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文学人物的文化身份阐释是当代形象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美国少数族裔中黑人女性群体的代言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她的作品中,揭示了美国黑人,特别是黑人妇女所遭受的社会压抑和性别歧视,唤起了黑人的自省和改变自我命运的勇气,同时也唤起整个社会对改善黑人成长环境的思索。本文通过对《宠儿》这部作品的分析,从独特的视角透视了美国黑人妇女多重的、复杂的族裔文化身份,同时也昭示了一个民族的觉醒。  相似文献   

3.
美国黑人女作家的创作思想和作品主题突出反映了黑人女性积极建构种族文化身份以及女性身份的愿望,揭示了黑人女性所受的双重苦难———种族压迫和性别歧视。黑人女小说家的创作思想集中表现在她们的作品之中,反映了黑人女性在白人为主导和男权统治的社会环境中积极建构种族身份、寻找自我的经历。这些小说家们的努力不仅促进了黑人女性意识的发展,也推动了美国文学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在提到美国黑人女作家的时候,有一个名字是不得不需要郑重介绍的,那就是托妮·莫里森,托尼在整个美洲黑人女作家中乃至整个美洲作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个名字曾经出现在普利策小说奖的颁奖名单上,更是在举世闻名的诺贝尔文学奖中占有一席之地,吝啬的美国人和严苛的诺贝尔把自己的最高奖项办法给一名黑人女作家,这可以说是空前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写出了什么样的作品才能突破像铠甲一样厚重的偏见,触碰到人们的神经了呢。《宠儿》做到了,莫里森写出的故事沉重到击垮了所有人,包括美国白人男性,白人女性,黑人男性的束缚,或许圣经中的上帝真的是公平的,只是他来到的时刻具有太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5.
从最初的满是伤害、无依无靠的冷漠的家园到互相搀扶、寻找救赎和愉悦的家园,莫里森在作品中逐步构建了真正的黑人家园,本文结合莫里森的小说研究,分析美国黑人异化的原因和莫里森写作的意图,理清作品之中是如何寻找黑人的精神家园的。  相似文献   

6.
发生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对美国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它开创了近代美国大规模群众斗争模式,并促进了社会运动的开展:第二,鼓舞了第三次女权运动的展开:第三,改善了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第四,它使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第五,它重塑了美国黑人的形象和信心;第六,它有利于美国社会的稳定;第七,它充实了美国宪政的内容,捍卫了美国宪法的权威和尊严。  相似文献   

7.
英里森是位现实主义黑人女作家,她在小说中运用各种叙事技巧,表现黑人种族的悲惨命运和历史文化.代表作<秀拉>采用现实主义手法叙述了黑人秀拉姑娘的悲惨命运,塑造了一个与传统格格不入的黑人女性形象.<秀拉>不仅在思想深度上超越了黑人在此以前创作的小说,而且也走在同时代人创作的前面,对黑人女性形象的塑造在寻找自我价值上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美国黑人高等教育:阿丹姆斯标准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国教育发展过程中,取消种族隔离一直是美国教育的一大主题。1954年布朗案的判决揭开了取消种族隔离的序幕,而高等教育领域大规模的取消种族隔离是在1964年《民权法》颁布后开始的。此后联邦法院不断加强对取消种族隔离的司法介入,于1977年颁布了高校取消种族隔离的阿丹姆斯标准。此后,消除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实行种族合校,成为美国少数族裔高等教育政策的主要目标。阿丹姆斯标准的推行使得美国黑人高校入学率得到提升、黑人教师的比例得到提高,影响了黑人院校的发展,但制度化的标准并没有使黑白教育差距消失,也表明了消除种族隔离是美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15世纪,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16世纪,黑人成为新大陆的常住者,到了17世纪,18世纪,他们又沦为了白人统治下的奴隶,每个民族的命运都闪烁着独特的色彩,黑人是美国最大的少数民族,但美国黑人具有最传奇,最悲惨,最极端的色彩.  相似文献   

