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丹飞 《出版广角》2015,(2):43-46
搞电影的有个雅称是“电影人”,搞电视的可以雅称“电视人”,搞影视都可雅称“影人”.搞传媒的不好简称“媒人”,以“传媒人”冠之即可.一般而论,搞报纸工作的可雅称“报人”.同样,与图书有关,搞出版的雅称“出版人”,搞策划的雅称“策划人”,搞发行的雅称“发行人”,笼而统之,搞图书工作的,雅称“书人”.书人言者,似乎罩着一层光耀夺目的光环,因其作为写作与阅读、冷冰冰的字符与泛着油墨气息图书的中介,让人类结绳记事以来的“铅字崇拜”情结落到了实处.  相似文献   

2.
“ISLI”已经频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也在201 6年8月29日发布实施《中国标准关联标识符(ISLI)》国家标准,并于当日起实施.ISLI究竟是什么?它跟出版业,跟出版企业是什么关系?在这里,作者将当下解释ISLI的权威文章做了一些梳理加上自己的一些理解,呈现给大家,希望有更多的出版界同仁一起来探讨.  相似文献   

3.
即便我们不考虑互联网记忆对于人脑记忆产生麻木效应的风险的话,我们也仍旧不能指望机器的记忆能够取代人的记忆。显然,人的记忆乃是一种生物记忆,而计算机网络记忆是机器的记忆,在人与机器之间存在永远的鸿沟。认知记忆活动事实上是人的生物活动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存在与运行状况直接影响到人作为一种生物的智力状况,决定了人脑的机能:它的质量、创造力、情感和判断等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4.
<正>提起西郊公园,也就是现在的上海动物园,上海人心中都有满满的记忆。那里曾是上海最大的动物园,也是与外滩、城隍庙、大世界比肩的热门去处。去猴山看猴子,看孔雀开屏,看熊猫吃竹子……人们在那里认识动物,了解生命的神奇和多彩;狗熊拜拜、大象版纳、大猩猩博罗曼等动物明星,带给人们无限欢笑和遐想;连接市区和西郊的57路公交车,满载着无数上海人家的美好憧憬;甚至动物园餐厅那  相似文献   

5.
叶新  后宗瑶 《出版广角》2016,(14):18-20
本文在概述IP概念和IP热的基础上,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对IP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重点从小说、游戏、品牌、名人、版权5个方面举例说明.当下IP高烧不退与影视业和游戏业有着密切的关系,确切地说与资本大量涌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投资者不理性的态度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每次经历的大飞跃,在表面的物质催化、技术催化的背后,本质是思维工具的迭代。“文艺复兴”带给人类科学的思维方式,使我们面对未来时才不再恐惧,手持科学的火把揭开未知的迷雾。  相似文献   

7.
相信没有人会否认:假如没有罗大佑,这十几年来的乐坛会清冷、失色许多。他独立闯开了一片全新的领域,替华语流行歌曲在主题的拓展、旋律编曲的经营、以及整体制作的概念上都树立了新的标竿,成为无数后辈亟欲追寻超越的典范;十几年来在音乐型态和内容诉求上不停的扩张,也使他影响的层面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8.
今年奥斯卡最成功的电影,莫过于《鸟人》。然而,你真正看懂了它么?一个讲述旧舞台剧演员再就业的故事,是如何打动奥斯卡那些挑剔的评委的呢?读懂《鸟人》你需要读懂哪些书?那句"当我们谈论XX时我们在谈论什么"的句子最初来自于哪里?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绘制数据主权国内外研究图景,对数据主权的理解达成粗略共识,消除存在或可能发生的有关数据主权的误解与误用,并揭示现有研究局限、提出未来研究进路。[研究设计/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设计从概念演进到内涵、价值、主体、权能、应用的研究文本分析框架,整理国内外数据主权文献,展示学界对数据主权的理解程度。[结论/发现]数据主权往往与控制、管辖数据流相关。长久以来学界主权意识强烈,风险感知敏锐,高度重视网络空间安全,但也体现出理论研究贫瘠、风险探讨较为简单、安全建议落地困难等问题,应深化数据主权的法理探讨,深究其风险的内在逻辑,深研其安全建设的方案对策。[创新/价值]通过综述国内外数据主权研究,初步厘定了数据主权的概念以及讨论数据主权时的主要关切,在总结现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完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真正从法律的角度来谈论宪法不过是从大约30年前才开始的事,由于国际政治背景、改革开放初期的形势等客观原因,当我们重新认真对待作为法律的宪法的时候,美国宪法和宪法学成为我们从比较的视角认识宪法的起点.然而30年过去了,我们仍不敢说就已经了解了美国宪法发生和运作的机制,我们对美国宪法的研究仍然集中于司法审查、正当程序这样为数不多的核心问题上,一些较多带有政治哲学色彩的论题也占据了我们宪法学研究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11.
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强震,近9万人瞬间失去了生命,无数个家庭从此残缺不全。那一刻,是中国人心中再也抹不去的伤痛,那一刻起,全国人民就把悲伤埋在心底,打响了一场抗震救灾的战争。而辽沈晚报的编辑中心,也从那一刻起,在另一个战场,以我们自己的方式,投入到抗震救灾的全民战争中。  相似文献   

