韵,是美读;充满韵律形式的整体感悟,是美读;传达语音的意态情趣,是美读。一言以蔽之,美读就是将文本中看不见的情气  相似文献   

17.
敬爱的导师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地朗读称之为“美读”。他说:“叙事叙情的文章最好还要‘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侯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美读的方法,所读的若是白话文,就如戏剧演员读台词那个样子。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曾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  相似文献   

19.
<正>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表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也就是说,学生与文本深情对话后,在对文本关键语言进行理解与感悟的基础上,把自己获取的情感体验声情并茂地表达出来。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也说:"阅读教学,‘读’占鳌头。"叶老还说:"阅读教学总是读,读得好,可以深切地表达出课外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一、说设计理念 有感情朗读,叶圣陶先生谓之美读。要使学生能够整体感知课文、品味语言美,达到培养情感、陶冶情操的目的,有感情地朗读是最基本的方法。有感情朗读主要是把文章原汁原味的气韵声调、思想感情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叶圣陶话)。所以要让学生沉浸到作品中,忘情地读,美美地读,读出语感和情趣,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理解,读出自己的兴趣和意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