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是企业金卡的诞生地,也是金卡集邮的发源地。1994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个金卡集邮组织“金卡集邮联谊会”在北京正式成立。会刊《金卡集邮》至1998年12月,共出版了41期。2000年初,北京的金卡集邮爱好者重新筹建金卡集邮组织,2001年4月成立了“北京金卡集邮研究会”,会刊《金卡》现已出版13期。 1995年1月1日,“河南金卡集邮联谊会”在郑州成立,会刊初名《金卡集邮》。1997年5月18日从第6期起更名为《河南金卡集邮》,与郑州邮政广告信息公司联合主办,4开4版彩印,是印刷质量最好的金卡邮刊。  相似文献   

2.
早期回音卡     
国内邮件停办回执业务后,各地邮局先后开始发行回音卡,笔收集到的回音卡中,最早寄自1994年,为沈阳市邮政局监制的“回音卡”(图1)。此后,又有1995年北京北新桥邮局以石舫图邮资片加印制的“回寄片”(图2)。  相似文献   

3.
邮迷外传     
黄祥辉编著的《基础集邮学》(下称《基础》)“挂号回执”一小节中,提到“目前我国及某些国家邮政部门,印制回音卡(邮资明信片)用作挂号回执,使用很方便”。 仅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回音卡从来没有真正用作挂号回执。《基础》的表述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4.
《海南特区建设》邮票发行时,正巧,海南省邮电管理局发行的一套回音卡中,有两种图案与票图相似。笔者利用这两张回音卡,在邮票首发日制作了极限片。 海口万绿园位于海口市滨海大道,面朝琼州海峡,  相似文献   

5.
企业金卡自1992年诞生以来,北京的金卡集邮组织对历年发行的企业金卡进行了六次评选。第一次评选是1994年10月8日,《中国集邮》编辑部、《科技日报》社金卡尔广告公司和《邮政指南报》社在人民邮电出版社联合召开企业金卡研讨会,对1993年和1994年的金卡进行研讨。与会人员现场评选,评出一个最佳卡,两个优秀设计卡和两个最佳广告用语卡。  相似文献   

6.
《集邮博览》2005年第3期刊登了《中国专用邮资凭证初探(上)》一文,文中将中国邮政发行的专用邮资凭证分为若干种类,在第四类"其它种类专用邮资凭证"中,将YJ1纪念邮资邮简《中国1999世界集邮展览》也列入其中。好在这段文字不长,全文转抄如下:  相似文献   

7.
拜读刘振邦先生在《中国集邮》2000年第10期发表的《再说中国普票小本票及其它》一后,笔针对中关于中华邮政发行的普票小本票情况介绍不全、有的小本票名称不正确等问题,特查阅了有关集邮献,得知刘振邦先生所说的中华邮政发行小本票“3套14种”的说法不准确。为使读对此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笔根据资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介绍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赠送给志愿军的军邮明信片文章,最早见于1958年《集邮》第6期,以后又屡见介绍,并收进目录。关于这套明信片的具体发行日期,都搞不清楚。只有“约1953年”等说法。《上海集邮》1995年第3期陈永欣先生的文章研究较为深入,但涉及发行时间也无更为具体的交待。 这套明信片应如何确定发行日期呢?我认为,首先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未发行的红十字救护附捐邮票图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徐冶敏先生在《集邮》增刊10期和《集邮博览》2004 增刊2期发表的《2004年集邮热点研讨六问》,其第二问谈的 是"杳无去踪的中国'第一套'红十字邮票"。徐先生从50多 年前《近代邮刊》1948年12期上读到"兹闻邮局又将发行红 十字会附捐邮票,全组计四种,图案各不相同"的预告,但该 套邮票最终未发行。徐先生就此提出了问题:具体是什么原 因导致拟议中的红十字会附捐邮票最终流产呢?战争,政权 更替?这套未发行红十字会附捐邮票的设计稿或印样,甚至  相似文献   

10.
《上海集邮》1996年第5期发表的《“未发行”其实是“误发行”》一文,其提法似不妥。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集邮大辞典》对邮票未发行,已有“停售追回”、“立即停售”和“未发行”等集邮词语作了精辟的定论,似无必要再加一个“误发行”的名词。误发行定义不确,可能引发集邮术语的混乱。  相似文献   

