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2008,(8):43-43
汪国真,1985年开始进行诗歌创作,曾经在九十年代掀起_股“汪国真热”。汪国真的诗首先在北京中学生中造成一定反响,并以手抄本的形式在学生中流传,经由一位女教师将此信息告知身为某出版社编辑主任的丈夫,触发出版社的商业敏感,迅速与作者联系出版其作品。1990年5月汪国真的第—部诗集《年轻的潮》由北京学苑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2.
读完《为自己准备墓地》这首诗,我不敢相信这首诗竟然出自于一个中学生之手。我被小诗人在诗歌中传达出来的深刻思想震撼了。也许是自己的偏见,我一直以为当代的中学生在独立思考方面大多都很浅薄,宇文明月的这首《为自己准备墓地》改变了我的“偏见”。震撼之余,我更多的是惊讶。年轻的作者怎么会产生这么沉重而悲观的想法,以至于“为自己/准备好墓地”。难道他真的“已厌倦这世界的虚伪/不习惯充当无知的鬼魅”?这和他的年龄是多么不相符!也许这就是小诗人的特别之处,他不同于年轻的同伴,他拥有一双看清混浊世相的眼睛,这双眼睛是如此的熟…  相似文献   

3.
感受温暖     
在乡村读小学时,我们的校门口,有一位老爷爷常在那儿卖烧饼,玩雪的孩子们常常成群地围在他的煤火炉前烤那冻得像红萝卜般的小手。一次,我问道:“老爷爷,我们天天围着您的烤炉转,您不讨厌吗?”老爷爷满脸欣喜道:“傻孩子,爷爷怎么会讨厌你们呢?看见你们那胖墩墩、粉嫩嫩的小手放在炉壁上,爷爷都觉得年轻喽!再说,爷爷也有像你们这般大的外孙啊!况且,爷爷也知道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你们最需要的是火一样的温暖啊!”听后,我默然了,这是一位懂得生活内涵的老人,我感到,他的心中充满了火一样的热情。虽然当年的儿童已长成青年,但我坚信,我们之间的大  相似文献   

4.
王玉红 《现代语文》2007,(2):121-121
汪国真先生是上世纪90年代较有影响的诗人,1990年,他的第一部诗集《年轻的潮》出版了,接着,《年轻的风》、《年轻的思绪》、《年轻的潇洒》、《汪国真诗文系列》、《汪国真爱情诗卡》、《汪国真抒情诗赏析》等诗集相继出版。这一年,他的诗集被《新闻出版报》列为十大畅销书之一,北京高校还出现了汪国真诗歌演讲热,在出版界被称为是“汪国真年”。  相似文献   

5.
读李思强先生诗集 ,如同看一面镜子 ,读出了他生命历程的真实和丰富 ,引起我心灵冲撞和共鸣 ,我最强烈的印象是他坦诚、亦如赤子的诗人 ,他向往海洋 ,讴歌生命 ,他是海鸥 ,翱翔在大海上空 ,他是海洋的精灵 ,在狂涛惊涛中歌唱 ;历经坎坷 ,他洞察这个世界 ,冷眼放洋观世界 ,用自己人生的阅历审视时代的进程 ,也向自己人生海洋的彼岸拼搏 ,招一招手 ,告别昨日的他 ,面向新的未来。这本集子分八辑 ,但突出体现在诗里的李思强先生的海洋情结 ,无论从“走出老牛坡”诗中第四节 :来到海边听涛声 /那涌起的浪 /那迭起的波 /我任浪拍击 /我任风触摸 /…  相似文献   

6.
笑眯眯的张信哲是内地中学生歌迷的“绝对”偶像,提起张信哲,中学校园便会刮起一阵“信风”,令人一下子想起当年汪国真的诗风靡校园的壮丽景观。无论昔日昙花一现的汪国真还是今日如日中天的张信哲,受中学生喜爱都无可厚非。你说他浅薄?你拿出不浅薄的东西来占领这块市场嘛!  相似文献   

7.
三、买面大镜子“你下蛋的时候,感到寂寞吗?”有一回鸡先生这么问鸡太太。“要不要我陪你说说话。”“不用,”鸡太太回答,“下蛋的时候,就需要静静地卧着,不过,你也静静地坐在我身边,身边有个伴儿,那倒是挺好的。”第二天,鸡先生真的坐在鸡太太身边,陪她下蛋,可越坐越觉得不对劲;“我这算什么呀,先生就去做先生的事。他想着,立起身来,抖抖身上的土,朝四周望  相似文献   

8.
狄金森诗歌的现代感及死亡主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我读一本书时,全身浸透了凉意,什么火也不能使我温暖,我知道那就是诗。如果我痛感到我的天灵盖似乎被削掉了,我知道那就是诗。”这是19世纪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对诗的奇特理解。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奇特使人们在狄金森去世多年之后又重新发掘了她。英美学术界对她诗歌的研究和探讨至今不息。有人说,诗歌是心灵之弦的震响,是内心真情的流露。狄金森的诗就是她心灵的产物。她写诗不是为了发表。在一首诗中她写道:“发表,是拍卖/人的心灵”。她一生所写的1775首诗中只有7  相似文献   

9.
汪国真(任何一首)作为诗国的国耻,新时期诗名最著的,是连诗歌幼稚园都没毕业的汪国真。如果汪氏分行押韵的涂鸦之作是流行歌曲的歌词,我没意见,但要跻身诗国则必会人神共愤。汪氏警句都是“欢乐是人生的驿站/痛苦是生命的航程”之类的货色。他教导读者:“人,不一定能使自己伟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诗歌爱好者不一定能使自己杰出,但为什么可以,使自己如此糟糕?为了押韵,他竟敢写出这样的句子:“爱,不要成为囚/不要为了你的惬意/便取缔了别人的自由”。汪氏的灵感大都来自对浪漫主义名诗的拙劣模仿,比如“如果生活…  相似文献   

