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作为育人的场所,是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基地。前不久,中共上海市科教党委和上海市教委印发了《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依据此《纲要》的基本精神,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回顾和前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校德育工作的调整设想和改革主张,是各级各类学校责无旁贷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王茹 《中国德育》2004,(6):46-46,66
《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指出,创新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体现时代进步的要求,从时代和社会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的内涵,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这就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  相似文献   

3.
思想力“原点”创新德育,可以借鉴其它社会学科的理论成果。在学校德育过程中,如果能利用系统论、信息论及控制论的思想和观点,掌握德育的信息特点,就能更好地提高德育效果。把握德育过程行为信息传递的主体性.注重道德行为教育。德育不同于智育以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的多少和形成技能的高低为输出的主要形式,而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增强认识社会的是非观念,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为目标,主要输出形式是行为。看一个学生是不是具备了某种品德,不只看他知识信息的多少,而重要的是要看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各精神永远闪耀着夺目的光芒。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上,有一种精神时刻照耀着前进的道路。这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5.
相关研究信息链接: 1.袁贵仁《创新人文社会科学培育民族精神》,《光明日报》2002年11月19日 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立足中国现实,紧紧围绕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民族这个中心,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目标,反映中华民族的根本抱负和理想这个主题。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通过理论创新,构建成熟的、先进的民族精神:通过文化创新,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民族精神:通过体制创新,使广大人民群众认同民族精神,并内化为自己的理想信念、行为方式乃至习俗和习惯。  相似文献   

6.
作为最早引入有效教育实验的地区之一,玉林市玉州区以实施有效教育实验为契机,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有效教育创始人孟照彬教授称其"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本专题特介绍玉州区以有效教育实验促课程改革的探索实践及宝贵经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弘扬培育民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传承中华美德,培养民族精种对凝聚全民族的意志和力量,振奋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和现实意义。传承中华美德,培养民族精神.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在新的历里条件下.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9.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的出版不仅是出版界的一件喜事,也是教育界的喜事。有关专家、学者和人民教育出版社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我谨代表教育部向所有参与过本书出版工作的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10.
孙立 《教育探索》2006,(8):21-22
校本课程开发是新课程改革赋予中小学校的权利和义务。在中学开发楹联校本课程并使之与加强民族精神教育相结合,是传承民族文化瑰宝、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有效途径。结合语文教学开发楹联校本课程,要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阐述在民族地区中职学校学生心理素质差,对学习不感兴趣,行为习惯差,法制观念淡薄,对人生观、价值观没有定型,可塑性很强的特殊群体,如何贯彻、落实好党的教育方针,尤其是要全面提升中职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重在研究德育教学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2.
把握未成年人思想特点 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校作为育人的重要场所,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阵地。对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把握好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特点,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努力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深入,职校德育课程改革亦面临着诸多让职业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德育工作者关注和思考的问题。职校德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基本原则、目标取向都需要重新审视和科学定位。  相似文献   

14.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是特教学校德育工作重要任务。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水平,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江苏省镇江市特教中心积极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推进德育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5.
一、学校德育工作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社会背景1.全球化背景下,需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全球化”本来是指经济全球化,但经济全球化并非一种孤立的现象,它有着深远的社会和文化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发达的经济为基础和后盾的西方文化以一种“强势”文化的姿态在世界各地推行,文化全球化成为一种趋势。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随着文化市场和教育市场的开放,境外各种文化思潮和精神产品大量涌入国门,本土文化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有助于我们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成果,推进我国的文化建设,对学生…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发展为重”是当今学校时尚的办学理念。其理论依据何在?很多人似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在发展个性与实现社会化之间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关于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问题的论述,无疑为我们解决各种原点问题指明了方向。它至少告诉我们:在思考教育问题时既要注重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又要注重思维  相似文献   

17.
<正>本人针对高考数学试题的一些特点,并结合第三轮复习的实际情况,就高考前备考的有效性谈一些看法,其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把握高考题,提高高考数学第三轮复习的效率.高考是一个由熟悉到陌生,再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或者说高考是一个把生疏转化为熟悉,在熟悉中发现陌生的过程,所以可以说高考题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视野,结合自身数年从事该领域工作的实践,对心理健康教育作一些粗浅的思考和探索,旨在促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深入、持续、有效地开展,从而推进学校德育工作,进一步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论民族精神与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它有丰富的内涵,它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在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势在必行,因此,我们要在弘扬民族精神中发展民族精神,在培育民族精神中创新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意见》指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现行的《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紧密联系实际,生动具体地对学生进行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国家民族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教育,进行思想方法,心理品质,法律意识,社会发展常识和基本国情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