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为文之"魂".感悟独特、体验真切之"意",才能铸就个性鲜明之"魂". "小荷" "尖尖角"上的蜻蜓,美就美在清新、洒脱,美在姿态独特,美在"立"他物之未"立".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圣哲们立足系统整体自然观,确立"天地之性,人为贵"的哲学理念,系统地提出"以民为本"的政治学说.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民为邦本".为此,政治上要"平政爱民",经济上"富民".  相似文献   

3.
人有智愚之分,智愚又有藏在心里和露在脸上之分.有的人看着聪明,实际上也聪明,像孔明先生,长身玉立,气宇轩昂,真有经天纬地之才,这叫"大智若智".有的人看着像个傻子,实际上还就是个傻子,像晋惠帝司马衷,这叫"大愚若愚".这两种人,一目了然,没什么好说的.值得说道琢磨的,倒是另外两种人:一种人内心极聪明睿智,脸上却显得愚鲁木讷,人称"大智若愚";还有一种人,貌似聪明,心里却是一堆乱草,整个一绣花枕头,这叫"大愚若智".  相似文献   

4.
1996年夏天的一个夜晚,美国特种机器人协会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演唱者是世界男高音之王"帕瓦罗蒂".这位"帕瓦罗蒂"并不是意大利著名的歌唱家帕瓦罗蒂,而是美国依阿华州州立大学研制的机器人歌手"帕瓦罗蒂".  相似文献   

5.
该文以"内圣"释"为天地立心",以"外王"释"为生民立命".而"内圣外王"之学才堪称"往圣之绝学",才能够"为万世开太平".  相似文献   

6.
人们通常把用白色物品破坏自然环境、影响生存质量的污染称为"白色污染",很少有人会想到文化环境也同样存在"白色污染".前者之"白",在一定层面上特指物体之颜色,后者之"白",则在一定层面上强调内涵之不实.中国民间通常把读错字叫读"白"字,把写错的字叫"白"字,把常常读错字写错字而误人子弟的人称之为"白字先生".  相似文献   

7.
"综合与实践"是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它的教学,虽"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更有别于课堂上教师的直接讲授",但它们教学的相同之处在于都要"实",都需要处实效功,因为这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之"元",也是数学教学之"元".  相似文献   

8.
<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妹"之"静女",有的学者训作"美女".本文认为,"静"通"靖","靖"含"善"、"淑"义,因此,"静女"即"善女"、"淑女",而非"美女".  相似文献   

9.
季臻 《华章》2008,(18)
"势"是<文心雕龙>创作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刘勰认为它与"情"、"体"紧密相连,是一种自然而然之"势".本文试从"势"的内涵、形成以及谋势理论等方面来探讨这种自然而然之"势".  相似文献   

10.
"书癲"     
自幼嗜书,直至现在还爱书如痴.我觉得,印在纸上的文字是有魔力的,能使人上天入地,穿梭古今.守着一堆书过日子,是幸福的.为此,买之、藏之、读之、谈之、送之,我这一辈子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称"书癫".苏轼有诗说:"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陆游云:"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癫."我也乐意做这样的"书癫".  相似文献   

11.
彭樟清 《初中生》2006,(25):38-39
"三句半"是一种流传民间的滑稽诗体.因其前三句每句五字,最后半句二字,故亦称"十七字诗".也因"三句半"似有站立不稳之势,有瘸脚之嫌,故又称"吊脚诗""瘸脚诗".它不但可以吟诵,而且可以供舞台演出,由四个人敲锣打鼓走上台去,甲、乙、丙三人各念一句,丁最后念半句,这最后半句可谓"点睛"所在,滑稽而又可笑.  相似文献   

12.
肖武 《教师》2010,(15)
教师不仅应当具有扎实的知识功底.有丰富的知识之"源",而且要有较好的表达能力及教学方法,有顺畅的传授知识之"渠".努力地丰"源"畅"渠",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相似文献   

13.
五年级学生胡某是全校有名的"捣蛋王".该生从一年级开始就是"问题学生",二、三、四年级"逐步升级",以至几任班主任为之头疼,同学畏而远之.新学年开学不久,班主任又多次接到状告该生的纸条,口头申诉.一天上午,胡某被班主任"抓"到办公室,在那儿"面壁思过".但胡某对自己的错误百般辩解,对老师的批评教育视若罔闻.难道这位学生真的"无药可救"?不!一定是我们的工作方法不对路,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支点".于是,我与班主任一起"会诊"分析了该生的家庭环境、性格特点及这几年的"成长经历",最后我们"敲定"了一套方案.  相似文献   

14.
关于纳西族族称中"纳"表什么意义的问题,学术界向来众说纷纭.本文试从纳西族的历史渊源、纳西族人的风俗习惯、纳西族宗教史三方面论述"纳西"之"纳"表黑"义,"纳西"可释为"黑族".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表示"shop"商店之义,现在用"店",而在汉语史上却是用"肆".本文考察了汉语史上常用词"店"对"肆"的历时替换.并探讨了其演变和替换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6.
吴芳 《文教资料》2008,(20):62-63
老子把"道"作为哲学体系中的核心范畴,但由于"道"概念的多义性,解释者的不同学术立场和观点,不同的学者对"道"概念的解释见仁见智,各不相同.本文试图将"道"从三个角度进行阐述:本原之"道"、本体之"道"、规律之"道".  相似文献   

17.
陈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诗歌理论批评家,"周光体"的魁首.陈衍把"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一"作为诗歌的创作原则和批评标准,但他对"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并不是同样看重的,受清代浓厚的学术氛围的影响,陈衍真正推崇的还是"学人之诗".  相似文献   

18.
高中物理实验之"变"是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教材之"变"、课程标准之"变"、教学策略之"变"和教学目标之"变".为了积极应对这些变化,需要厘清和细化学科核心素养下的物理教材变动、仪器设备更新、实验课程实施修订和教学目标研制.  相似文献   

19.
说"南山"     
古诗文中的"南山"大多指陕西省西安市西南的终南山,首见于《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大意是:犹如上弦的月,好比初升的日,恰似长寿的南山,不会崩坍陷落.后"寿比南山"常用来比喻人长寿,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相似文献   

20.
段玉 《现代语文》2007,(1):123-125
一、刀舠[(舟周)]与舟 善假于物是人类文明的征象.上古刳木为舟,假舟以渡.可以想见,舟小.《诗·卫风·河广》"谁谓河广,曾不容刀……"其笺"小船曰刀".《释文》又说"刀,如字,字书作‘舠’,〈说文〉作‘(舟周)’并音刀."其疏"上言一苇桴筏之小,此刀宜为舟船之小,故云‘小船曰刀’".《说文》"(舟周),小船也".《玉篇》"舠,小船形似刀." 吴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