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导入课题师:今天我们上《掌声》这一课,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掌声)师:把掌声送给别人的人都是高尚的人,所以,"掌"字的上半部分是个"尚"字,下面的"手"要写得舒展一点。"声"要写得上面一横长,下面一横短。一起读——(生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读准字词师:这篇课文很有意思,讲的是一个叫英子的小女孩,在掌声中成长的故事。接下来,我们就轻轻打开课本,翻到第117页,大声  相似文献   

2.
一借助词语,回顾内容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金子》一课.课文都预习了吗?(生:预习了)课文生字新词都会写了吗?(生:会了)请同学们拿出听写本,我们来听默几个词语.注意每个词语老师只读两遍:蜂拥而至、扫兴离去、不甘落空、实现梦想. (生默写) 师:(出示词语)看屏幕,你都默写对了吗?"蜂"左边是虫字部."蜂"在文中指的是—— 生:人. 师:"蜂拥而至"就是说—— 生:来的人很多. 师:"甘"和"实"是本课的生字.注意"甘"第一笔"横"要长一些;"实"字的"点"比较多,注意最后一笔是个"长点".把这两个字认认真真地重写一遍,看谁写得美观. (生写) 师:一齐来读这几个词语. (生读) 师:想一想,在文中,前面两个词语是写—— 生:淘金者. 师:后面两个词语是写—— 生:彼得. 师:谁能用上这些词语,简要回顾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有人在萨文河畔无意中发现了金子,(师插话:最好在前面加上"听说"一词)淘金者便蜂拥而至.  相似文献   

3.
【教学实录】师:今天,我们学一篇课文《倔强的小红军》,跟我一起写。(师板书课题,生跟写)师:一起读课题。(生齐读两遍)师:平时我们读书、读报时,遇到几个不认识的字是不会影响我们理解课文的。请你们读读课文,遇  相似文献   

4.
<正>板块一:插图导入,引出课题1.出示"雷锋"课文插图,学写"锋"字师:请同学们看这个雕塑作品,你知道这是谁吗?生:雷锋。师:是的,这位满脸笑容的解放军叔叔的名字就叫"雷锋","锋"是本课要学的生字,请你仔细观察,书写时要注意什么?生:"锋"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短右长。师:你观察得可真仔细,请同学们伸出手指,跟老师写,然后在生字本上描一个,写一个。2.初步了解雷锋,读好课题师:雷锋是谁呢?听老师讲一讲雷锋的故事吧!  相似文献   

5.
一、复习词语,指导书写 师:"寒"字,上面是个"宝盖",注意"横钩"的"钩"要指向字的中心.下面的"撇""捺"要舒展."号"字,中间一横要写长.(师范写) (出示词语并正音:几阵秋风、天气晴朗、大雪纷飞、得过且过.生读) 师:字音都掌握了.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呢?你能根据下面的提示向大家说一说吗?  相似文献   

6.
<正>一、读题导入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指黑板)一起读。(生齐读课题)师:“皂”字,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在田字格里板书)上边是——生:白。师:“白”字要写得稍微扁一点,下边是——生:七。师:“七”字的一横要稍微长一点,而且要稍微斜着向上,这样就把“白”字托住了。请大家拿起笔,在生字表格边上认真地写上一个“皂”字。  相似文献   

7.
<正>一、扩展课题,了解梅兰芳1.导入课题师: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一起读课题——(出示:23梅兰芳蓄须。生齐读。)师:语速还可以再快一点。第23课,梅兰芳蓄须。(生再读课题)师:很好,这次语速加快了。在“梅兰芳”后面停顿,这是对的。因为前面是人名,后面告诉我们他做了什么事。  相似文献   

8.
一检测学情,激发识写兴趣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第28课《浅水洼里的小鱼》.小手举起来,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指课题)水洼就是水坑,浅水洼就是—— 生:里面只有很少水的水坑. 师:对.看课题,请一个小朋友来读—— 生:浅水洼里的小鱼. 师:一起读—— 生:浅水洼里的小鱼. 师:课文都预习了,老师考考大家认识不认识这个字.(出示生字卡:扔) 生:(读)rēng. 师:没学过大家都认识了,看来预习得不错.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字,是咱们以前就认识的老朋友了,一起读——(出示生字卡:捡) 生:(读)jiǎn. 师:接下来,小嘴巴都不许出声,咱们来做做字的动作,看谁做得好.(出示"捡""扔"字卡,生做相应动作)这两个词还是一对—— 生:反义词.  相似文献   

9.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童话故事《狐狸和乌鸦》。(板书课题)(指导学生观察放大插图,了解狐狸和乌鸦的特点。) 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听老师读课文。要注意听准生字的读音;想一想:课文讲了狐狸和乌鸦之间的什么事? 生:这篇课文写乌鸦找到一片肉,高兴地站在树杈上…… 师:能用一、两句话简单地说一说吗?[初步训练  相似文献   

