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第一批留学生的派遣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昀 《高教论坛》2004,(2):69-70,80
19世纪70年代,中国政府第一次派遣留学生去国外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在内外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新事物。它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留学教育之先河,为我国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留学生作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衍生物,是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重要动力。河南地处中原腹地,留学教育虽发展缓慢,但仍有大批留学生远赴异国探寻救国真理。学成归来的留学生大都投身于河南的教育近代化进程,他们或大力宣传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或努力建构新式的教育管理体制,或投身于新式教育的推广工作,促进了河南传统教育的近代转型,为新中国成立后的河南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早期外派的留学生中,已有部分人学习采矿、冶金等专业。在我国高等矿业教育发轫之后,受学术水平的限制,高层次的矿业人才培养仍需借助于国外的教育力量,矿业留学是我国留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业留学生在输入西方矿学知识上发挥了桥梁作用,部分人承担起高等矿业教育师资的重任,将国外矿业教育的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并竭力开展矿业科学研究,为发展我国高等矿业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留学生是近代中国教育经济学萌生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他们对教育经济问题的研究,既适应了近代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也符合教育学科发展的趋势。留学生以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作用及规律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涉及教育经费的筹集分配与使用、教育财政、教育投入与产出等方面;研究方法以实证方法为主。在留学生群体的努力下,近代中国教育经济学的萌生呈现出主体化、科学化、本土化的特点。留学生对教育经济问题的探讨,促进了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中国教育经济学的产生,也为当前构建中国特色教育经济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及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5.
近代以来,随着飞机广泛运用于军事领域,中国政府开始意识到飞机在未来战争中所拥有的巨大威力,因而多次选派航空留学生赴国外学习。从1908年至1949年的41年间,我国各级政府选派了大量留学生赴美国、法国、意大利、苏联等国学习先进的飞机制造技术和飞机驾驶技术。据不完全统计,在此期间我国共选派了3000以上人次的航空留学生赴国外学习。他们学成归国后,学以致用,成为我国近代航空事业的核心力量,使我国航空事业随着世界航空业的发展而得到不断发展。他们的杰出工作,不仅开启了近代中国的航空事业新局面,同时为中国军事航空事业的演进与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航空留学生的派遣情况大致分成以下三个时期:清末至北洋政府时期(1908~1927),南京国民政府建立至抗战爆发前(1927~1937)和抗战爆发后至新中国成立(1937~1949)。我国近代航空留学生的派遣主要有三种类型:出于个人志愿、自动自发地去国外学习;海军和空军系统选派;赴美培训的学生。他们主要是学习航空工程和飞行技术;留学国多为美国和法国。  相似文献   

6.
曾国藩与近代中国首批留学生的派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详细考察了我国近代首批留美学生派遣的蕴酿过程,认为曾国藩在其中发挥了最重要、最关键的作用。这一创举反映了曾氏的经世思想、洋务主张、爱国热情与政治远见。同时也指出了曾国藩与容闳派遣留学生的主导思想不同,二者在文化观上存在着根本差异。  相似文献   

7.
庚子赔款是中国近代遭受的深重灾难,需要向帝国主义列强支付巨额赔款,但美国政府在权衡自身利益后,率先决定退还部分赔款作为兴学之用。通过对美国退款的缘由,款项资助的留学人群,及最终学成归来的人才所做出的贡献的研究可得出,各国退还的庚子赔款资助中国的教育及留学事业,积极运作为自己国家投资未来中国的过程中,无意中使中国走上了发展近代教育的道路,学成归来的留学生成长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先导,他们的努力和贡献为中国近代教育培育了成长的沃土。  相似文献   

