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是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使学生精神得到成长和丰富生存能力的重要手段,阅读是架设在学生和作者情感之间的桥梁,通过阅读、感悟,学生能够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蕴涵的情感,能够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低、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目标中,都把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学习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正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使学生通过阅读能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在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文章进行详细地分析,通过让学生逐字逐句地进行分析来体会文章的情感和内涵,这种阅读方法使学生缺乏了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在新课改进行中,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要能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到作者的观点,能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追求一种全新的语文教育价值观。语文教学不仅是单纯的阅读、表达能力的培养,更注重的是学生的情感体验、情感的丰富,学生阅读体验的产生,有赖于对文章语言文字及文章人文意蕴的品味,引导学生揣摩文章所蕴涵的深意,感悟作者所揭示的深刻道理,进行认识与感情的升华,尊重生命,弘扬个性,触动心灵,理解生命的真谛与生命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使学生通过阅读能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在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文章进行详细地分析,通过让学生逐字逐句地进行分析来体会文章的情感和内涵,这种阅读方法使学生缺乏了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在新课改进行中,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要能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到作者的观点,能从多角度、多方面对文章进行切入理解,对文章进行总体把握和细节分析,体会作者写作的意图。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本设计重在培养学生的感受、欣赏和评价能力,指导学生在阅读情境中感悟、体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相似文献   

6.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迭即文章".书本中有世事,文章中有人情,课文是对自然、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寄托和表现.学生通过阅读,从文章中间接地了解自然、理解生活、把握社会;通过阅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健康的情感,陶冶高尚的情操,这是学生成长的一个方面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教学是培养人的行为.理解生活、培养情感,是学生阅读的两个重要的目标,我们日常阅读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从属于这两个目标并为其服务.  相似文献   

7.
陈蕊 《教育艺术》2024,(5):51-52
<正>散文阅读是初中阶段的一个重点教学内容。能够高效率阅读散文、高质量理解散文,对规范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大有裨益。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通过阅读看似“形散”的文字,理解“不散”的神,能够达到通过阅读,提高学生语言构建及文字灵活运用能力的目的,进而实现培养学生创意写作能力的目标。一、读懂语言,体会作者寄予的情感阅读一篇文章首要任务是能够理解文章的语言,而散文这种文体的特点是每一句话都是精雕细琢的。充分理解散文语言,才能从纵深角度解读文章的含义,并透过文字体会作者通过文字寄予的情感。这是学习散文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8.
学生在高中阶段开始接触各种文体,阅读水平进入飞速发展时期。运用科学教学策略提高学生语文阅读水平尤其是拓展阅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拓展阅读指学生运用多元化阅读途径,从课本出发阅读更多文章,深入挖掘文章思想内涵,体验文章表达的情感,汲取文章中蕴含的知识和思想的阅读方式。在时间有限的语文课堂中,如何满足学生对阅读的需求?如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作者通过实例对高中语文阅读拓展教学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1.1走进生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阅读旨在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与习惯,而不是把读书当成任务去完成。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对于学生感兴趣的书应要求多读几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使学生的思维与作者的内心去碰触,达到理解文章内涵、感悟作者情感的目的,从而让学生在体会作者内心世界的同时获得心灵的共鸣。因此,将阅读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比  相似文献   

10.
文章剖析了阅读过程应注重学生的阅读情感体验,要求教师优化阅读活动策略,培养学生阅读情感体验,发展个性化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1.
杨小真 《学周刊C版》2014,(6):189-189
文章剖析了阅读过程应注重学生的阅读情感体验,要求教师优化阅读活动策略,培养学生阅读情感体验,发展个性化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2.
教师对教材文本内容和作者情感要素展开深入研究,确认鉴赏阅读起点,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提示,可以有效激活学生阅读思维和情绪。本文以史铁生《我与地坛》教学为例,探讨从情感角度作阅读指导的路径,引导学生深度解析文本内容,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阅读情感与作者文本情感达成共鸣,取得深度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高中语文学习实际上是通过阅读来感受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在字里行间领悟人生的哲理。因此,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还能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美德,实现学生与作者的心灵沟通,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一、个性化阅读的意义个性化阅读是一种自我阅读能力的体现,能够提高学生的主动意识,扩充他们思维的发散性。学生通过个性化阅读能够增强其自主探究的能力,通过系统分析文章的主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也应该是培养情感的学科。下面我从三个方面阐述一下我在教学中是如何引领学生的情感,在情感的海洋里徜徉的。一、以情激情,引领学生探求情感阅读是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最基础、最主要的途径,是语文之根、学习之源。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阅读是引导学生进入作品境界、激发情感的重要手段。"文章不是无情物",它是作者情感和智慧的产物,不但要引导学生养成"披文入情"的阅  相似文献   

15.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书本中有世事,文章中有人情,课文是对自然、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寄托和表现。学生通过阅读从文章中间接地了解自然,理解生活,把握社会;通过阅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健康的情感,陶冶高尚的情操,这是学生成长的一个方面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教学是培养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正在高中的语文教学课程中阅读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都是通过千篇一律的方法展开教学。这严重制约着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因此,进行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显得十分迫切。所谓"个性化阅读",是一种新的阅读理念,在阅读过的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多层次、多方面的理解课文,并将自己所体会到的情感赋予到文章之中,领略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体会文章的主旨,对文章要有自己独特的见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水平,本文以《夜莺的歌声》为例,谈一些体会。研读教师要以学习者、研究者、探索者的身份进入文章进行阅读。教师通过研读要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把握文章思想、抓住文章的主线与作者进行交流,使文章的意境变得清晰、内容变得充实,在此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情感去琢磨、品味,从而产生共鸣,然后紧扣知识点、训练点,提挈全篇达成感性与理性的逐步统一的教法,切实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夜莺的歌声》这篇文章以歌声为线索,结构清楚,情节引人入胜。学生初读文章能了解文章的…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的语文阅读要求和小学不同,它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要求写出规范答案,然而很少有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文章中作者的意思,大多学生写的答案偏离文章主题,没有表达出作者的写作情感。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教学的方式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文章研究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几点解决对策,希望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9.
《故都的秋》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通过对北平清秋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故都的秋的热爱,字里行间蕴含着一种深沉的、淡淡的落寞和悲凉的情感。学习这篇文章,要让学生体会作者深沉的情感,体会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特点,品味文章的语言;学习这一类抒情散文,应引导学生学会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情感内核和结构思路,在语境中品味文章的语言,赏析文章的表现手法;在教学方法上,应提倡“真实阅读”,让学生自主提问,自主探究,在阅读中养成审问的习惯,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寻求解答疑问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育理念的优化,情景教学具有比以往传统的教学更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的优点,情景法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被重视,尤其是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将情景教学应用于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文章中的情感和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提高学生阅读的感知能力,让学生爱上阅读。将从情景教学的概念到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情景教学的应用进行剖析,以求为学生创造生动有趣的阅读情景,培养学生阅读过程中对文章的感悟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