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关于清代闭关政策有两个问题须进一步分析认识。一、关于“一口通商”。闭关政策并非意味着始终“一口通商”。清初,清政府为割断东南沿海居民与郑成功等领导的抗清力量的联系,曾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片板不许下海”。清军收复台湾后,一度开放海禁,允许中国商民出海贸易,并指定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今连云港附近)四个地方为通商口岸,同时采  相似文献   

2.
清代华夷观念的变化与闭关政策的形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代闭关政策形成的原因颇为复杂,而清代内涵和特点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的华夷观念,实乃其思想基础。在此思想基础指导下,闭关政策从雍正朝后期开始酝酿,至18世纪50年代末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3.
在清王朝实行闭关政策时期,中外贸易仍有较高速发展,洋钱在中国日益广泛流通。由于鸦片走私泛滥,致使中国的国际收支发生逆转,白银大量外流。鉴此,林则徐提出自铸银币以抑洋钱,严禁鸦片以根治“银荒”等顺应民情、有利于货币流通及商品经济发展的主张,为应对外来货币经济的挑战进行积极而可贵的探索,开启中国近代币制改革之先河。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据事实进行分析,一反传统看法,认为清朝的闭关政策从根本上说,主要不是为了制夷,而是防内,维持其封建统治。这种政策产生有其过程、原因和结果,本文都作了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5.
清朝的闭关政策是造成中国经济文化落后导致鸦片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之际,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贯彻执行当前的对外开放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闭关政策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 我国自明朝中期以来,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也有了发展,资本主义性质的生  相似文献   

6.
7.
施元凯 《中学文科》2000,(11):72-73
“中国是世界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毛泽东选集》第586页),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但清末的闭关政策完全改变了这一切,清末的闭关政策对这一时期的盛衰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的对外政策较之前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是在加强官方朝贡体制的同时实行与加强了闭关政策。明朝的海禁政策经历了明朝初期的强化、明朝中期的松弛、明朝晚期的反复三个阶段,清朝初期是海禁政策的延续,随后由于一系列历史原因,中央政府采取了一定程度的开海政策,但最终在康熙年闻闭关政策正式形成。明清闲关政策是我国封建社会末期对外关系的重要内容,它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内在的深刺原因。闭关政策对当时、后来以及对整个中华民族的长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对清王朝的闭关政策的评价,从说纷坛。我认为对清朝的闭关政策,应该分阶段来分析,因为一个时期的政策的出台,有它的背景、目的,并由此带来相应的影响,这样才能作出正确公正的评价。我以为清初的闭关政策有利有弊,然而十八世纪下半叶后的闭关政策则有弊无利。  相似文献   

10.
这是由一道选择题而引发的一个问题. 这道选择题出自中国环球科学出版社、学苑出版社出版,由蒋洪主编的<海淀名卷ABC·新编单元测试卷·高中中国近代史上册>(试验修订版).这道选择题是这样的.清朝前期,实行闭关政策的根本原因是:A.昏庸的政府、愚昧的政策B.封建经济占支配地位C.抵御外来侵略D.儒家思想束缚人们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施辉 《历史学习》2002,(12):12-13
闭关政策指的是清政府在对外关系中所执行的控制贸易及隔绝与外国交往的政策。长期以来,它被视为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产物,是因循守旧、虚骄自大的表现。但是,自然经济不自清朝始,妄自尊大的传统恶习不自清朝始,何以在汉唐不实行闭关政策,而独清前期(实自明中叶以后)实行呢?一、我国古代的对外开放没有突破自然经济范畴。我国古代对外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但是,为什么在此基础上产生不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呢?我认为,第一,由于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对外开放在整个社会生活特别是经济生活中地位不突出。第二…  相似文献   

