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文坛可谓巨著丛生,法国作家梅里美的短篇小说《卡门》以一位吉普赛女郎的爱情悲剧为主题,在众多佳作中脱颖而出。小说一经发表,就引来了其他艺术领域里改编者的高度热情,其中最为后世流传的莫过于同时期、同国籍的作曲家比才创作的同名歌剧。将两部作品从女主人公的塑造和戏剧情节方面进行相互比较,揭示其现实主义的美学特征是具有研究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儿童音乐》2007,(9):49-50
提起比才,人们就会想起威震乐坛的歌剧《卡门》,这是法国杰出的作曲家、钢琴家比才不满足于法国浅薄的歌剧,经过长期的思考与反复的试验,才创作出来的。这部作品的问世为法国歌剧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3.
歌剧《卡门》是法国作曲家比才最经典的一部作品,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考验,仍然是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如此有生命力,当然与歌剧中主要人物的成功塑造,堪称经典的音乐旋律密不可分。比才成功的刻画了卡门直率、热情、善变等多面性的性格,塑造出卡门、米卡艾拉、唐!霍塞等多个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营造出对比冲突十分强烈的戏剧氛围,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戏剧效果。优美如歌、直入人心、过耳不忘的歌唱性旋律永远都是歌剧艺术征服观众的法宝,也是歌剧能够得以传承、流行的基本条件,在歌剧《卡门》中让人过耳不忘的旋律比比皆是,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考验,仍然让后人念念不忘啊!  相似文献   

4.
《卡门》是一部音乐创意和戏剧效果都十分出色的作品,是一部真正综合概括了19世纪抒情艺术的歌剧,也是一部在艺术历史上地位十分重要的歌剧。文章通过对比才及其作品的分析阐述了歌剧《卡门》的音乐特色。  相似文献   

5.
<卡门>这部歌剧是由法国作曲家比才创作而成的.它完成于1874年秋,不仅是比才所创作的最后一部歌剧,而且是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剧本作者是梅拉克阿莱维所创作,原著作者是梅里美.故事发生在1800年左右,出身于农家的下级军官唐?霍赛,在吉卜赛烟草女工卡门的诱惑下,堕入情网,成了走贩,过了些时候,卡门对霍赛冷淡起来,她爱上了斗牛士埃斯罗?霍赛的妒忌,使卡门烦恼,他干沙她感情上的自由,她被这种干涉所激怒,于是与他绝交了,后来在一次群众对埃斯卡米罗斗牛获胜的欢呼声中,霍赛刺杀了卡门,剧中刻画了卡门热情泼辣、酷爱自由的性格,音乐多用舞蹈歌曲及分节歌,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和西班牙风格.  相似文献   

6.
乔治·比才通过音乐的语言展现出社会底层人民的真实生活,并运用浓郁的民族色彩,将歌剧中紧张的戏剧矛盾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种极富表演张力的舞台效果与传统的戏剧创作手法巧妙地融为一体,成为法国19世纪歌剧史上的新里程碑。尤其是比才的代表作《卡门》,以其独特的魅力为法国歌剧开辟出了一条崭新的现实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音乐     
《音乐世界》2020,(2):8-15
◎BMF歌剧《卡门》成功入围2020年Fedora歌剧奖北京国际音乐节(BM F)与法国巴黎喜歌剧院联合制作的歌剧《卡门》成功入围2020年Fedora歌剧奖。这部歌剧也将在今年10月的北京国际音乐节与中国观众见面。去年10月21日,北京国际音乐节与法国喜歌剧院在北京联合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邹爽与法国喜歌剧院主席让-伊夫·勒乎图正式向外界公布了两机构间自2020年至2022年就联合制作歌剧项目建立深度合作的计划,而刚刚入围Fedora歌剧奖的《卡门》便是合作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8.
歌剧序曲对一部歌剧的成功至关重要.<卡门>的序曲旋律雄壮有力,结构清晰,除了起到直接揭示剧情、概括主导动机的作用以外,还带有浓郁的异国情调,给人印象深刻.同时它也是当今音乐会上最受欢迎的器乐曲之一.本文通过对<卡门>序曲音乐本体及作用的分析,能够对歌剧<卡门>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黄嫦 《西江大学学报》2005,26(4):49-51,73
经典歌剧《卡门》是当今歌剧舞台上最受欢迎的优秀剧目之一。它曲折迭起的剧情、独特新颖的配乐手法、风格各异的合唱、异域风味浓厚的民族音乐素材以及丰富饱满、性格独立的各个戏剧人物形象无不一一吸引着世界各地热爱歌剧的观众们。它的主题音乐就是一支交织着狂野与死亡的爱情绝响,我们陶醉在其中却又感伤在其中。  相似文献   

