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平时储“米”。俗话说得好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样的道理 ,要想写出一篇好文章 ,大脑这个“仓库”里必须有充足的“米”。“米”从何而来?“米”来自生活。如果我们能随时把散落在生活中的“米”捡起来 ,见一点捡一点 ,养成自觉搜集素材的习惯 ,写起作文来就不愁无“米”下锅了。多年来 ,我要求班上的学生每人备一个可随身携带的“生活笔记本” ,随时把可能进入文章的“米”捡起来、积起来。这样做后 ,学生写作文时再也不愁没材料了。用学生的话说 ,现在愁的不是有没有“米” ,而是选“泰国米”还是“香米”煮饭的问题了。临时找“米…  相似文献   

2.
吕蒙、毛远明《释“悬米”》认为隋唐以来的墓志中多次出现的“悬米”应为“悬水”(即瀑布)之误。笔者认为,“悬米”并非“悬水”之误,因为在风水理论中,“悬水”是很不吉利的。阴宅风水理论认为,“源”在风水中是非常重要的。“悬米”多次与“源”共现,这就表明“悬米”是某些河流的“源”。“悬米”从字面上解就是“悬垂之米”,结合其是某些河流的“源”这个前提,再结合大河的“源”一般在高山、雪山这个地理常识,就可以推出“悬米”是比喻“雪”,进一步引申为“雪山”。  相似文献   

3.
深巷卖米声     
“卖米哟!卖米哟!”街上又传来了卖米老伯的吆喝声。“米1斤多少钱?”妈妈打开窗户对着卖米老伯叫着。“有1元的,有1.2元的,还有9角的。”老伯不慌不忙地说。“拿1元的那种米,要20斤。”妈妈说。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初学写作的小学生来说,还称不上是“巧妇”,如果心中无“米”,或只有很少的“米”,作文是难以成“炊”的。那么,“米”从哪儿来呢?  相似文献   

5.
“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写作上这句话常用来说明没有材料写不成文章。看图作文是给材料作文的,难道还要“找米”吗?是的,看图作文也要“找米”。看图作文所给的“米”是别人的,用别人的“米”烧自己的“饭”,自己没亲身感受,这个“饭”就难以“烧熟”。  相似文献   

6.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家喻户晓的一句古话。这里似乎过多强调物质的必须条件——米的作用。无米“难”巧妇,反过来说,在将“无米”转变成“有米”的情形下,巧妇就会大显身手。借此思路,我对阅读教学中“无中生有”的可能性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分数应用题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是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教材的重要学习内容。学生在解分数应用题时 ,常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列举一些错例 ,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 ,有利于提高学生正确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一、把抽象的分率当成具体数量例 1 一块花布长 9米 ,剪去23 又23 米 ,还剩多少米 ?错解 :9-23 -23 =723(米 )分析 :把抽象的分率“23 ” ,当成具体数量“23 米”。“23 ”与“23 米”表示的实际意义并不相同。“23 ”是指“9米的 23 ” ,它是 9× 23 =6(米 ) ;“23 米”就是指“23 米”。正确解法 :9-9× 23 -23 =2 13 …  相似文献   

8.
米花街13号 “米多多,米多多!”米奶奶站在楼梯下吃力地喊米多多的名字。没等米奶奶反应过来,顶着一头乱糟糟的红色头发的米多多“嗖”地一下站在了米奶奶的面前。“尊贵的奶奶陛下,您有什么事要吩咐您可爱的孙女?”说着还煞有介事地向米奶奶鞠了一躬。“你这孩子!”米奶奶笑着拍了拍米多多的脑袋,“快,帮我把这个包裹给米花街13号的新邻居送去。路上小心啊!”没等米奶奶说完,米多多就飞似地冲了出去,急性子的米多多!米多多的爸爸妈妈在米多多小的时候为了救一个小女孩,双双溺水,留下了还在嗷嗷待哺的米多多和身体不好的米奶奶。  相似文献   

9.
做饭,首先要有“米”,如果没有“米”,再巧的人也煮不成饭,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也先得有“米”,否则任你有多高的写作技巧,也难以写出优美的作文来。作文中的“米”就是写作的材料,可以这样说,写作材料是作文的根本。  相似文献   

10.
“600米、500米、400米,还有多远那,累死我也!嘿咻、嘿咻……”“最后100米冲刺,加油!加油!加油!”“叮——”当我距校门还有80米时,接到声波。“完了,完了,上学第一天就要在外面吹冷风。”(学校有一规定,凡迟到者,  相似文献   

