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积淀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文化遗产,是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是培养民族自信心和国民向心凝聚力量最深厚的土壤。“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能否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创新的关系,直接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要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创新的关系,至少要把握以下三点: 首先,创新必须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才能实现其提高国家和民族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目的。这是因为: 第一,文化的发展具有很…  相似文献   

2.
曹璇 《四川教育》2000,(2):81-81
2.学会给与宽容 宽容的态度很重要,没有宽容,就没有学生的自信心,没有自信心,就失去了创造的内驱力;没有宽容,无法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发散性思维,没有了批判精神和发散性思维,创造也就失去了“技术”支持。可以想象,一个不允许“胡思乱想”的地方,一个只认标准答案的地方,一个不允许犯错、不允许有“出格行为”的地方,肯定不会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工作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力军,他们在塑造学生的心灵,传道、授业、解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所以,教师创新精神的培养有重要意义,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4.
“四人帮”阴谋炮制“两个估计”的真相揭开了。所谓“两个估计”,其最根本的一个估计是“黑线专政”论。“四人帮”在辽宁的那个死党,不仅是“两个估计”的鼓吹者,而且对“两个估计”有“创造性”的发展。他炮制的所谓“没有资本家的资产阶级教育”,就是“黑线专政”论的一个新变种。一九七六年六月,这个自称“对上层建筑方面问题比较清醒”的死党在一次谈话中,摆出一副“解释”毛主席指示的“理论权威”的架式说:“这次学习毛主席指示,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国家是个没有资本家的资产阶级国家,我们的国家还没有跳出资产阶级的框子,你那个教育也不过是没有资本家的资产阶级教育”。这是一段“绝妙”的奇谈怪论!奇就奇在他打着毛主席的旗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的教育中,我们要把语文从“筛子”变成“泵”,把自信心的培养不只作为教育手段,而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笔者认为,抓住“小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和“探究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就抓住了素质教育的根本。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和探究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在丰富多彩的自  相似文献   

6.
张丽 《云南教育》2003,(2):11-13
“创新就是创立或创造新的东西”,它有三层含义:一是“前所未有”的创新,即发明创造;二是“发展性”创新,即对已知领域有所突破的继承性创新;三是“有所新意”的创新,即对已知事物有新的认识,对探索的问题有新的进展,对进行的工作有新的思路,对开展的活动有新的方法等。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发现”,或有创见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也可称为创新(蒋宗尧:《创新教学引论》)。江泽民总书记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一论断,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厉史悠久而又富于革命传统和优秀遗产的国家。毛主席很早就指示我们“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帮助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又说:“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新民主主义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能力创新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当前,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就是持续开展以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9.
“我敬仰毛主席!”这是塞拉利昂总统卡巴在韶山说的一句话。“中非论坛”后,这位非洲国家的元首来到韶山,瞻仰了毛泽东故居和纪念馆。卡巴总统对毛主席的崇敬,无疑会成为他在处理和中国关系时的一个积极因素。从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我们犯着一个执迷不悟的错误,即视“模仿”为“创新”之大忌,无意中扼杀了学生的自信心,抑制了人才幼苗健壮地成长。处处求新,时时求新,人人求新,多么主观臆想,盲目缥缈!举作文教学为例,极力要求学生写出有新意的习作,而有新意的习作往往是寥若晨星,于是得到认可鼓励者无几,受到批评劝诫者众多。伤了一大批有潜能的学生的自信心,一次又一次,学生难以抬头走路,哪有兴致去创新?试问:每位老师,甚至每位作者、作家,是否能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我们犯着一个执迷不悟的错误,即视“模仿”为“创新”之大忌,无意中扼杀了学生的自信心,抑制了人才幼苗健壮地成长。处处求新,时时求新,人人求新,多么主观臆想,盲目缥缈!举作文教学为例,极力要求学生写出有新意的习作,而有新意的习作往往是寥若晨星,于是得到认可鼓励者无几,受到批评劝诫者众多。伤了一大批有潜能的学生的自信心,一次又一次,学生难以抬头走路,哪有兴致去创新?试问:每位老师,甚至每位作者、作家,是否能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要创新,关键是要有创新人才。因此,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日益凸显起来。1999年6月“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后,培养创新精神的研究更加广泛,使教育改革呈现出勃勃生机。为了把培养创新精神的工作落到实处,我们教育工作者有必要结合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3.
化学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本文通过对师生现状的调查 ,认识到培养创新精神是教育工作者肩负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学与教的心理学”和“创造教育”的理论 ,研究了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与学的策略问题 ,通过具体的操作 ,得出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创新精神培养的可行性结论 ,并取得了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自信是成才的决窍。古往今来 ,凡有成就的人无一不是以充分的自信心为先导。有人曾问居里夫人 :“你认为成才的窍门在哪里 ?”居里夫人肯定地说 :“恒心和自信心 ,尤其是自信心。”可见 ,自信心对一个人的成才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它是一个人战胜挫折获取成功的重要条件。那么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呢 ?培养人的自信心应从小孩抓起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自信心形成的重要阶段。首先 ,作为小学教师要善于认识所教学生的自信行为和不自信行为教师要区分学生的自信行为和不自信行为。就要了解自信行为和不自信行为的表现。有一个心理学者对学生…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小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源头 ,而课堂教学又是发掘创新潜能 ,弘扬主体精神 ,促进个性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一、尊重个体 ,发掘主体潜能有位心理学家说过 :个体生来就有探究和创新的本能 ,这种本能为其后天创造性的发展提供了生物学基础 ,但个体的创造性绝不是本能的产物 ,是后天社会生活的结果 ,尊重个体 ,发掘主体潜能是创新精神培养的落脚点。首先 ,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尊重个体 ,尊重差异为前提。作为教师要做到胸中有“人”,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非常活跃又参差不齐的思维体…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面,肩负若特殊的使命。”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总书记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生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应该在学生时代培养创新精神。在扎扎实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应该不局限于书上写的,不满足于老师讲的,应该敢于“标新立异”,善于“异想天开”,应该以自己的独有方式,来体现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怎样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呢? 一、让学生形成自觉创新的品质 创新的品质,就是一个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自觉进行创新的意识。这种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培养。例如,通过《司马光砸…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水平提高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才有后劲。”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教师的庄严使命,也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无法回避的选择。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强调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创新是时代的要求,知识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创造型经济,它是建立在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只有不断提高民族的创新能力,才能立足于世界先进的民族之林。而民族创新能力归根到底还要依靠全民族的教育水平和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曾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这给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