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有效记录时,首先要正确认识科学活动记录,然后根据活动类型和内容需要来确定是否记录.根据活动目标、进程和幼儿的发展需要确定记录时机,根据幼儿发展情况提供不同的记录工具和材料,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提出记录要求.根据活动内容和幼儿特点选择恰当的记录方式和组织形式.还应注意组织幼儿对记录过程和结果进行讨论、分享和总结,以充分发挥记录对于幼儿发展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记录是科学研究和探索的重要步骤。在科学探究中,正是记录帮助孩子们用客观的视角、用基于事实的客观语言和证据,解释自然,认识自然,理解自然。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教师有必要指导幼儿将自己的发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等信息用绘画、表格、符号或口语等方式记录下来.以便帮助幼儿对实际操作结果进行分析、整理、归纳,不仅使他们的认识趋向客观、准确,而且促使幼儿更认真地观察、思考,并在积累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尊重事实、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同时逐渐养成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记录是科学研究和探索的重要步骤。在科学探究中,正是记录帮助孩子们用客观的视角、用基于事实的客观语言和证据,解释自然,认识自然,理解自然。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教师有必要指导幼儿将自己的发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等信息用绘画、表格、符号或口语等方式记录下来.以便帮助幼儿对实际操作结果进行分析、整理、归纳,不仅使他们的认识趋向客观、准确,而且促使幼儿更认真地观察、思考,并在积累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尊重事实、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同时逐渐养成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科学活动中,记录能助推幼儿深入探究,也能帮助幼儿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文章对教师如何有效支持和引导幼儿记录进行了探讨,基于实践尝试提出图解式、图表式、曲线式、表格式等幼儿记录方式并分析其运用要领。  相似文献   

5.
活动一:在科学活动《颜色变变变》中,孩子们通过操作发现了不同颜色调和后会产生变化的现象。可在小结中,仍有不少幼儿不能正确说出自己的实验结果。于是,教师让幼儿再次操作,要求幼儿将自己的发现用相应颜色的彩笔记录下来。在第二次小结中,幼儿基本上都能对自己的实验结果做出正确的表达和概括。  相似文献   

6.
幼儿个性化的记录表达了他们眼中的世界,展示着他们独特的认知和生活经验。在以科学为主的系列活动中,通过对不同记录表现形式的运用,探究大班幼儿科学学习以及记录能力的发展,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形成终身受益的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7.
科学素质的培养与身体素质、品行素质等一样需要从幼儿抓起,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是人类进步、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幼儿的早期教育是普遍在幼儿园中实现的,针对幼儿园不同的年龄阶段开展科技活动的要求也不同。  相似文献   

8.
幼儿对科学概念的感知和理解是其今后真正掌握科学概念的出发点和基础,具有独特性,属于前科学概念的水平,具体性、表面性突出。幼儿科学记录有利于幼儿前科学概念的获得,教师应该予以重视并为幼儿科学记录提供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9.
闫彩虹 《天津教育》2020,(20):141-142
实验记录是教师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条件,让他们用画图、符号或者少量的文字记录自己的实验探索过程及实验结果的一种操作活动,它是幼儿园探索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幼儿学习的一种手段。在幼儿科学活动中,实验记录是幼儿实验探究必不可缺的环节,活动中的有效记录对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记录可以引发幼儿的观察兴趣,激发他们观察、探索的愿望;记录可以帮助幼儿对操作结果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记录获得的信息能使幼儿关注探索过程和事物的变化,使幼儿在记录中获得成就感。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当前科学活动中幼儿记录存在的问题为例,梳理与分析了在记录内容、形式、方法及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提出幼儿科学记录要因年龄而异,考虑记录的针对性、因内容而异,考虑记录的趣味性、因方式而异,考虑记录的适宜性、记录与探索同步,考虑记录的真实性、记录为交流提供支架,考虑记录的有效性、单次记录与系统记录相结合,考虑记录的系统性等有效记录策略。  相似文献   

11.
科学区域活动对于幼儿早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必要,随着人们对儿童教育关注度的提高,已经在很多幼儿园教育中得到应用,成为不可或缺的教育形式的一种。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根据教育目的科学设置好活动内容、布置材料,而且要合理设计幼儿记录方式,以便反映幼儿自身能力,为教师教育提供关键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的小学生科学探究活动记录中存在着记录要求模糊、形式单一、分工不明、交流随意、评价缺失等问题,探求科学记录指导策略的改进,引导学生作好记录前的自主准备,丰富记录的表达形式与方法,强调小组记录中的人人参与,加强交流后的记录整理与完善,增加记录完成后的评价跟进等,从而提高记录指导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还记得《教育的理想与理想的教育》这一本书里提到"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富贵的或者贫贱的,聪慧的还是笨拙的;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人的一切,无论是品德的还是人格的,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智慧的还是情感的。"在西方就提出过尝试教学,以及现在我们的科学教育,它为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条件,让孩子在活动的过程里去认识事物的规律。试着让他们来发现和探索一些未知的事物,从单一的接受知识的"容器"到一个有能力的思想者,参与到活动中,去获得更多更好的教育灵感和教育智慧。  相似文献   

14.
探究活动中的记录是小学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反映学生在科学课堂上学习情况。通过学生的记录,教师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思想轨迹。因此,教师要深入、科学地设计记录单,及时记录、客观真实记录,将记录与课堂有机结合,让学生学会记录,享受记录,促进他们科学思维的发展,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5.
魏迎迎 《学前教育》2014,(12):32-33
大班科学活动中总少不了分享发现环节。我尝试了《指南》中介绍的做法:通过拍照和画图等方式保留和积累有趣的探索与发现。活动前.我和幼儿共同设计简单的记录表.幼儿知道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6.
幼儿科学探究活动是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探究发现科学奥秘的过程。只有利用图表、绘画或各种符号的记录,幼儿才能实事求是地把主动建构知识过程中的所见、所闻、  相似文献   

17.
观察是幼儿科学活动中常用的方法。教师可从调动兴趣,选择材料,运用合适的方法,做好观察记录,组织研讨等方面指导幼儿观察科学活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由外界情境所导致的、偶然发生的科学活动,是幼儿自发产生的科学活动,它对于幼儿形成科学概念也十分重要。教师如能抓住时机,采取正确的方法指导幼儿开展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不仅将大大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有利于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那么,作为幼儿教师,应具有什么素质和采取何种指导策略才能有效地指导幼儿的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呢 ?笔者认为:   第一,教师丰富的知识积累和科学求实的精神是有效指导偶发性科学活动的前提。可能所有的幼儿教师都有这样一种体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19.
"科学记录是孩子们最好的科学书"。指导学生做好科学记录,既是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一个方面,又是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个体现。记录中积累,记录中收获,只要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探究兴趣,学生就会在探究成长中产生无限可能。科学记录不仅是学生科学学习的过程记录,也是他们的成长记录。良好的科学记录习惯,有利于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能够为学生一生的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龚定红 《教育文汇》2013,(16):44-44
这是幼儿小班的一次科学探究活动,题目叫《玩色》。我一出示调色盘,孩子们便议论起来。有的说:“红颜色和绿颜色在一起摇一摇会变成黑颜色”;有的说:“黄颜色和蓝颜色在一起搅一搅,就变成草一样的绿颜色”。他们都认为自己说得在理。那么,两种不同的颜料组合后到底会是什么颜色呢?我教孩子们第一次尝试作记录:先将自己的猜想用彩笔画上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