11.
少年老鼠米叽是一位挺帅的小伙。有一天,米叽看到路边有一个算盘。 “嘿!我不愁没有滑板,这不有一个?” “吱溜溜”,米叽把脚踩上去,小“滑板”就向前“开溜”了。 “吧唧!”米叽摔了一个“倒栽葱”,头上鼓起一个大疙瘩。 “这不算什么!”米叽拍拍灰,摸摸脑瓜,又登上了“滑板”。 “喔哟哟!”老老鼠多叽站在一旁看着直摇头,“这孩子,不学好,尽贪玩!”多叽捻捻胡子,唉声叹气地钻到大树底下睡觉去了。  相似文献   

12.
笔名的故事     
<正>“瞧!如米的习作发表了。这是样报,这是稿费单。”向日葵老师笑眯眯地扬了扬手中的报刊和稿费单,“如米!上来领!”“如米?老师,谁是如米?”陈可筱快言快语。我们似乎也都没听过这个名字。正在大家以为老师弄错了的时候,欧阳岚岚有点儿害羞地走上讲台。如米?欧阳岚岚?“如米就是欧阳岚岚的笔名。”老师说。“什么是笔名啊?”时小语问道。  相似文献   

13.
一、分率与数量的比较当学生初学分数应用题时,不容易区分什么是分率,什么是数量,容易将题做错。如:一根铁丝长40米,第一次剪去38,第二次又剪去38米,还剩下多少米?解这道题时,学生往往误解为40×(1-38-38)=10(米),把“38”与“38米”混淆了。所以,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区别清楚“38”是指把40米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8份,取了其中的3份,即40米的38,“38”表示分率;“38米”表示1米的38,是一个具体数量。“38”和“38米”主要区别是看它们带不带单位。求还剩多少米,正确做法是…  相似文献   

14.
王神箭 《湖南教育》2003,(18):53-53
勤观察,善思考。俗语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意思就是:没有米下锅,再能干的巧媳妇,也无法做出香喷喷的米饭来。学生的写作也是这样,要写好作文首先得有写作应具备的“米”,这个“米”指的是写好作文的材料。那么,“米”从哪里来?应从现实生活中来,生活是作文材料的“储备库”。因此,学生必  相似文献   

15.
学生在解答分数应用题时,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分析造成这些错误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有利于帮助学生防错,提高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一、把抽象的分率当成具体数量例1:一块花布长10米,剪去35又35米,还剩多少米?错解:10-35-53=8.8(米)产生以上错误的原因是:把抽象的分率“35”当成具体数量“53米”。“35”与“53米”表示的实际意义并不相同。“35”是指“10米的35”,它表示10×35=6(米);“53米”是指实际数量。正确解法为:10-10×35-35=3.4(米)或10-(10×35+35)=3.4(米)。为了防止学生出现这样的错误,教师应帮助他们弄清一个分…  相似文献   

16.
<正>“认识米”是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厘米和米”的内容。这节课的教学是在认识厘米的基础上教学的,旨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知道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本节课教学,安排了三个层次的学习活动。第一层次,创设比赛情境,自然引出长度单位“米”,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米尺上“1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第二层次,引导学生借助两种不同的“身体尺”,从多个角度感受1米的实际长度,  相似文献   

17.
例1某工程队修一条公路,已修米数和未修米数的比是1∶3,如果再修300米,则已修米数和未修米数的比是1∶2。这条公路长多少米?分析与解答:这道题中有三种量,其中“已修米数”和“未修米数”是两个“部分量”也是“变量”,而“公路全长”则是一个固定不变的量。以此定量为标准,不难得出两次“已修米数”与“公路全长”之间的倍比关系:第一次已修米数占全长的14,第二次已修米数占全长的13,第二次比第一次多修了全长的13-41=112,正好是300米。因此,求公路全长可列式为:300÷112=3600(米)。例2某校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6∶5,后来又转来10名男…  相似文献   

18.
说说“多”     
小朋友,别以为“多”就表示数量多,很简单,没什么可说的。其实,“多”的含义丰富,用法还真多呢!你看: 一、作数词用数词中,表示大约数目的叫概数。“多”常用来表示概数。例如:从桅杆到挂帽子的横木的一头有一米多。(《跳水》)——这里“一米多”的意思是“只能多于一米,不能少于一米.一米稍多些”。  相似文献   

19.
大地很近     
船沉了以后,两位遇难者在海面上漂流。他们中的一个费劲地说:“嘿,大地一定离我们很远”。“不。”另一个说,“顶多不过一二百米。”“怎么,你疯了,你是说只有一二百米。”“对,往下一二百米。”大地很近  相似文献   

20.
“齐柏林伯爵”号1928年至1936年,“齐柏林伯爵”号数次飞越大西洋。它长236.60米,高30米。它能在2000米的高度,以每小时128米的速度飞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