10.
<正>一、解题预测文本师: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学习一篇新课文,课题上有个生字,谁来读题?("侣"字下加红点。)生:走遍天下书为侣。师:读得很好!注意这里要有停顿——走遍天下/书为侣。课题是什么意思呢?生:走遍天下,书是我的伴侣。生:不管走到哪里,书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师:由这个题目再猜猜看,课文可能会写些什么呢?生:是写关于读书的话题的。生:可能会写让我们以书为伴的吧。生:告诉我们读书会有哪些好处的。生:这可能是作者要表达的一个观点,倡导我们以书为侣。  相似文献   

11.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大家把课题先读一下.(生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知道课文可能写什么呢?……  相似文献   

12.
一检测学情,激发识写兴趣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第28课《浅水洼里的小鱼》。小手举起来,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指课题)水洼就是水坑,浅水洼就是——生:里面只有很少水的水坑。师:对。看课题,请一个小朋友来读——生:浅水洼里的小鱼。师:一起读——生:浅水洼里的小鱼。师:课文都预习了,老师考考大家认识不认识这个字。(出示生字卡:扔)生:(读)rēng。师:没学过大家都认识了,看来预习得不错。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字,是咱们以前就认识的老朋友了,一起读——  相似文献   

13.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大家把课题先读一下.(生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知道课文可能写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一 设问导入,了解学情,揭示"岩石书"◆◆ 师:小朋友们,这节课咱们共同学习—— 生:(齐)《最大的"书"》. 师:小手伸出来跟我写课题—— (生边书空边说笔顺) 师:请一位小朋友读课题. 生:最大的书. 师:预习时,读了这个课题,你头脑中产生了哪些疑问呢? 生:最大的书有多大呢? 生:最大的书是什么? 生:"书"为什么要加引号呢? 师:你们都是爱思考的孩子.(板书问号)课文预习了,说说读了几遍.  相似文献   

15.
正师:下面我们交流一下课文朗读,谁先读给老师听?(一生读第1、2自然段。)师:很遗憾,有一个字漏掉了,你自己感觉到了吗?生:"有一年",少了一个"有"字。(该生把第2自然段又读了一遍。另一生读第3、4自然段。)师:他最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是读得很自然,像说话一样自然,这是我一直努力要做到的。(一生读第4自然段。)师:儿化音没读好。(范读"姹紫嫣红的花儿轻轻摇晃着",请该生跟着读)再接着往下读。(生读)  相似文献   

16.
正一、质疑问难,激发探究欲[片段1](揭示课题《雪儿》后)师:读了课题,你们的脑海中会进发出什么问题?生:雪儿是什么?生:它什么样儿?生:课文写了雪儿的什么事?生:作者为什么要写雪儿?师:答案就藏在课文里,会读书的同学一定会从课文中找到答  相似文献   

17.
一总结规律,写好生字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花瓣飘香》。看老师板书课题:"瓣"是左中右结构的字,左右两边都是辛苦的"辛",注意左边的"辛"最后一笔的竖要变成竖撇。(生书空)一齐读课题!生:(齐)花瓣飘香。师: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学习了一些生字新词。看屏幕,这里有两个句子,请回顾一下课文内容,试着把括号里所缺的词语默写出来。(出示)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个看起来很朴实的教学课例,却是真正的语文课。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是既得意又得文。就是既要读懂课文的意思,又要掌握课文当中的语言文字。不能把阅读课上成理解课,要在读中进行字词句的训练。师:今天,我们学习现代作家袁鹰写的一篇文章——《白杨》。(说完,板书课题。“)白”字上宽下窄;杨”字右边“横折”的“折”,就是第一个折,要长一点,不然,就像短脖子的企鹅,很难看。(笑声)大家把课题写一遍。(学生写,师巡视,表扬了两位写得规范的学生。)看了课题,你脑海里立刻出现了什么问号?生:白杨有什么特点?(师肯定学生提得好,在课题的…  相似文献   

19.
一聚焦关键词句,整体把握,领悟表达 师:我们在这一组课文的学习中,已经领略了"架子十足"和"海军上将派头"的两只鹅,这节课我们去瞧瞧老舍先生家的猫.请大家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写了猫的哪两个不同生长时期. 生:写了大猫和小猫. 师:课文哪些段落写小猫?哪些段落写大猫? 生:第1~3自然段写大猫,第4自然段写小猫. 师:(打开课件)你再读这句话,看哪个字给我们带来了大猫的一些信息. (大屏幕呈现) 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生:"更"字说明大猫也可爱,因为课文中说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 师:一个"更"字透露了作者心里想说的话,看来读书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字.在作者眼里大猫小猫都可爱,但它们又各有特点,小猫的特点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正>师:好了,开始上课了。知道今天我们要上什么课文吗?生:知道——《五彩池》(师板书课题)师:别看这个"彩"字不是生字,但很多同学容易写错。现在看老师写——要注意它的写法。【"彩"字虽然不是生字,但是老师不拘泥于教材,时刻以学生实际出发,把此字当作重点,让孩子看老师写,体现了"以需要为重点"的教学理念。】师:谁知道今天老师为什么选这一课来上?生:因为这篇课文很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