11.
读编往来     
《集邮博览》2009,(8):4-4
值得称道的匡正《集邮博览》2009年第7期刊登徐海勇先生《谈中外联合发行邮票》一文,纠正了第6期有关文章中对中外"联合发行"邮票的一些不准确认识,特别指出2004年3月1日发行的《中国新加坡合作-苏州工业园区成立十周年》邮票,是中国邮政与新加坡邮政第二次联合发行的纪念邮票,非常值得称道。  相似文献   

12.
齐飞  陈森 《集邮博览》2003,(6):50-51
《集邮》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国家主办发行的第一份集邮刊物,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集邮刊物。《集邮》杂志于1955年1月创刊,发行周期为月刊。1960年8月第一次停刊,1961年7月复刊;1966年7月第二次停刊,1980年复刊至今。《集邮》  相似文献   

13.
作者比较了国内外目录对永宁加盖上框“国币”邮票发行日期、全套种数、名称的记载。1947年与1988年中、英文版《马氏国邮图鉴》只标“1946年”发行;1994年邮电版《中华世界邮票目录·亚洲卷》、1995年《吉本斯》、1996年《中国集邮大辞典》都标“1946年1-12月”;Williams《中国国币邮票》、1992年  相似文献   

14.
2012年第一期《集邮博览》刊登了刘生平先生《在邮票档案中发现了什么》一文,披露了邮电部“一九五三年全年发行邮票计划”,笔者就三方面的问题提出几点看法。不妥之处望同好指正。  相似文献   

15.
拜读杨黎炜先生的《奥运五环创新意》(《集邮博览》2008年第4期,简称"杨文"),获益良多,不过也有一点意见,现借《集邮博览》一角说一说,不妥之处还请同好赐教。一、杨文说:"邮票上最早出现五环徽志是在1935年,德国发行了‘第四届冬奥会’邮票……"这是不对的。  相似文献   

16.
《集邮博览》2003年第6期和第9期分别刊登了刘化刚先生《谈“北京信箱第526号”信封》和柳承美先生《也谈“526”专用封》两篇文章,对526封的发行、使用进行了探讨,笔者依据所掌握的有关文件,对上述两文中所提到的箭楼526号专用邮资封(下称526号封)的发行情况做些补充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常春 《集邮博览》2016,(4):78-82
《集邮博览》(原名《北京集邮》)自1982年创刊至今30多年来,共发行18期增刊。改版之前发行8期,复刊改版之后发行10期,除1992年发行的增刊未编号外,其他17期均占总期号。从内容上来看,包括集邮年刊、邮展活动、学术专题、集邮人物、地方集邮等,极具鲜明的主题和时代特点。一、1992增刊——《集邮纪实文学专辑》发行于1992年6月,没有总期号,黑白96页,规格与正刊相同。由集邮博览杂志社编辑出版,安徽安庆市报刊零售公司国内总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国外总发行。安徽省铜陵新华印刷厂印刷,准  相似文献   

18.
笔者曾在本刊1994年第4期《集邮在香港》一文中,介绍了香港使用的各种邮戳。香港邮政署一般不为新邮发行启用首日纪念邮戳,但对于一些重大的事件、活动或机  相似文献   

19.
《集邮博览》2000年6、7期发表了李明等先生《外国在华邮政属于中国邮政史范畴》文章后,张莘农先生在《集邮博览》2001年4期发表《“外国在华邮政”不属于中国邮政史范畴》一文,提出了相反的看法;李明等先生在《集邮博览》2001年8期发表《再论外国在华邮政属中国邮政史范畴》文章,作出进一步的探讨;王微先生在《集邮博览》2001年11期发表《依然值得商榷》一文,谈了自己的观点。此后一年多来,未见有人再撰文探讨。  相似文献   

20.
《冬青集邮文选》(续)2005年8月由香港中国邮史出版社出版发行。《冬青集邮文选》是刘道宜先生的个人文集。刘道宜先生现为全国集邮联学术委员会委员,四川省邮协常务理事。刘道宜先生酷爱集邮,今年刘道宜先生集邮已满60年。刘道宜先生还善于写集邮文章,他的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