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斌 《辅导员》2010,(13):53-54
写人习作,塑造人物形象是中心内容。习作者要根据人物的实际,着重抓住最能打动人心的行为、语言、心理等,运用恰当的语言技巧,展现鲜明、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2.
在记叙文中,人物形象极其重要,而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则有多种技巧。文章从外貌、事例、语言、动作和心理五个方面,详细讨论了塑造人物形象的具体方法,还举例说明了这些方法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旨在和读者们交流关于记叙文人物形象塑造的心得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大事件、大场景确实能吸引人们的眼光,引起轰动效应,但是生活中真正感人肺腑,令人刻骨铭心。让人产生心灵震撼的往往是看似不起眼的一句话、一蹙眉、一举手、一投足、一瞬间。那些如“水珠”般的生活细节所蕴藏的力量是无穷的。  相似文献   

4.
[病文入院] 上周到姨妈家玩,听姨妈讲表妹的故事,我不由感动了. 9岁的表妹是一个小公主,在正常的情况下她甚至不能为自己倒杯牛奶. 两周前,姨妈感冒得厉害,她最担心的就是表妹这个小公主将怎么办?表妹回到家里,姨妈告诉她自己生病了,不能为她做晚饭、帮她洗澡.表妹却答复她都能行.那天下午,表妹真的表现得特别乖,显得非常懂事,而且很心疼姨妈、关心姨妈,还帮了姨妈不少忙.姨妈从内心里感到幸福.  相似文献   

5.
写作文时,不少同学最发愁的就是不知道写什么。实在是没办法,于是就硬着头皮写别人写过的。比如一说到亲情。就写下雨天妈妈送伞呀。下雪天奶奶送棉衣呀,生病了爸爸背着自己去医院看病呀。这些文章,不要说老师,连自己都感觉到没有新意。  相似文献   

6.
亲爱的同学们,我在这里想从写作创新的角度给大家介绍几种特殊的人物形象。 一是变态人物。变态人物指心理被扭曲、已经变得不正常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说每一个正常的人都多多少少有一些变态的心理活动,或说,每一个正常的人都会出现一些变态的心理现象,至少可以说,每一个正常的人的心理活动中都可能出现一些变态的瞬间。[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姜有荣 《高中生》2012,(4):14-15
生活总是遵循着“平平淡淡才是真”的规则,在波澜不惊中悄无声息地上演着。如果我们直接将这样的生活搬进自己的记叙文,就只会有一种“情理之中”的自然惯性,而绝不会产生“意料之外”的心理冲击。 曾读过一则作文笑谈:一位同学写一篇《十八岁的天空》的记叙文,结果就写了十八段,  相似文献   

8.
事迹报告已成为当今教育人、鼓舞人的新时尚和最佳手段之一。但事迹报告往往被误认为:事迹报告靠事迹感人,只要事迹独特,报告效果必定良好。非也,其实事迹报告者自始至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事关重要。因此,事迹报告需要认真组织材料,带着真挚的感情,进行投入的演讲,方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刘老师: 我写过一篇题为《台风来临之前》的记叙文,记叙台风来临之前邻居丢下自家田里的稻子而帮他人收割的事,老师斥之为“假”。可这明明是真人真事,怎么会假呢?  相似文献   

10.
刘梦婷 《小学生》2005,(4):38-38
“叮铃铃!”走进来一位陌生的女老师,她个子高高的,一头乌黑发亮的长发披在肩上,穿着连衣裙,面带微笑地走进来说:“大家好,我姓应。很高兴认识大家,我是你们的新语老师……”  相似文献   

11.
记忆,像颗颗灰尘,有时一抹便没了。可是那一件事,就像我记忆中一颗闪亮的星星,总是散发着夺目的光辉。  相似文献   

12.
生物课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吗?生物课也可以和语文课一样上得生动感人吗?答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3.
感人的微笑     
李帼卿 《初中生》2009,(1):59-59
微笑,是祝福、美好的化身,每一抹微笑都让我感动。 “哇——”婴儿的啼哭声响彻整个病房。亲戚朋友们乐呵呵地道着祝福的话语,昏暗的灯光下,婴儿的母亲露出欣慰的笑容。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2011,(2):20-21
快乐相伴:"小天王"周杰伦的歌不只是曲动人,词更是常常走入人的灵魂深处。轻轻一碰,人的心便一颤一颤的……  相似文献   

15.
每位同学都十分喜欢内容丰富、情节曲折的作品。因为只有内容丰富的作品才有趣;只有情节曲折的作品才有可读性。  相似文献   

16.
每次晨会课我都进行例行的训导。然而,日复一日地重复这些陈词滥调,学生听着生厌,我讲着也乏味。  相似文献   

17.
汪娟 《考试周刊》2013,(73):3-3
<正>在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中,在记叙文阅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文中的主人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概括文中形象。""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简要说明理由。"等等。这类题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那么,如何分析记叙文阅读中的人物形象?首先,通过对人物描写方法的分析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记叙文刻画人物性格往往是通过对人物语言、行动肖像、心理  相似文献   

18.
有一个学生这样写道:上个星期,我们考了试,结束后,我们像出了笼的鸟一样.拼命地玩着。当我在集上疯狂地嬉戏时.正巧碰到了我妈,过了几天.成绩结果是一塌糊涂。这时我妈结合上次的事.将我大骂了一顿.当时我的心情糟透了。我拉着叔叔来叫家中,二话不说.先摆下了象棋,经过我不懈的努力,终于战胜了他。他和气地拍了拍我的头:“最近学习.应该有不少进步吧。一时的失败不能证明什么.好好努力。用安力证明一切。”听叫他的话,我感动地点了点头。这篇作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一应俱全,可是令人不忍卒读,因为存在的问题很多,而其中最根本的是:用流水账的方式让自己的作文人物平板化。平板化是许多中学生写作的致命伤。那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这需要在细节上、情节渲染上、真实性上、主题上进行有效写作,下面就《同情与悲悯》为例,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佟静波 《下一代》2012,(5):29-30
班主任对一周以来班级出现的势头、现象,信手拈来唠叨几句,学生听得索然无味,听进多少不得而知。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五,我走进教室:“同学们,从今天开始,老师每个星期五给大家读一篇日记。”“老师,是谁写的日记?”“都写些什么内容?”  相似文献   

20.
雅敏 《教学随笔》2014,(7):45-47
杨志拿着藤条喝道:“一个不走的,吃俺二十棍。”众军汉一齐叫将起来,数内一个分说道:“提辖,我们挑着百十斤担子,须不比你空手走的,你端的不把人当人!便是留守相公自来监押时,也容我们说一句,你好不知疼痒,只顾逞辩!”杨志骂道:“这畜生不怄死俺!只是打便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