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哲学的理性主义的主体性原则曾经为西方的资本主义的合理性做出理论论证,为西方的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精神的形成及促进科学的发展起到过积极作用.但由于其形而上学的思辨性和二元论倾向而暴露出自身的矛盾性,这就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其超越提供了历史和现实的可能性.马克思立足于资本主义的现实和近代哲学理性主义的矛盾性,从现代哲学的思维方式着手并立足于人的现实生活和实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近代理性主义的超越.  相似文献   

2.
在对近代哲学思维范式的扬弃中,现代哲学思维范式凸显出两大典型代表,即马克思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虽然二者在对传统哲学的批判上具有“家族相似”性,但马克思哲学从“现实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出发,展开对传统哲学和现实世界的批判,与现代西方哲学相比,更加具有彻底性、科学性和颠覆性.随后的后现代哲学虽然在反基础主义、反本质主义、反绝对主义的口号中进一步发挥了马克思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批判”维度,但其“批判”与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相脱离,仍然没有克服其先天的不足.关注和研究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维范式,通过剖析马克思哲学对近代哲学、现代西方哲学和后现代哲学的批判、超越及对话,揭示马克思现代哲学思维范式的历史原像.  相似文献   

3.
谭佳 《考试周刊》2012,(56):20-21
马克思主义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继承前人的思想精华。19世纪初期先进思潮中的合理思想,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而它们所提出而未解决的问题,又给马克思、恩格斯创立新世界观以启迪,它们的失足之处也给马克思、恩格斯以鉴戒。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传统西方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颠覆了传统西方哲学的思辨形而上学,超越了传统西方哲学特别是近代西方哲学的主客二元分离,实现了哲学史上伟大的革命变革。  相似文献   

4.
重审西方哲学背景是中国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它意味着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的研究超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外,而与西方哲学学科相交叉、渗透,意味着不仅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放到西方哲学发展史的进程中加以考察,而且意味着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时要研究西方哲学传统本身,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西方哲学流派进行比较,使它们相互“对话”。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对待西方其他哲学流派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重审西方哲学背景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一直到整个80年代是第一个阶段,90年代后为第二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研究的重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近代哲学的关系问题上;90年代以来重点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在重新评价现当代西方哲学的过程中,学者们围绕是否应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党性原则、究竟应该从现代西方哲学中吸收哪些合理因素、西方现当代哲学对于近代哲学究竟有哪些继承关系等问题展开研究并仍然存在着大量的争论。  相似文献   

5.
国内对马克思哲学最流行的曲解是将马克思哲学混同于一种近代理性哲学,同时,把马克思哲学歪曲为一种解释性的实证主义哲学。殊不知,在现代哲学对近代理性哲学或本质主义发起革命的思潮中,马克思哲学的批判是最为釜底抽薪的。马克思哲学以生存论为基础,以统一了思维和存在的实践哲学实现了对近代理性哲学的超越。正因为是一种实践哲学,马克思哲学就决然和解释性哲学、实证主义哲学相对立,而专注于对现实生活的干预、批判,并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门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和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的理论资源不同,思想内容不同,研究方式不同,但三者都是哲学现代化的组成部分,都是中国本土思想研究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学说,教科书体系只是进入马克思主义哲学殿堂的一种途径,一种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解读方式,此外,可能存在种种流派,它们对一些问题会有不同意见,相互间的商谈是长期的,甚至是普遍的、经常的.作为一种介入现实生活的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强化提出问题的能力、创造概念的能力、帮助人们体认现实生活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潮,因其关注"人"的价值,特别是对人的意志、自由、欲望等非理性精神的关注,具有贴近人们现实生活的浓厚的时代气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中对人的哲学理解有着深刻的批判精神,这使得它超越了近代西方哲学视界,但又陷入了不可避免的矛盾与危机。对西方人本主义思潮人的价值理论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在指出其可取之处,也要坦诚其理论的缺陷和危机。  相似文献   

8.
如果我们把哲学的理路划分为理论哲学理路和实践哲学理路,那么,原本的马克思哲学便是一种对于作为理论哲学之最高发展的主体性哲学之超越的现代实践哲学。正是马克思的现代实践哲学奠定了现代西方哲学的生存实践哲学倾向。在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看来,生活认识和理论认识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认识,也不能简单地将一方还原或归结为另一方,但它们之间是互为关联的。理论认识归根结底是派生于生活认识,从而依赖于生活认识的,因而,人不可能认识生活之外的东西,即便那些不实在的或根本不可能变为实在的东西,它们也源于生活。生活认识不仅为理论认识提供了基本的经验,而且为理论认识对自身困难的克服提供了一个基础性的参照。理论认识有科学认识和哲学认识之分,科学认识是可以得到普遍证实的客观知识,哲学认识是人们的一种生活范导或终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亚里士多德的二元论实践哲学对近代西方产生了重大影响。马克思是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真正继承者,把实践和人的社会性联系起来认为实践的人的现实的,历史的人:其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内在的批判和超越,也是真正向现实生活的回归。  相似文献   

