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志文 《西藏教育》2014,(10):35-38
<正>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的在解释杠杆原理时,说过一句经典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举起地球"。2012年起,江苏省启动薄弱初中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旨在围绕初中薄弱课程建设,促进初中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一所偏远的农村薄弱初中,我校结合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多、留守儿童多,读写环境资源缺乏等现状,申报初中语文读写课程基地,我们期待着初中语文读写课程基地成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升的支点,进而促进全校师生素质的提升,促进学校办学  相似文献   

2.
<正>“‘语言建构场’——初中语文课程基地建设”是我校的江苏省课程基地与学校文化建设项目,在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正式出炉以后,我们立即组织“语言建构场”项目研究团队,认真研习课标新思想新理念新精神,进一步聚焦初中语文教育特点,着力初中语文教育研究,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语文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3.
课程是教育的载体。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目标是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只有厘清课程基地的概念,课程基地建设的原因、目标、结果、最终指向,课程基地建设才能真正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4.
唐炜 《江苏教育》2022,(19):62-64
<正>学科融合是指在承认学科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的活动。学科融合既是学科发展的趋势,也是产生创新性成果的重要途径。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在学科融合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融合的内涵,通过融合资源、融合课程、融合实践,积极打造“基于融合的地理课程基地”和“‘自主·合作’的初中语文阅读课程基地”。基于融合的课程基地建设以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为指导,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是根据教育部关于建设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下文简称国家基地)的部署的要求而成立的专门从事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教育科研机构,成立至今虽只有一年半,在所长钟启泉教授的领导下,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围绕其质量方针“探索教育理论,不断创新;服务教育政策,提供咨询;参与教育实践,共享智识”,高效运作,取得了  相似文献   

6.
初中语文的读写结合能力是整个语文教学中的关 键环节。就现代的语文教育而言,主流模式是阅读第一位,写 作第二位。在熟读课文的情况下进行写作,能够提高文学素养 水平,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和思考的方法。在初中语文的课程教 学中,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是初中语文教师需要重点把握的教 学内容,本文就读写结合的实例进行研究分析,旨在引发教学 思考。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立足于建设课程领导力,打造新型教学环境,用基地建设的行动方式探索出了教育转型的新途径。由于课程基地建设有着清晰的行动缘起和行动方向,因此在行动轨迹中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行动印记和行动反思,成为课程改革进程中意义深远的一次行动研究。  相似文献   

8.
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促使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工作的水平,要求教师引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紧密结合相关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英语的读写课程紧密融合到一起,并且参考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设计出科学、可行的英语读写课程教学方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西方文化,收获更多的英语知识。本文首先阐释课程思政的内涵;其次,分析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大学英语读写课程教学工作中的必要性;最后,制定出基于课程思政理念下大学英语读写课程教学设计的策略,以期能够给予大学英语从教人员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自2013年"汉画像石人文教育课程基地"项目被遴选为2013年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以来,徐州高级中学不断建设、完善汉画像石人文教育实验基地,营造浓郁的特色教育氛围。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探索了依托课程基地构建特色校本课程的路径,增强课程的适应性、支持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教学标准的提出和实施,初中语文教学也开始进行不断的改革,新课改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标准,将以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带入了语文写作的课堂。在初中语文的课程中,阅读与写作向来是重点教学部分,而语言写作能力更是教学的重中之重。读写结合教学法将阅读作为写作的一部分,以阅读传授学生写作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该教学法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和学生的认可。本文将以初中语文为基础,探究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南京市第五高级中学在江苏省课程基地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挖掘自身优质教育资源,总结学校办学的文化特色,尤其是人文教育理念的课程实践,为省课程基地建设的理念提供了富有研究价值的实践样本。  相似文献   

12.
国际上有关儿童早期读写能力萌发的研究认为儿童在生活中即开始学习读写,儿童是学习读写的主动者,儿童的阅读和书写相互关联发展。在读写萌发思想指导下的儿童早期读写课程由此必然具有支持儿童主动建构的课程取向、统整化的课程内容、渗透式的课程实施策略、提供有意义的读写环境等特征。当前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应尊重幼儿语言发展规律,践行主动建构的课程取向,统整幼儿读写经验,与幼儿生活世界相联系;应营造互动的读写情景,为幼儿创设有意义的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20,(A0):37-38
新课改对不同学科教学和学生学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读写课教学在有效课堂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提高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水平,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通过多媒体丰富读写内容,提供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合作研究中发现读写结合的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增加初中语文教育质量。文章旨在探究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写作教学的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14.
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最近,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印发了《关于启动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通知》,决定从今年起,在全省启动高中教育课程基地(以下简称课程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5.
无锡市在课程基地的基础上建立区域学科基地,以学科基地建设和学科团队建设为课程基地建设的抓手和突破口,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建设普通高中学科基地的根本目的在于更好地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学科基地建设致力于国家课程的二度开发和创新研究以及对课程改革整体性的研究,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积极性,努力形成一整套具有推广价值的成果,辐射和带动区域教育的改革和实践。  相似文献   

16.
构建全程实践的实践课程体系不仅是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需要,也是培养适应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小学教师的要求。课程设置构想框架如下:在实践课程时间上是贯穿整个大学的全程安排,在实践课程的目标内容上包含专业认知,专业情意,专业技能,教育研究等;课程的实施涵盖校内教师技能训练与校外教育基地见习与实习;课程评价通过课程考核与课外活动等多种途径进行;全程教学实践课程的实施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7.
建国以来,在我国师范教育领域里,中等师范教育一直十分重视读写课程的建设,中师读写课程改革,先后完成了两次可喜的飞跃:第一次是从传统的《语文》课中分离出以读写能力培养为重心的《文选和写作》;第二次是把《文选和写作》进一步地演进成现行的《阅读和写作》。历经两次飞跃之后,中师读写课程不仅完全从笼统的《语文》课中分离出来,而且明确地将“阅读”与“写作”作为两个同等重要的技能训练目标,摆在了师范课程实施者面前。但是,由于课程的目标体系、教材体系等诸多方面还不完善,整个中师读写课程建设至今尚未真正成熟。随着新世纪钟声的敲响,师范教育正客观而现实地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调整、大变革时期,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演进,中师教育为高师教育所取代,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身处这样的时代,必须抓住机遇,在批判地继承建国以来中师读写课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重新建构适应我国素质教育需要的师范读写课程。  相似文献   

18.
刘鹏 《考试周刊》2014,(96):42-42
初中语文教学应当体现教改理念,不仅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还要注重课外拓展课程的开发与运用,使其更好地体现对语文教学的促进功能。课外阅读课程具有三个方面显著优势:有助于弥补课堂时间与空间不足,满足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教师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予以突破:一是以读写训练为抓手,提高学生读写综合能力;二是以实践调研为抓手,逐步积累生活创作素材;三是以竞赛活动为抓手,营造语文学习浓厚氛围;四是以经验交流为抓手,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技巧。  相似文献   

19.
课程改革是目前中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事项,在课程改革的新要求之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着新的要求,需要着眼于教学活动的未来发展,积极改变当前的教学活动,给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定下新的方向。对此,本文首先针对课程改革的内涵与意义展开分析,然后基于课程改革视角,探讨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方向,希望能够给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助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在新时期取得进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青少年校外教育场所建设政策的不断落实,全国各地涌现出了一大批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这些基地的建立为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各基地在课程建设方面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如何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的课程建设与管理,切实做好基地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课程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更好地实现基地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实践和思考。众所周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