12.
摄影术诞生之日可能还没有人能想象到它日后创造的一个个奇迹,更没有人会想到它用高效的记录手段和自由的创作方式如何跨越语言的障碍将奥林匹克运动化为一张张难以泯灭的影像记忆。摄影记者将短暂的奥运瞬间凝固成永恒的影像,也将无数参与奥运的人的光荣与梦想凝固。  相似文献   

13.
儒雅绅士     
5、6年前,在中国广告节的颁奖典礼上,第一次见到赵总,当时赵总的翩翩风采和绅士风度就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觉得人与人的缘分特别奇怪,有的人见过无数次,却总也记不住,可有的人只要见一次就会留下很深的记忆,我和赵总就属于后者。记得在第一次的活动中,他耐心、和蔼并无私的把自己的朋友和熟人介绍给我这个广告圈里的新人,当时的我还对广告界一  相似文献   

14.
如今,世间万般变化皆与媒介的参与息息相关,媒介的影响已全方位渗透到当前社会之中。随着传播技术和媒介形态的革新与发展,共情作为一种人际互动的社会心理过程,亦日渐受到媒介逻辑的深刻影响。本文系统梳理了媒介共情相关的中英文研究,描绘出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学科背景、热点议题、方法选择、概念框架、实践应用等主要特征。并基于可供性视角,重点分析、比较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情研究的变化与异同,呈现出以媒介为中介的人际共情和人机共情的双重发展态势,反映出媒介技术与媒介逻辑对人类传播的深刻影响,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知识脉络及方向建议。  相似文献   

15.
那些经历过十几年前无数人皆为学狂“盛况”的办刊们,大都不愿接受如今的落寞带来的巨大落差。但也有人认为,在媒体高度发达的今日,学期刊只是“回到它正常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数以亿计的中国人回到了乡村,使得这个国家出现了无数个“空城”。春节之后,中国又出现了数以万计的“荒村”。  相似文献   

17.
因为历史的原因,真正懂得利用档案价值的人并不多。档案学者呼吁,档案馆要真正为公民个人服务,提供根源感、身份感、荣誉感,以及集体记忆  相似文献   

18.
袁艳 《国际新闻界》2019,(7):157-176
地理学家大卫-哈维(David Harvey)曾说:“地理太过重要,仅靠地理学家研究是不够的”(Harvey,1995:161)。同样的表达也适用于传播学:传播和媒介如此复杂,绝非传播学者可以穷尽。无论传播学者多想这个研究领域的专属权,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媒介与传播本是多种学科的研究对象,存在着多种思想脉络,分布在不同的学科之中,从来不是传播学所独有(马特拉,1996/2008:1;黄旦,2018)。如果说,传播学已经无数次地向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历史学、人类学、甚至某些自然科学学科表达过敬意,那么直到今天,它对地理学还缺少足够的谦逊。  相似文献   

19.
数字劳动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当下传播学最关注的话题之一.不过,这一研究的路径和脉络还有待明晰.这得从谁是数字劳动的主体开始谈起. 说到劳动主体,如果从马克思主义异化劳动的传统路径出发,自然而然就会去讨论从事数字劳动的IT民工.这些用"996"来形容自己生活的IT民工,确实是数字经济的基石,因此他们是数字时代承担异化劳动最...  相似文献   

20.
人类文明发展至今积累了无数的社会记忆,这些记忆中有很大一部分以档案为载体不断被激发及延续。档案编纂工作按一定主题整合分散的档案,在此过程中将留存于这些档案中的社会记忆串连起来,用以唤醒、传承社会记忆,实现记忆意义的生成与深化,这既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过程。社会记忆再生产理论拓展了档案编纂工作的性质与功能,基于此对编纂工作提出新的要求,进而推动档案编纂工作的调整与优化,推动其社会功能放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