10.
198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选出了30名当代青年女作家,并请学者、专家分别撰写了评传,并附录作品与鉴赏,集成了《中国当代青年女作家评传》一书,由中国妇女出版社于1990年6月出版。回望20年前的幼苗和新芽,现在都已经是参天大树。将以此评传为主要依据对入选的当代女作家的总体创作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在她们进入文学殿堂的旅途中表现出的共性的创作特征。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美国涌现了许多优秀的黑人女作家,她们为美国黑人文学的蓬勃发展和美国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些女作家能够从黑人女性独特的视角出发,在作品中关心黑人女性的婚姻状态和黑人女性之间的关系。她们的作品大多展示了黑人妇女追寻自我和尊严的心路历程。有的作品能够从较高的角度去揭示黑人文化和传统的继承,黑人的种族尊严和身份建立等问题。她们广泛地反映了现代美国黑人的生活,极大地丰富了美国文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十堰女性作家众多,她们以女性细腻敏感和丰富多情关照着社会和生活,通过独特的视角,以鲜明的精神风格和女性情怀抒发着对文学的坚守和生活的热爱。她们不仅是是歌唱生活也是在歌唱自我。  相似文献   

13.
赫斯顿是当代美国文学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她的一生构成了一串没有答案的谜。事实上,赫斯顿着力表现的是黑人文化语境下的黑人经验。在《他们眼望上苍》里,她让一位黑人妇女而不是男人独领风骚,使被遮蔽的女性自信与自强重新成为社会的关注点,一改美国黑人文学的性别模式,塑造出一个寻找自我、表现自我、肯定自我的黑人女性。这部小说不仅打破了传统美国文学禁区,也为后来黑人文学整体振兴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4.
非裔美国黑人的黑人特征:简评《看不见的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种族歧视在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并未消失,为了生存和生活,非裔美国黑人主要采取了三种方式:奴性顺从、戴假面具和倡导分离。白人社会的高压扭曲了非裔美国黑人的人格、促成了他们独特的黑人特征。黑人、白人同是美国人,把黑人长期排斥在美国主流社会之外的种族歧视行为是反美国文明的,由此所引起的黑人民族主义敲响了美国社会的警钟:如果种族关系不改善,种族问题会导致种族之间的暴力冲突,危及美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拉尔夫.艾里森所揭示的黑人危机对已进入21世纪的美国仍有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文化的转型期,商业大潮的侵袭使得作家的创作心态和文化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女性作家而言,她们更加敏感于时代与女性生存空间的变化,因而掀起了一次女性写作的高潮,女作家的文化立场和写作姿态在这一浪潮中以迥异于男性的文化心态呈现出来,凸显了女性主体精神的特异性和潜在性。  相似文献   

16.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美国黑人女性戏剧不论是从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众多的当代黑人女性优秀戏剧作品的发表及她们所取得的成就,无不表明黑人女性的写作再也不是"边缘性"的,其身份也逐渐与"第三者"决裂。笔者从当代黑人女性戏剧中主要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安排等多方面来解析当代美国黑人女性戏剧,从而加深对黑人女性戏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当代欧美华人女作家的自传体文学创作无论在对社会生活表现的广度上还是对现代人心灵开掘的深度上都有所突破,远远超出了自传体或者女性题材的限定。作者在对东西方文化的反思中完成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现实的直面,经历了民族视角和世界立足点之间的徘徊,最终对自己的文化身份进行了自觉的定位——以文化边缘人的身份坚持写作的“第三空间”。她们的创作无论对于纠正、完善东方文化在西方的镜像,还是对于打破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坚冰,发展中国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都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以黑人为题材的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在美国历史上,白人常常是以维护自己的社会中心地位为主,而黑人则要通过一系列的艰难抗争才能使自身的权益得到维护。在众多的文学作品当中,截止目前,对于黑人形象的描述已经不在少数,它所表达的是作者的真实心声,本文主要结合黑人经典文学作品《根》来对美国黑人文学中的意识觉醒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究,希望能够对此领域的学术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形成于北美殖民地时期的废奴主义思潮在十九世纪的美国发展为一场如火如荼的社会运动。美国黑人报刊对美国的废奴运动、黑人争取平等权利运动、丰富黑人文化生活等方面产生了特殊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人权问题是当今国际政治的热门话题 ,美国把人权作为其政治工具 ,打着人权的幌子肆意干涉别国内政。对美国黑人民权的探析可以了解美国人权的实质 ,揭示美国人权的种族性。本文将从种植园奴隶制及战后重建的结局分析美国人权 ,揭示美国人权的种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