12.
试论明清闭关政策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明清时期实行海禁闭关,是造成我国长达几百年贫穷落后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回顾这一政策的起因和经过,总结这个沉痛的历史教训,对干加深我们对今天实行开放、改革的重要性的认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一、明清闭关政策的由来和发展明清时期,中外关系发生逆转.中国从世界先进的行列跌落下来,变成经济发展缓慢的落后国家.中国不是一个从来就落后的国家,曾经强盛了十几个世纪,在封建社会的早期和中期,曾经发展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有许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成就.中国早在秦汉时期就开始对外贸易.据文献记载,汉武帝时就与欧洲的罗马(当时称大秦)有海上往来.广州是对外贸易的中心,自唐以来设“市舶司”,管理海上贸易事宜.我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曾经远销海外,独享盛誉.中国在宋元以前,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进入明清.特别是进入清代以后,开始明显落后.落后就得挨打,受人侵略.从明中叶以后,中外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明朝的海禁政策.有明一代,除了个别时期实行对外贸易开放政策外,绝大部分时间实行海禁政策.  相似文献   

13.
清朝闭关政策的实行既有政治经济方面的原因,又有思想因素的影响。本文着重分析清朝实 行闭关政策的思想方面的因素,同时说明这种政策既“闭关”而又没有完全禁止对外贸易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论清代屯田     
本文通过对清代屯田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屯田内部的生产关系与屯田的破败,以及屯田的作用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展示清代屯田的全貌,反映清代经济和土地制度的一个侧面,从而揭示封建土地制度的本质和它必然灭亡的命运。研究方法上刚适当把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起来,用大量数据来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论清代碑学     
一书法艺术发展到清代,帖学在书坛占了主导地位。帖学相对于碑学,显得更加文雅清俊,韵致宛然,尤其自梁武帝起对于王羲之书风的推崇,历代帖学都须臾不可脱离王羲之的范本。它不仅为宫廷皇室、翰林书院的文人士大夫所仿效,并且在民间得以广泛传播。这一典型的  相似文献   

16.
八股文的产生经历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宋代的经义。经义是宋代科举考试所用的一种文体,以经书中的文句为题,应试者作文阐明其中义理,已经具有了八股文的雏型。经义又吸收了南宋以后的散文以及元曲的一些成份,到了明初定型为一种独立的八股文体,成化以后就更加完备了。有清一代,八股文泛滥成灾,直到清末才被彻底废除。  相似文献   

17.
传统观点在审视“闭关政策”时 ,大多只将眼光聚焦于东南沿海、广州一线 ,这是不确切的。清朝的对外贸易有京师贸易、恰克图贸易和广州贸易三种格局 ,贸易形式有朝贡贸易 ,边境、沿海自由贸易二种形式 ,他们的发展在同时期有很大不同 ;贸易国家还有西方列国和藩属国之分 ,清政府对待他们也有甚大偏差。所以“关”就不能简单的将其理解为“海关” ,“边关”也是其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8.
传统观点在审视“闭关政策”时,大多只将眼光聚焦于东南沿海、广州一线,这是不确切的。清朝的对外贸易有京师贸易、恰克图贸易和广州贸易三种格局,贸易形式有朝贡贸易,边境、没海自由贸易二种形式,他们的发展在同时期有很大不同;贸易国家还有西方列国和藩属国之分,清政府对待他们也有甚大偏差。所以“关”就不能简单的将其理解为“海关”,“边关”也是其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9.
清代史馆与清代中央机关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清代中枢机构的内阁兼管史馆,为史馆提供印信,收存成稿及修史资料。内阁官员在史馆中担任总裁,参与修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内阁还负责督察各馆修书进度。翰林院与吏馆的关系更为密切,它们兼管部分史馆,并派员参与史书纂修。军机处、宗人府等机构也与史馆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节制着部分史馆的修史活动。清代史馆与中央机关的密切联系反映出史馆在清代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统治者通过对史馆的掌控,把修史事业纳入到清廷整个官僚体制的运作之中,将政治和学术双重压力施加到史馆身上,把修史这样的文化事业变成了一种政治活动,在修史的学术外衣下,表达统治者的政治意愿。  相似文献   

20.
学田制度是我国乃至世界教育财政史上的一大创举。学田的设置,拓宽了教育筹资渠道,为我国封建王朝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经验基础。本文以清代学田为典型个案,就其经营管理及其特色,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