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元华 《小火炬》2008,(5):27-27
歇后语大家知道吗?你能背出几条歇后语呢?搭乘游戏作文碰碰车,老师带大家认识歇后语,并借用歇后语编故事,开个故事会。游戏准备准备几个有趣的歇后语:孔夫子搬家——尽是书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老虎跟着狐狸走——狐假虎威酒鬼喝汽水——不过瘾蚊子打哈欠——口气不小  相似文献   

2.
1.引言 歇后语是一种特殊言语形式,它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凝结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歇后语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结构形式,以描写浅显事象,富含深奥哲理,耐人寻味,因而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特别是其独特的语言结构赋予了汉民族极强的思想内容,这是其它语言所没有的.长期以来,我国学界一直把歇后语归入到修辞中去研究,或对之进行翻译方面的研究.因此,通过认知理论对歇后语作心理认知表征的探究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3.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歇后语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一种口语性语句,它与成语、谚语等都属于言语中的一种熟语。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相似文献   

4.
漫谈歇后语     
张天云 《现代语文》2006,3(6):51-52
歇后语是人们喜闻乐道的一种形象化的语言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歇后语结构形式灵活,取材广泛,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并且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语言交际过程中,恰当使用歇后语,不仅能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而且可以取得言简意赅,余味无穷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具体使用环境中,根据使用效果的不同,歇后语也有优劣之分.歇后语的优劣可从其反映的生活思想、修辞用语、前后两部分逻辑结构等方面去判断.歇后语的优劣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环境、时代的不同而改变.  相似文献   

6.
"寻常生活里,有太多不经意的快乐和智慧,它们不应该被默默地隐匿于历史的长河。"歇后语就是其中之一。歇后语,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充满智慧与趣味的语言,也是民间爱用的一种语法。它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蕴含着中国人的大智慧。歇后语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流传在常州地区的方言歇后语进行比对梳理归纳,对常州地区的方言歇后语的流‘传现状作了初步的分析探讨,以期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和保护常州的地方语言文化。  相似文献   

8.
林芷 《小火炬》2008,(5):28-28
歇后语就像一则则谜语,前半部分是一则谜面,而破折号的后面就是谜底。歇后语既幽默,又形象,它不像诗句一般优美,也不像名人名言一般深刻,但它却很好记、好笑。歇后语还能编成故事呢,今天我也来编一则"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吧。  相似文献   

9.
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了解歇后语这一语言形式,体会歇后语诙谐、幽默、富有哲理的特点,激发学习语言的兴趣。2.激发探究欲望,培养主动参与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歇后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它产生于人们的生活实践,因内容表达的需要而形成了鲜明的形式特点。歇后语的前后两个部分,或侧重意义关联,或注重位置变化,或突出语法联系,结构形式灵活多样。  相似文献   

11.
引用式歇后语是歇后语分类中的一大类型,由于受到丰富的人物、地名、历史故事等文化背景因素的制约,其翻译一直是个难题.针对引用式歇后语的特点,结合一些实际例子,提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综合运用多种翻译方法,包括直译、意译及注释等,力求在翻译中让这类歇后语的内容和形式都得到准确而简洁有效的传达.  相似文献   

12.
人民群众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它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歇后语就是这种丰富、生动的群众语言的一部分,也是熟语的一种。歇后语中有许许多多生动而巧妙的比喻,它集中地运用了双关(谐音)、隐喻等传统的修辞手法,从而达到形象、深刻的语言表达效果。歇后语这种语言形式形象生动而又诙谐幽默、妙趣横生,所以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道。  相似文献   

13.
歇后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以其约定俗成的丰富内涵和生动形象的表意方式受到人们的欢迎。  相似文献   

14.
一嘴歇后语     
曹延标 《小学生》2008,(4):9-11
在作文课上,白老师说:"要想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可以用比喻、对比和夸张等修辞方法。例如,形容人坏,可以用成语‘令人发指’、‘横行霸道’、‘祸国殃民’等,打比喻形容这个人的坏,如毒蛇猛兽,似豺狼虎豹。电影《刘三姐》里有这样  相似文献   

15.
<正>灵感是人类创造性认识中一种非常神奇而美妙的精神现象,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灵感产生于长期的生活实践和艰苦探索,具有突发性、激情性和超常性的特点。美国科学家爱迪生曾经说过:"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可见这百分之一的灵感在科学发明的孜孜不倦的追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实,灵感在一切创造性劳动中都会出现,不仅仅存在于科学发明的追求中,更存在于艺术创作和语文教  相似文献   

16.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想让学生写出“真文章”,就要将作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笔者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进行了如下的探索与实践:1.多种形式的作文表达。(1)“流动日记”。日记是作文的辅助形式,“流动日记”是作文的补充和延伸。根据自愿的原则来定顺序,排列好后,全班统一一本日记,依次轮流写作。每天轮一个人。写作内容与形式自定,任何人不加干涉。后写的同学先当读者,认真阅读前一位同学的日记,并写上“评语”。  相似文献   

17.
诞生于西方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意思交流上,结果是学习者二语(外语)的口语流利程度和对复杂事物的表达能力虽然有所提高,但所使用的语言却不够准确。对此,一些学者认为有必要增加语言形式教学的内容。作者介绍了西方学者对语言形式教学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王想龙 《现代教学》2011,(12):31-32
当前的作文教学存在着一种不良的倾向:部分学生和教师抛开对作文“本真”的追求,抛开对社会生活的体悟,挖空心思在作文形式上“翻新”,以致把作文搞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字游戏”,走进了作文教学的误区,造成作文教学“高投入低产出”的低效现象。  相似文献   

19.
黄家庆 《考试周刊》2012,(30):59-59
本文注重引导学生作文形式的个性化.围绕如何让学生作文结构新颖别致、语言生动优美、卷面清新宜人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赵志良 《考试周刊》2010,(44):56-57
很多学生的作文内容干瘪、语言枯燥.根本原因在于不能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观点。其实。在写作过程中只要注意到从内容和形式入手,用形象的内容诠释抽象的定义;用审美形象替代自然形象:用形象丰满的图景展现哲理逻辑;灵活运用各种修辞和表达方式,就能写出形象生动的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