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育是当下教育的重要一环,教材作为教育内容的基本载体,与美育之间的关系值得探讨。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与奠基作用不仅对美育的实施提出要求,也为其铺垫道路。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为教学提供了基本方向,而教材所选文学作品中蕴含的多元美育因素则助益语文美育的实施。结构美、意境美和情感美成就着一篇篇佳作,也为语文美育提供了丰富资源。  相似文献   

2.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除了要善于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外,更重要的还要明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目标,将美育融汇于语文教学过程中。 1.培养审美感受力 所谓审美感受力,是指经由感觉器官进入心理活动而对美的事物进行感知的能力包括对美的事物的外在形式(色、形、声)及其内在的情感表现等感知能力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美,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美育过程是寓教于乐,寓智于美,以美育人的教育过程。在各学科中,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尤为突出。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既包含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语文能力的培养,更包含美学艺术的熏陶。初中语文教材中,那一篇篇文字兼美、涵义深刻的文章,无不体现  相似文献   

4.
探索"具有美育特色"的语文教学,充分发挥其审美理解,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着重点。审美理解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和谐统一。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审美理解是指教师挖掘教材内容本身的内在美,借助教学形式艺术化的外在美,创设审美化的教学情境,优化教学过程,促使学生在对教材的分析、感受、品味中产生一种精神感悟,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的教学要求。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审美理解具有以下基本特点。一.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审美理解是在形象性、具体性、真觉性、直观性中进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材是美的世界,语文教育是美的事业。通过语文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从而美化学生心灵,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把美育放在重要位置,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审美鉴赏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一、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本中的选文,文质兼美,有着丰富的内涵,是进行美育教育的好教材。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去感知课文中的美,要善于从语言文字入手,不轻易放过一字一语,从整体去把握,透过语言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教学实际,着重讨论了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问题。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大量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美育因素。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美育的主渠道。利用语文课的辅助性活动,能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利用现代的教学设备使学生在直观的艺术形象中受到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7.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小学语文神话教学中的审美素质教育,就是凭借小学神话教材,挖掘其中的审美因素,使儿童初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初步具有对语言、文字、文章乃至文学的审美能力。小学语文神话教材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审美素质教育的内容,它包括自然环境、人物形象的美、想象美等。在小学语文神话教学中,审美素质教育的途径主要有:指导学生“美读”,体现美育的直觉性;引导学生“遵路”,突出美育的形象性,带领学生“入境”,抓住美育的情感性;促进学生“发展”,明了美育的功利性;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体现美育的欣赏性。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美育的最重要任务是:教给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挚,并在此基础上确立自己的美的品质。”电教媒体能够直观地表现课文所描述的对象,如人物形象、生活场景、自然风光、各种建筑、活动状态、艺术意境……有效地发掘审美对象的形象美、意境美、构图美、音乐美、思想美,对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一、形象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了众多的人  相似文献   

9.
美育与语文有质的统一性,小学语文更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作为语文教师,教学中就该在学生和作品中架起一道桥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引导学生走进作者创造的世界,感受其美。教师要在语文材中挖掘以下几种美的要素:首先是生动丰富的起源于自然的文字美。其次是变化循章、错落有致的语言形式和文章结构美。再次是栩栩如生、动人心魄的人物形象美。还有画面与情感有机合而成的意境美。更有丰富多彩、寓意无穷的题材美。还有主题美、思想美、情趣美、情感美……作为语文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把握整体,抓住要点,以美育美,让学生充分地感受美。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美育。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学元素,指导学生从画图中感受美,从评词析句中体会美,从人物形象中认识美;教师要以自身的言行美影响学生;校园环境也应发挥对学生的美育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常永红 《成才之路》2020,(3):134-135
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美育素材,结合古诗词教学渗透美育,通过问题设计强化美育,运用信息技术凸显美育,使学生学会鉴赏语言美,领略自然美,感受社会美,体会内在美,学习和完善人格美,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与美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语文新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们从不同的侧面描绘大自然,记叙现实生活,刻画人物形象,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好教材。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内涵,牢牢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及年龄特点,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引导他们去认识美,体会美,使他们受到美的熏陶,受到美的教育。一、创设意境,让学生在文章的诗情画意中感知自然美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或景物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例如,《风景谈》一开头,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是作者为我们描绘的一…  相似文献   

13.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进行美育的过程。因为语文本身就是美的,语文的各个构成因素无一不美:文字的音美、形美、义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美,作品的意境美,作家的人格美等贯穿其中;语文教学也是美的,它的美是教材与教师集中的艺术体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美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语文教学在美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适宜的方法构建良好的审美氛围,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品词析句,引导学生欣赏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都是名作,其中的文字和语言丰富多彩,篇章结构变化有致,并且蕴含了生动的人物形象等美学要素。教师应该做到洞察幽微,指导学生在词语和段落之间去发现美和欣赏美。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美育.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学元素,指导学生从画图中感受美,从评词析句中体会美,从人物形象中认识美;教师要以自身的言行美影响学生;校园环境也应发挥对学生的美育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语文蕴含着多姿多彩的"美",语文教学在进行审美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现行的语文教材中包含了许多审美因素,如小说的主题、人物形象,散文中的画面、结构、语言,诗歌中的意境、意象,戏剧中的人物性格与矛盾冲突,都具有丰富的审美意义。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在此略谈课堂美育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美育问题上存在着一种“泛美化”倾向,危害甚大。“某某美”名词满天飞,其结果是败坏了“语文教学美育”的声誉,误导了语文教学美育的走向。它给人们一个强烈的错觉:语文教学美育就只是罗列、展览或者至多是赏析教材中的“美”。诚然,语文教学美育应该而且必须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美”,这是无庸置疑的,但仅仅停留在此,又是非常不够的。如果说,利用教材中的“美”元素,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那是“美的发现”的话,那么,语文教学美育至少还应包括“发现的美”,即让语文学习的过程充满发现,让学生的心里充满了发现的“惊…  相似文献   

18.
曹元坤 《教师》2010,(28):38-38
本文阐述了“按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时学生渗透美育是必要的”观点。指出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审美教育因素,引导学生感受美,指导学生鉴赏美,培养学生创造美,以美启迪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按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渗透美育是必要的"观点.指出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审美教育因素,引导学生感受美,指导学生鉴赏美,培养学生创造美,以美启迪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语文教学目标既注重语文的认知功能,又注重美育功能,语文应回归人文本位,担负起美育的重任。在中学语文教材设置中,小说占据很大比例,并且从小说的特点看,其人物形象塑造、社会生活的反映等都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因此在语文小说教学中实现美育教育是现代语文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小说体裁的独特艺术特点使其具备审美价值,其情节美、人物美、语言美的特点非常适合中学语文教学的美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