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历史证据观已不能解释史学史中的变化,亦无助于当代历史研究。其主要错误之一是颠倒了历史证据与史料间的认识关系,从而导致历史证据的认识问题往往被替换为史料的认识问题。造成此错误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源自"想象"而非实际。文章从历史学家的具体实践出发,勾勒出一种大异其趣的历史证据观。事实上,主体首先认识历史证据,随后才了解史料;史料的认识论基础来源于历史证据,其意义在于成为历史证据的潜能。  相似文献   

2.
历史就像罗马神话中的"两面神"亚努斯,它有两张面孔,一张回望过去,一张面向未来。历史的意义正在于此,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当下和展望未来。中学历史教育的目的,是帮助中学生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来认识现实和构建未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3.
所谓"历史",包括这样几层含义:一是不可重演的过去的事情,包括人类、自然和两者关系史.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二是我们今天所知道和认识的过去,属于认识范畴,是随着认识的深入不断变化、进步的,其真理性在于对"一"的符合程度.三是史学,是今人与古人的对话及其沟通的过程,以求"二"能够更逼近"一".而中学历史教育则是通过"二"和"三",使学生头脑中的"过去"更逼近"一".  相似文献   

4.
伯特兰·罗素的史学思想与其逻辑原子主义思想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他在历史领域提出的"历史推动力"与其逻辑原子主义的思想是一致的;罗素在对历史规律的认识和阐述上,也表现出了对于概率论的借助;同时,他指出历史的价值不在于事实,这符合逻辑原子主义对语言哲学的定位。  相似文献   

5.
历史与社会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初中历史教育有没有效果不在于学生拥有多少历史知识,而在于能否"全面地、客观地、辩证地、发展地认识历史、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成为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学习历史的意义不全在于"以史为鉴",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敞开心胸认识自我、放开眼界与世界对话、一分为二辩证思维。文章从学生的终身发展出发,对如何明确历史学习意义提升学生历史素养进行探讨,以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正一线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新课程改革的落实似乎有些"举步维艰",其原因在于一线教师缺乏或拒绝自我改变,特别是思维认识的改变.作为一名有过类似经历的高中历史教师,在不断反思中才有认识,这种"举步维艰"的主要原因在于一线教师缺乏或者部分缺乏科学的课程观(课程理念).将历史学科课程观与一线教学工作以及高考备考脱节甚至对立起来,目前来看是一线历史学科教学存在一个比较普遍的现状.历史教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历史哲学及其当代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历史哲学的着眼点并不在于发掘“各个时期”的历史之迷 ,而在于更深刻地研究人们生活于其间的“这一个”社会 ,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 ,对社会历史的分析要实现“实然”和“应然”的统一 ,具体地分析社会历史进程。马克思历史哲学的这一思想 ,对于我们认识中国当代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历史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也不仅仅在于提高学生依据有关史料,通过思考,对历史人物、事件、现象产生个人的认识和判断,并得出相关的历史结论的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于培养学生能在已有知识、能力和方法的基础上运用知识,通过知识的迁移,对其他的历史现象和现实问题进行较为正确的观察、分析、认识和判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界限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观和历史观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超阶级"、"超党派"地分析研究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事实上是不可能存在的.历史虚无主义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突出地表现为以历史偶然性来否定革命的必然性.历史虚无主义尽管也挖掘出一些鲜为人知的史料和历史细节,但其认识论根源在于不能正确区分历史本质与现象、历史主流与支流.马克思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性区别并不在于要不要对人性进行分析,而是在于怎样看待人性问题,究竟是从抽象的人性出发还是从具体的人性出发来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课程改革已进行十余年了,并没有改变教师"教教科书"的现状,中学生依然普遍认为历史学科是乏味的死记硬背的学科。从对教科书内容知识性质认识的角度去分析,教师将历史认识视为学生必须识记的知识点而实施课堂教学,是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学历史课程存在哪些历史认识的类型?如何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历史认识教育呢?  相似文献   