10.
十九世纪法国作曲家比才的歌剧《卡门》,剧本改编自梅里美的同名小说,其中二号女主角米凯埃拉为比才和剧作者所加。文章对米凯埃拉这一角色的存在价值进行了探讨,她温柔平和的气质与豪放不羁的卡门形成对比,她的加入改变了作品的道德取向,反映了社会观念的影响。从中也可见作曲家的感性与理性、意识与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是共同作用于音乐创作中的。  相似文献   

11.
音乐小词典     
【比才】(GeorgesBizet,1838—1875)法国作曲家。1838年出生于巴黎一个音乐家庭。九岁入巴黎音乐学院,十九岁毕业时已成钢琴家兼作曲家,后游学意大利等国。回国后,主要从事歌剧创作。主要作品有:歌剧《卡门》、《采珍珠者》、《波尔特的美丽姑娘》、管弦乐组曲《阿莱城姑娘》。其中以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所创编的歌剧《卡门》(在音乐上有强烈的戏剧性和鲜明的西班牙色彩)、管弦乐组曲《阿莱城姑娘》最为著名。  相似文献   

12.
歌剧《卡门》作为欧洲经典歌剧的优秀作品,它的创作题材源于文学名著。但是,它又以独特的音乐语言诠释了名著并超越了名著,具有自身的创作特色。了解歌剧《卡门》的创作特色有助于我们欣赏高雅艺术与提高自身修养。  相似文献   

13.
通过考察法国歌剧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歌剧品种拯救歌剧,在肯定其价值的同时,将其放入法国大革命及其传统文化精神中作进一步深层次的价值分析;在对拯救歌剧衰亡的意义的探究过程中发掘法国也可以说是西方文化传统中的某些独特的素质,如神话对法国歌剧从题材到理念的渗透;革命精神对歌剧创作的影响;并通过拯救歌剧与革命、宗教的关系着重强调了信仰、超验的价值体系对文艺的强大支持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歌剧《卡门》中女主人翁卡门的性格进行了分析,并剖析作品《哈巴涅拉》对卡门性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15.
贾科莫·普契尼(G·Pvccina,1858-1924)的一生共创作了12部歌剧,他的歌剧以动人的情节、真实的取材、优美的音乐而深受大众的喜爱.普契尼的歌剧取材大多来源于现实,热衷刻画贫穷不幸的人物,特别是擅长描写歌剧中的悲剧女性,这一创作特点在某种程度上正是现实主义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16.
1789年至1794年的法国大革命是法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中喜歌剧不但占据了歌剧舞台的中心,而且在法国歌剧的发展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喜歌剧艺术形式的发展、内容和人物形象的创新、观众和剧场的扩大以及歌剧语言的发展几个方面,探讨了这一时期喜歌剧中所蕴含的自由元素,并指出对自由的追求不但是这一时期喜歌剧发展的动力,也是其艺术灵魂所在。  相似文献   

17.
司汤达是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先驱,也是欧洲现实主义心理分析派小说的巨匠。他生活在法国历史上剧烈变革的时代,亲身经历和目击了这一时代的种种重大的历史事件。他的创作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当时法国波谲云诡动荡不安的政治社会生活,形象  相似文献   

18.
早在十七世纪,正当意大利歌剧迅猛发展之时,作为其近邻的法国,反应却非常冷漠。但是意大利众多音乐家对法国的不断造访,还是给这个执拗地坚持自己艺术风格的国度带来了深刻影响与无法抗拒的冲击。毫无疑问,是意大利歌剧首先敲开了法国的艺术之门,使其成为继意大利之后第二个发展并形成了具有强烈民族特色歌剧的国家。法国歌剧的形成,还主要得益于民族文化中芭蕾舞这一优秀传统艺术。  相似文献   

19.
巴尔札克(1799—1850)是法国十九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作品深刻而又广泛地反映了十九世纪上半期法国的社会历史与生活风貌。恩格斯称他为“现实主义大师”,说他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奥瑙利·德·巴尔札克出生于法国杜尔城一个中等资产阶级家庭里。父亲原是一个农  相似文献   

20.
国内的文学史著作分别将毛姆列入自然主义或现实主义两个不同的阵营。毛姆的创作本质上应属于现实主义,但是又不同于19世纪的经典现实主义。他是一个有法国特色的英国现实主义作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