10.
今天,我读了胡适写的《差不多先生传》,觉得差不多先生实在可笑:白糖与红糖差不多,山西与陕西差不多。就连自己得了重病,家人找错了医生。请来了牛医,他也认为牛医与人医差不多。死前还说:“活人与死人差不多,事情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不要太精确。”“哪有这么傻的人呢?”我忍不住要笑,“真的差不多吗?表面上差不多,实际上可差太多了!”但我冷静下来又一想,还笑别人呢,我自己还不是  相似文献   

11.
明媚 《留学生》2009,(6):28-31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汪国真的这句诗.曾经非常流行.激励了许许多多赶路人的意志。刘书瀚留学之前.是不知道这首诗的.但在归国多年之后.当他再次回顾当年那段留学岁月时,他用这句话来形容那段时光。  相似文献   

12.
最近全国文学青年中掀起了一股“汪国真热”,汪国真成了文学青年心中“诗坛王子”。《汪国真抒情诗选》、《汪国真诗集》、《汪国真校园诗选》等诗书成了市面上最畅销的书,不仅小青年见此诗书爱不释手,就是许多中老年人也欲一睹为快。步入诗坛时间不长的汪国真写的诗为什么能在我国诗坛上刮起“飓风”,产生如此之大的“轰动效应”呢?其诗为何能产生如此之大的沁人心脾的艺术魅力呢?就这些问题,本文拟从诗歌的特征角度对他的诗歌创作做些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比喻     
“现在请陈路同学读一下他的作文。”“……我和同学约好去看电影,可是我等了半小时他还没来,我就像一个拉肚子的人徘徊在一间有人在用的厕所外面般焦急……”一阵哄堂。“陈路同学,请你不要把一个简单的比喻弄得这么复杂,而且这也不太符合跨世纪的正在为成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而努力的中学生形象……记住,形容焦急要用‘热锅上的蚂蚁’。以后不准再这样子,否则我就把你的本子扔出去。”  相似文献   

14.
对话     
有一次,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先生,你可曾听说——”“且慢,朋友!”这位哲人立即打断了他的话,“你是否确定你要告诉我的全部都是真的?”“那倒不,我只是听人说的。”“原来如此,那你就不必讲给  相似文献   

15.
读李思强先生诗集,如同看一面镜子,读出了他生命历程的真实和丰富,引起我心灵冲撞和共鸣,我最强烈的印象是他坦诚、亦如赤子的诗人,他向往海洋,讴歌生命,他是海鸥,翱翔在大海上空,他是海洋的精灵,在狂涛惊涛中歌唱;历经坎坷,他洞察这个世界,冷眼放洋观世界,用自己人生的阅历审视时代的进程,也向自己人生海洋的彼岸拼搏,招一招手,告别昨日的他,面向新的未来.这本集子分八辑,但突出体现在诗里的李思强先生的海洋情结,无论从"走出老牛坡"诗中第四节:来到海边听涛声/那涌起的浪/那迭起的波/我任浪拍击/我任风触摸/还是我的牛悄悄地告诉我/这是妈妈心中的河;也无论从"实践者"诗中:绕海转了十八圈/如歌的涛声依旧,都可以印证这一面.而在"海之心歌"一诗中,诗人这种向往海洋的情结表现的更显现,尤为最后两节:  相似文献   

16.
说起我的阅读,我是从“听”诗开始的。当母亲用乡音为我吟唱民间童谣时,我是先接受那“声音”的,先把它储存在记忆里,而后识字了,又找到那“文字”的诗读起来。也许是因为诗最接近歌,有音乐的成分在里面,所以,读诗是可以直抵心灵的。儿童感受诗,有如听音乐。  相似文献   

17.
“我们之间肯定有代沟,”15岁男孩阿乐的母亲杨女士说,“我读《红岩》读得泪流满面,而他却笑我幼稚。”从小就接受理想主义教育的杨女士感到十分无奈,“我建议阿乐每天读一篇散文,但他像小和尚念经一样一点也提不起兴趣。”“那他喜欢读什么呢?”我问。“就是科幻读物啦,侦探小说啦,再就是  相似文献   

18.
谈“精彩”     
余秋雨先生在文中写道:“可惜的是,绝大多数人在年轻时代就塑造定形,难于精彩了……”我们这代人真的是难于精彩了吗?我真的难于精彩了吗?回首往事,当我还是无知孩童时,奶奶告诉我:“你要像某某一样好好读书,将来得个状元。”于是我知道要读书,  相似文献   

19.
岁月,是一本书我用整个身心在读一年又一年我读得很幸福也很辛苦有一天妹妹对我说这样生活你会很快老的我反驳她说不,这不叫衰老——叫成熟(汪国真《岁月,是一本书》)汪国真的人生哲理诗别具一  相似文献   

20.
刘桂芹 《师道》2008,(10):37-38
那天在办公室里,搭班的冷老师问:“汪国真的诗《我不期望回报》中的一句,是读‘gě yǔ你了’还是渎‘jǐ yǔ你了’?”潘老师说:“我查过参考书了,读gěi yǔ。书面用语时读成jǐ yǔ,一般口语念gěi yǔ。”对面的陈老师抬起头:“gěi yǔ?不可能。不是有篇课文叫《给予是快乐的》么?我还听过一位名家上这一课呢!当时他在标题上标注了大大的拼音——jǐ yǔ,印象太深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