12.
历史哲学的概念由伏尔泰提出后 ,至今已是一个多义的概念 ,详考伏尔泰的著作 ,发现他是在用“理性去思考人类历史过程“的含义上首创这一术语的。其内涵特征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在认识历史时应倡导科学方法 ,反对宗教迷信 ;人类真正的历史是理性战胜宗教迷信的历史 ;历史的真实生动在于它的风俗和文化 ;人类风俗文化既有多元性 ,又体现于理性的共同性之中  相似文献   

13.
历史教师常常抱怨:"学生不喜欢学历史"。难道学生真的对历史不感兴趣吗·倘若我们对历史教学的现状深入地透视一下,便不能不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历史本身是丰富多彩的,问题在于我们历史课堂的教学方法不尽人意,缺乏情趣。那  相似文献   

14.
<正>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要求我们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这样既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历史知识,提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又能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历史?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对事物厌烦或遭到挫折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满情绪和态度.学生的"逆反"现象在普通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表现尤为突出,以致使历史教学有时陷入被动和尴尬的境地.笔者在近十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逆反"现象的出现主要不在于学生个人和社会因素,而是在于教师自身.  相似文献   

16.
现实社会是我们认识历史的一个参照,也是达成对古人、古事加以理解和解释的不可或缺的资源。历史教学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现实社会的现象或体验中形成对历史的解释,"由今及古"去参悟历史应该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教师的人生阅历、史学素养,"由今及古"体悟历史人物的心境;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结构,"由今及古"打通历史理解的经络;更为重要的是"由今及古",参悟历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习得"贯通古今"的历史意识。  相似文献   

17.
《资本论》中的“二重性”学说探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两种"二重性":一种是"与生俱来的二重性",另一种是"历史地获得的二重性"。"劳动的二重性"属于第一种,商品和资本的"二重性"则属于第二种,前者不能充足地说明后者,对后者的透彻说明须借助拜物教批判理论。劳动二重性学说,只是马克思的"二重性"学说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马克思的"二重性"学说的精义在于揭示"物"的"社会形式"是如何"历史地获得和叠加"的。马克思的"二重性"学说与"从抽象上升为具体"的方法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从"抽象"上升为"具体"的叙述逻辑的任务在于,理论地再现"物""历史地获得和叠加"一定的"社会形式",从而获得其"二重性"这一历史过程。把马克思从"抽象"到"具体"的"上升"逻辑"偷换"为从"具体"到"抽象"的"下降"逻辑,是一种有害的理论倒退。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路标",展示的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历史阶段及其规律性.通过对这一"历史路标"探索,能够更为全面地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发展与社会现实的关系,深刻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国情基础和时代蕴意;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的路径与脉络,深刻领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主要特征;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战略思想,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理论问题和主要理论形态的内在逻辑和基本内涵;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发展与理论创新的关系,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显著特性和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中国历史悠久而宏厚,璀璨多姿。史官文化的产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客观要求,而史官文化的传承性与客观真实性又为人们认识历史提供了必需的依据。但事物多是有其相对性的一面的,在史官文化中,也"人为"地滋生了些许不尽人意的地方。这就需要人们在了解史官文化、历史文化的过程中,学会辨证地分析、认识,进而懂得学史的目的何在。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40年代延安根据地的中学历史教育,经历了由自编讲义到编订历史教科书的转变,在这其中叶蠖生所编著的《中国历史课本》发挥了重要作用,现有研究对此则鲜有提及。叶氏课本是为适应根据地中学历史教育而"降一格"的文本,根据地历史教员严格遵循唯物史观价值立场的教学,有效保证了叶氏课本所承载的价值理念的落实。根据地历史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过去历史的重新叙述,进而塑造学生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其落脚点在于服务现实。这种政治化与现实化的历史叙述模式逐渐成为了历史教科书叙述的主流,并对建国后历史教科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透过当时根据地师生对叶氏课本的评论,也可看出"层次"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史学是如何透过历史教学实践传播下渗的实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