10.
从其社会背景和理论来源来说,作为西方世界产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几乎产生于同一历史时期,二者都是西方古典哲学终结的产物,同时二者又在相同的历史时代演变发展,它们之间既有对近代哲学思维方式的超越的同一性,又各有自己的特点。以唯物主义为立场、以实践观点为核心、以无产阶级为其社会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范围内产生的现代西方哲学之间有着最为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至今,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哲学、科学、学艺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治格局、交往形态等等,无不日新月异。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着空前的挑战与考验。但它以实践思维方式把握世界所引起的哲学变革,能够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前进,是任何形色各异的现代西方哲学所不能超越的.它仍是引领现时代的哲学。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说的实践,究竟是指什么,是指人类改造外部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指人类活动的物质方面,还是指包括主观和客观、精神和物质两种因素在内的统一的人的活动、人类生活?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很多年了,至今还未能得到一致的看法。在实践本质问题上的争论,实际上暴露了不同的哲学路线之间的分歧,暴露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同理解。从对实践本质的各自不同的理解出发,人们在哲学上分化了。主张实践包括主观要素,实践是主客观统一的同志,走向两个极端。一些人主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选择哲学”,或“主体哲学”,或“实践本体论”哲学,或“实践哲学”(也叫“超越哲学”)。他们中的一些人也主张“实践唯物主义”,但他们并不真正懂得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的实质。在我看来,所有这些哲学倾向都有偏离唯物主义的危险性,或已经偏离了唯物主义。另一些人,看到了上述哲学的基本倾向,反对这种倾向,坚持唯物主义,但由于他们同样把实践看作是主客观的统一,因而不能把实践看  相似文献   

13.
德国古典哲学对现当代西方哲学具有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就其影响的广度而言,德国古典哲学所包含的不同体系以及不同体系的不同方面,对现当代西方哲学的不同流派都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就其影响的深度而言,可以说德国古典哲学规定了现当代西方哲学讨论的根本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德国古典哲学作为传统是活生生的,它通过对现当代西方哲学的刺激作用而构成现当代西方哲学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强调现当代西方哲学之实现了对近代哲学思维方式的“超越”时,必须充分注意到两者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生活世界”是直观的感性世界,是主体间的共同世界;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统一的世界,与人特有的思维方式—辩证法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辩证法要发挥其作用,必须根植于现实生活的土壤,克服和超越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引导人与周围世界和谐相处,达到一种高远广阔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5.
现代西方哲学的理论转向与当代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之间正在出现一种引人注目的理论趋同 :现代西方哲学的经验主义转向与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事求是精神都走向了科学的经验实证 ,现代西方哲学的中立主义转向与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精神都体现了对取其中道原则的认同 ,现代西方哲学的主体间性转向与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正义精神都是对哲学的社会学维度的肯定 ,现代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与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本批判精神都把对语言与哲学之间关系的批判提到了议事日程。这种二者之间的理论趋同不仅验证了人类哲学的普遍规定性 ,而且也使在二者之间展开积极的对话成为可能 ;而这种对话最终必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创新和理论繁荣  相似文献   

16.
西方哲学经历了从古代本体论的衰落到近代形而上学的兴起、从近代崇尚理性形而上学的消解到回归"生活世界"的当代哲学的建立两次大规模的哲学范式的转换;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正在经历从传统的"科学知识论"哲学到生存论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厘清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与人的生存方式变化之间的关系,是构建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物质"概念的历史内涵是广延。在西方哲学史上,"物质"本体论并不占据主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并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改造。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定义及其对唯心主义的批判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实质上就是认识论意义上的"对象",这一"对象"并没有摆脱"广延"的特征,因此,"物质"概念不能构成对传统西方哲学一系列核心概念的消解。如果"物质"概念仅仅被界定为非广延的客观实在,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的唯物主义的结论以及对唯心主义的批判都将难以自圆其说。  相似文献   

18.
王素玲 《文教资料》2011,(20):73-76
理性的超越性在哲学脱胎于神话的过程中已经初露端倪,人类对自然的好奇和疑问,置换为对神的言说;把现存经验世界的起源,追溯到超验的创世神及其世界。理性的超越实质是一种否定性的精神超越,它以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的划分为前提,具有二维的指向性,一是对现实生活否定与变革的"批判意识",二是对未来生活重建与构造的"自由意向"。马克思实现了从理性的精神超越到实践的历史超越,使理论批判真正成为了现实的批判;在构建未来生活的向度时,走出了抽象思维领域的困境,敞开了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历史空间。  相似文献   

19.
作为同是对西方传统哲学 ,特别是近代哲学批判和否定产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人本主义 ,都强调人的自主性、实践性和能动性 ,强调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 ,人占主导地位 ,并由此批判以近代西方理性派形而上学为代表的传统形而上学 ,使哲学研究在不同的程度上从抽象化的自在的自然界或绝对化的观念世界 ,返回到人的现实生活世界。认为哲学的重建的根本途径归根到底是向人的回归 ,这既是西方人本主义各派哲学共同的、突出的特征 ,也是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革的根本内容。  相似文献   

20.
古代希腊怀疑论哲学倾向于一种认知态度,即对自身和传统观念的否定与批判;近代怀疑论哲学开始产生了认识论向方法论的转变。怀疑论哲学既是一种深刻的科学态度,又是一种批判方法论,是一种态度与方法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