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书法教学中,从临摹到创作是一个颇难过渡的阶段和环节,临摹与创作是一对互相依赖,互有渗透的矛盾关系,在临摹过程中应体现创作意识,创作过程中应再现原碑风范。写实性临摹中要抛弃自我,写意性临摹中要寻回自我,张扬自我,通过集字法创作和再度创作,寻找创作灵感,走上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2.
传统书法教学以技法为主,忽视欣赏的倾向是导致学校书法教学效益不高和学生书法能力发展不全面的主要原因。针对此问题,本项研究基于“大美育”思想提出“书法欣赏教学”法,并用实验法证其效应。实验结果表明:书法欣赏教学比传统的书法教学更能提高学生的书法能力。  相似文献   

3.
书法的学习必须从临摹入手,凡古今于书法有大成就者无不从事临摹,因为经典的书法范本代表了中国书法的传统精华.书法的创造并非凭空想象而来.只有在很好的继承传统的前提下,才能够真正发挥出个人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4.
书法临摹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有效学习理论指导下进行。第一阶段入帖,选准范本,务求形似;第二阶段化帖,着眼形神兼备;第三阶段出帖,力争遗形取神。三个阶段完整统一,不可偏废,以此循序渐进是进入书法艺术殿堂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储明珠 《成才之路》2014,(14):71-71
书法是一门有着群众基础的古老的东方艺术。随着创新思维和创新观念的日益更新,近几年来我国的书法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在书法作品的创作方面和艺术思想方面有了重要的进步和提升。现代书法的表现由对过去书法技巧的掌握渐渐转变为对书法作品创作意识和思想的把握。随着书法作品思想和内容的丰富,书法欣赏也成为了一项高要求的艺术活动。  相似文献   

6.
建构主义有许多新观念值得探讨,以便改良当今书法临摹教学。教学中应特别尊重学生的自我认识和感觉,以平等的教学态度进行有效的师生对话,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威信是在师生对书法真谛的探寻过程中由有理由者建立起来的。让学习者在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过程中调动原有的知识,以实现对新知识的建构。  相似文献   

7.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之一,其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是属于中国本土的文化现象,而且已日益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东方艺术之一。在书法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与书写兴趣,让其从“要我练”向“我要练”转变,从而养成他们热爱书法,苦练书法的良好习惯是摆在每一位书法教师面前的难题,下面我以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初中书法教学的几点体会:一、读帖与临帖相结合中国书法博大精深,每一位新学书者,首先必须要继承,也就是要临帖,要临帖,就要先读帖。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临帖之前,先不急于动手写,而是先读,即先察用笔,再看笔画的笔势…  相似文献   

8.
书法艺术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其自身的科学性,本针对学生经常提出的,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在书法教学过程中的几个重要环节的递进关系,通过合理的有效的练习,使学书的书艺得到循序渐进的提高,由临摹逐渐走向创作。  相似文献   

9.
10.
农村中小学书法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书法教学中要讲究"法度",对儿童教学书法就要着重基本功的训练,一步一个脚印地从一点一画学起,即从读帖、临帖、了解字体结构,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培养儿童对书法的兴趣,为书法教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相比宋元,明清两代的书画装潢形式有了较大的变化,体现出较鲜明的文人化、私人化特色。文人审美观影响下的书画装潢样式在明代江南尤其是苏州地区占主导地位,以素雅精致为主,能够更好地突出画心。而延续前代基本技法的清代宫廷与私人书画装潢风格则呈现出各自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论书法中的“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法史上最早出现"势"这个概念是在秦汉时期,此后,历代书法家对书势的审美意蕴不断有所阐扬,保持着认识上的基本一致,进行着渐进的、补充式的充实,只不过没有给"势"以明确的定义。笔者以为,"势"依"形"而现在,无"形"则无"势",书法的文本在"形势"的作用中获得感性的生命存在;"势"通过"纵横化"得以体现,这种"横变纵化"其实是力的变化,是力的矢量方向的变化;"气"是"势"的根本性存在,作为书法中因素,"气"表现在书法创作与书法形象中,就是作品中所显现出来的动态风韵、精神气质。之所以说书法之势内涵广大,又表现出一种不确定性,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书法之势的全息性质和蕴涵的模糊之美。所以,"势"既是力与力的趋向,又是形,还是气,是它们相化合的真实存在,"势"通过"形"而得以观瞻,"气"则是其内在的生命依存。"势"是一个有虚有实的复质的客观存在,在不同的情形下给人的感受不同。  相似文献   

13.
从艺术史及美学的角度揭示书画之间的相互影响,指出精研书法有利于绘画的提高;学习绘画使书法造型更有神采,更有气势。  相似文献   

14.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书法艺术运用笔墨纸砚,以文字作为艺术表现形式,通过书写,在组织安排点、画、线、形的间架结构、节奏旋律、气势变化等方面,抒情写意,营造意境,使其具有一种含蓄蕴籍之美.中国书法所包含的美学思想是中国美学思想的精髓之一.  相似文献   

15.
米芾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也是重要的书法理论家。《书评》评论隋唐至北宋书家,是了解米芾书学思想的重要文献。文章对《书评》的名称,条目的真伪及诸书记载进行考辨。  相似文献   

16.
书法这门传统而古老的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传承过程中与中国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书画同源"暗示着这一姊妹艺术的密切关系。力图从书画艺术一脉相承,具有共同的的渊源;书画艺术各立门户,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诸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书法和绘画有着历史的渊源,并在发展中,互相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使二者在诗、书、画、印的结合方面、工具方面、视觉方面、笔法等方面有相通之处。本文仅从以上几个侧面,去认识书画相通的内在规律,使人们在学习书画过程中,能够获得一点启发。  相似文献   

18.
诗书画堪称启功先生的“三绝”。启先生还创作了大量的题画诗,这些题画诗充分反映了他在诗书画三方面的艺术禀赋和审美情趣。启先生的题画诗对诗书画三者之间的美学关系作了深入的探讨,认为诗画是同核的,都是艺术家情感、人格和学养在艺术上的反映。他的题画诗对绘画作品的艺术内涵和美学风格作出了独特的解读和阐释,特别能够运用诗歌的艺术形式生动地表现画中所蕴涵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内涵。另外,在题画诗中,启先生还善于对画家、画中人物、事件及相关的问题作出精辟的品评,发表新颖的见解,体现了他深厚的学养。  相似文献   

19.
黄丹书,清代艺术家,以诗书画名世,被誉为"三绝",其诗清新妥贴,书法各体皆工,绘画亦卓有成就,黄丹书在清代艺术家中无出其右,应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一席。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其必将有助于传承优秀的文化艺术,体现教育公平的理念,并使得教育闲暇文化理念得以重构。但书法教育进课堂在实践中遇到了一些现实难题,诸如教学设施配备不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专业书法师资短缺、学习主体普适性存疑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处理好传统写字经验与现代教育技术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书法学习与学科课程学习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短期师资培训与长效师资培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