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姜敏玲 《成才之路》2009,(10):18-18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英语的教学更是如此。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学习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觉得学习英语枯燥无味,学起来没劲儿,自身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厌学情绪。而多数孩子对于电子游戏却是那么迷恋,可以通宵达旦,可以废寝忘食,由此我们想到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把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交际情景,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也就是在教学中巧用游戏教学法,效果可能就大不一样了。但是在教学中使用游戏教学法也并非盲目地“玩”,以下几方面是需要广大教师注意的。  相似文献   

2.
游戏是儿童普遍喜爱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把游戏和教学结合起来,使教学游戏化,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游戏中练习所学的知识,在蹦蹦跳跳中学英语,那么学生就会学得快、记得牢,也不会觉得学习内容枯燥,从而乐于参与,也乐于学习。  相似文献   

3.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 :“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 ,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 ,就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良好的教学方法是很容易被学生当作礼物来接受知识的途径。一般学生对化学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 ,教师要根据不同教材内容 ,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上好不同类型的化学课  相似文献   

4.
《小猴子下山》是第二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看多幅图学文课。根据看图学文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建议可以通过“看、读、说、演”等儿童乐于接受的形式进行教学。一、看——了解图意。“看”就是观察图画。可先让学生整体看图。教师可按顺序出示小猴子“掰玉米”、“摘桃...  相似文献   

5.
为了不影响学生的学习,许多教师和家长禁止学生看电视。事实上,电视具有浓郁的趣味性,如果教师把它当作特殊的教材,那么,这将是一种很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教材,它的教育效果是十分显著的。一、电视为学生说话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电视节目精彩纷呈,如果教师对丰富的电视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看电视的结果不仅使学生有话可说,更使学生有话想说。动画片中,人物动作、语调的极度夸张,往往能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易被学生模仿;对于儿童片,学生乐于看、乐于讲。因此,教师可把它们作为实践性家庭作业布置,同时让学生明确:看,是为了能说。所谓的“说”…  相似文献   

6.
姚杏仙 《教学月刊》2007,(12):24-25
游戏教学法就是以游戏的形式教学,使学生在活泼的气氛中,在愉快的活动中,在激烈的竞赛中,不知不觉地学习教材中的内容或者必须掌握的课外知识。游戏法词汇教学就是在词汇教学中采取游戏的方式,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生动有趣的游戏,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交际情境,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不  相似文献   

7.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良好的教学方法是很容易被学生当作礼物来接受知识的途径。一般学生对化学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教材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上好不同类型的化学课,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 :“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来解决和分析 ,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数学方法 ,我称之为再创造方法。”他反复强调 ,“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 ,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者“创造”出来 ,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活动 ,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根据这一“再创造”学习理论可知 ,学习就是学生的“活动”。教学中 ,要根据知识特点和儿童的认识规律 ,努力为学生提供“再创造”活动的条件和机会 ,让学生在低层次的活动中对数学知识进行筛选、提炼和组织 ,使…  相似文献   

9.
教学中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老师讲的例题都听懂了,也熟记了概念和定理,但课后就是不会解与例题同类型或稍加变化的题目。分析原因,主要是在教学中没能展开思维活动,只重视“结果”的教学,而忽视“过程”的教学,错失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极好机会。数学教学必须注重在课堂教学中暴露数学思维活动过程,把教科书中看不到的数学发现、数学创造、数学真实应用的思维活动再现给学生。”华罗庚教授说得好:不要只给学生看做好的饭,还要看一看做饭的过程,把知识的传授当作一个过程,一个既暴露概念形成,定理发现、发展,又暴露教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陈兵 《考试周刊》2012,(61):13-14
新课程改革为教师创造性地教和学生创造性地学创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是一场彻底而深刻的革命,也给我们提出了更新的目标、更高的要求、更大的挑战,那么,中学生物教师怎样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呢?一、确定“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现代教育赋予了“以人为本”新的内涵,就是面对学生这一特定的群体,教师如何把社会发展过程所需的知识、能力以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传递给学生。下面我从教学实践活动的具体环节谈谈对“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如何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何让学生变厌烦上课为乐于上课,成为当前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教学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只靠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完全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化为“探究式学习”。那么怎样才能搞好新形势下的课程教学呢?笔者对此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2.
爱因斯坦说:“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如果在教学中能够给学生带去他们乐于接受的“宝贵的礼物”,引起他们学习的共鸣,那么学生定会产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给大家带来意外的惊喜。那什么才是“宝贵的礼物”呢?以下将对两种教学设计进行比较分析,加以说明。案例内容设计一1.学生看线段图,编题解答,复习一步计算应用题:同学们做黄花25朵,做紫花18朵,一共做花多少朵?2.教学例题:同学们做黄花25朵,做紫花18朵,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3朵,做了多少朵红花?(1)学生…  相似文献   

13.
国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新课程要改变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这样的理念支配下,改变数学学习方式就显得更加重要,其核心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发现或创造出来。教碑的任务就是创建一种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去发现和创造,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体验和创造而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被掌握和灵活运用。更重要的是,数学学习本身是一种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创造中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14.
国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新课程要改变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这样的理念支配下,改变数学学习方式就显得更加重要,其核心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发现或创造出来。教碑的任务就是创建一种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去发现和创造,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体验和创造而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被掌握和灵活运用。更重要的是,数学学习本身是一种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创造中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15.
尹莹 《小学生》2013,(11):114-114
小学生能否学好英语主要取决于教学方法,而游戏教学便是儿童最喜欢、最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之一,就是在教学中尽可能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交际情境,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每个人的能力得以充分发挥。一、游戏中导入游戏导入是教学的一个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利用恰当的游戏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给学生带去他们乐于接受的宝贵礼物,引起他们学习的共鸣,那么学生一定会产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给大家带来意外的惊喜,那么什么才是"宝贵的礼物"呢?本文通过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通分"两个教学片段的对比分析,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7.
送礼物     
日常生活中,小朋友常常会用错量词,如把一块蛋糕说成一个蛋糕。针对这种情况,我组织小朋友做《送礼物》的游戏。游戏时,要求小朋友讲清“送多少什么东西给某某人”,如“我送一条鱼给小明哥哥”,“我送三只苹果给小红姐姐”。只有说对了量词,别人才接受他的“礼物”。通过反覆做这则游戏,小朋友们分清了量词,丰富了知识。  相似文献   

18.
一位教育学者曾经说过,作业应该是教师给孩子精心准备的一份礼物,做作业的过程应是学生的智慧、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过程和体现过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内驱力,是永不枯竭的动力源。先有兴趣,后有热情,学生参与的热情、动力皆源于兴趣。怎么才能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呢?下面就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一、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游戏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一种活动,他们玩起来百玩不厌,乐此不疲。把游戏引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掌握知识。如在指导学生写练笔作文时,我通过玩贴鼻子游戏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课前我说: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客人,请看!出示画在小黑板上的一个“小丑”,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这个娃娃…  相似文献   

20.
一年级学生识字存在的问题是:学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通过实践,我发现巩固识字的最佳办法便是让学生进入“游戏乐园”,在轻松、有趣的玩耍氛围中记住汉字。我把每天早晨语文课前5分钟称为“文化早餐”时间。早餐内容分别为识“字游戏点心”、拼音“水果拼盘”、故“事多味酱”……学生兴趣大增。其中,识字“游戏点心”的宗旨就是通过各种游戏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兴致盎然地将所学汉字加以巩固、加以运用,具体内容如下。开火车(分小组进行):一组学生学火车开动的声音,教师出示生字,让另一组学生按顺序读字音、组词或分析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