8.
9.
陈潇 《教育教学论坛》2011,(36):136-137
辛亥革命之后,随着众多留学生从日本、欧美的回国,重振中国艺术,唤起民族精神的觉醒的呼声日益高涨。以蔡元培、徐悲鸿为代表的一大批留学生,为西方美术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体系的确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并对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中国近代教育学术团体的发展进行研究,认为近代教育学术团体随着中国近代社会变迁,教育的发展而兴衰起伏。它积极评议重大教育问题、引导教育舆论。对我国近代教育制度、实际事业、理论研究等方面起到了组织动员、示范促进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近代教育改革运动的方向、内容和深度,推动教育改革。它还积极参与兴办地方教育事业,推动基础教育的发展,对中国教育近代化产生了相当大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留学教育是洋务运动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近代留学教育本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为中国近代化造就了各种新式人才,留学教育也对中国融入近代国际社会,推动了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对促进“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滨州学院学报》2018,(5):33-37
杜黑的制空权理论问世之后,以蒋百里、郭力三、刘开谱、陈家、侯竞寰、饶国璋、杜沧白等为代表的许多留学生,开始认识到杜黑的制空权理论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向国人介绍和引进杜黑的制空权理论。他们将杜黑的制空权理论与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况紧密结合起来,宣传"无空防就无国防"的理论,强调夺取制空权对于现代战争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许多夺取制空权的方法。留学生对近代制空权理论的介绍和引进,推动了中国近代军事航空业的向前发展,对中国近代军事航空思想产生重要影响,对当代空军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近代留学教育始于1847年,虽然步履艰辛,但却硕果累累,一个半世纪的留学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高层次、多方面的人才。这表明中国的留学教育对我国社会发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产生了巨大影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出国留学不仅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标志。因此,在世纪之初,回顾我国留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了解其特点,分析其趋势,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思考留学教育发展的方向,从而有利于调动留学生回国创业的积极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成长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留美学生群体对中美文化交流以及中国现代化进程起重要推动作用。本文主要对我国近代留美学生的主要构成、文化背景、留学概况和归国服务等方面进行群体研究,以期探讨基本特征与规律。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近代学科体制化的过程中,美学学科的设立凝聚着留学生的独特贡献。从个人的译介活动到专业性学术团体的建立,中国美学逐渐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6.
留美幼童与近代中国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美幼童对近代中国教育有两方面的贡献:第一,在学校教育方面,破旧立新,造就大批新人才;第二,在家庭教育方面,革故鼎新,倡导近代新风尚.  相似文献   

17.
鸦片战争后,西方法学知识以传教士、中外贸易、不平等条约及会审制度为载体传入中国.随着近代西方法学知识的输入,中国留学生通过自费、官费两种途径远赴西洋、东洋,以学习近代法政知识,掀起了法政留学高潮.留学生回国后,迅速进入政治、教育、法律等领域,成为进一步传播西方法学知识的主要力量.法学留学生通过译介欧美、日本法律书籍,移植日本法学概念,引入西方法律文化,向社会传播西方法学知识,为民国大陆法系法律制度的创设奠定了基础,也加速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  相似文献   

18.
1872年清政府向美国派出了首批留学生,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次由政府正式向海外派出留学生。这一举动从此开启了中国近代留学生运动之先河。但令人遗憾的是,原计划15年的留学期在刚进行到第10个年头时,却被清政府突然终止了,留美学生被全部召回。本文拟从清政府当时内政外交各方面入手,对此事件做初步分析与探究,以期能从这一事件中更好的了解和认识当时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是中国现代化惟幄拉开的初始时期,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现代特征,通过对近代留学运动的分析、总结,不难发现这一应时而生的现代阶段性特征,体现了中华儿女孜孜以求的梦想——为了一个强大的中国。  相似文献   

20.
陈兰彬作为留学肄业局正监督,严格遵循中体西用原则,在支持幼童学习西学的同时,设置了有关中学课程。并对幼童越出中国传统的作法加以约束,由此与副监督、受西方文化教育薰陶的容闳发生矛盾冲突。他们的矛盾是非是中西文化交融中的碰撞。陈兰彬在担任清朝驻美国、西班牙、秘鲁首任公使期间,为了维护大批华工华侨的利益,作了大量工作,他无愧为一位大写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