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识论意义上的游戏教学观,仅仅将游戏作为促进教学的外在手段,忽视了人当下的现实存在,窄化甚至偏离了游戏教学观的本意,而本体论意义上的游戏教学观则强调游戏精神是课堂教学的内在追求。游戏的内在品性决定了基于游戏精神的课堂教学的可能与必要。构想其特征,可以概括为:培养具有自由精神和规则意识的人的教学目的,民主平等、和谐对话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强调充分投入与积极体验,教学内容主张师生对话基础上的课程创生。  相似文献   

2.
游戏精神是游戏的内在品质,也是数学游戏化教学的内在诉求与核心目标.在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中,教师应该站在培育学生游戏精神的高度,打造出一种基于核心素养的,立足于数学学科特质的,以数学学习活动为载体的,具有深度并能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游戏化教学样式.具体教学中,教师应敏锐地捕捉教材原生性、融入性、拓展性等类型的"游戏切点";从营造游戏化教学的生动场域、生成游戏化教学的核心问题、营造游戏化教学的对话氛围等方面,打开数学和游戏的通道.  相似文献   

3.
"合作—游戏"教学所关注的是外在结合式的合作,忽视了儿童游戏活动内在固有的、不断创生的合作精神,进而成为游戏"表演化"、合作肤浅化的根源。将游戏中的合作从外在结合观推向内在共生观,积极倡导"游戏中的合作",是深化游戏活动教学改革、发展游戏中的合作精神的实践之路。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程的视野中再次审视游戏可以发现 ,游戏的内在精神意蕴 ,即自由、开放和体验性 ,与新课程所秉持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以及其他特点有着内在的契合。游戏不仅可以具有辅助教学的手段价值 ,还可以成为一种新的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的视野中再次审视游戏可以发现,游戏的内在精神意蕴,即自由、开放和体验性,与新课程所秉持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以及其他特点有着内在的契合.游戏不仅可以具有辅助教学的手段价值,还可以成为一种新的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6.
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小学生写作教学应当深入研究小学生内在的游戏精神特点,将游戏和学生习作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到写作的乐趣,放飞学生的思绪,为孩子们轻松作文开拓一方自由飞翔的蓝天。一、欣赏游戏作文的精彩,引发作文教学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7.
游戏教学观论要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游戏是一种古老而普遍的活动,它具有自由性、开放性、体验性。就游戏的内在精神而言,教学可以成为游戏。教学作为游戏,它是自成目的的、对话的、生成的、体验的。教学作为游戏,有助于实现人文关怀,有助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有助于使教学焕发生命活力。走向游戏教学,必须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抛弃严格的计划,崇尚教学自由,转变教材观念。  相似文献   

8.
游戏与幼儿始终是息息相关的两个个体,时常处于一种密不可分的状态。游戏精神主要是将学习与游戏联系到一起,通过解析游戏的内在灵魂与核心内容,呈现出一种向往自由、轻松且富有创造性的精神。这对于幼儿教育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能够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目标更趋向合理化,同时能够推进幼儿教育教学形式的合理转化。分析以游戏精神观照下的幼儿教育,通过意蕴来付诸实际行动,使幼儿始终在轻松富有乐趣的环境中融入学习的过程,对幼儿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教育学视角中的游戏包括外显行为层面的游戏和内在精神层面的游戏。游戏在科学课教学中的运用有坚实的哲学、生理学、心理学依据,它能提高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能使学生在最好的状态中进行科学的学习,能促进学生学习科学所必备的身心素质的发展,能使科学课注入人性的因素。我们可以通过让游戏作为一种精神存在于科学课之中,使游戏成为科学课教学活动开展的形式和手段的两种方式使科学课教学和游戏更好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
体育游戏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 ,以增强体质、娱乐身心、陶冶性情为目的的一种现代游戏方法。就游戏的内在精神而言 ,体育教学可以成为游戏。体育教学作为游戏它具有开放性、对话性等特征 ,它打破了传统的以注重技术教学单一的教学体制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有助于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的进程 ,有助于学生思想道德、审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体育游戏式教学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游戏教学能够激发幼儿的内在学习动机,与日常课程教学中幼儿的学习投入相比,幼儿在游戏教学中学习更加专注。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对知识点进行整合、分解、运用,进而养成优秀的学习品质。然而,目前幼儿教师普遍对游戏教学缺乏深入了解,游戏教学目标设定缺乏层次性,游戏教学组织得不够合理,游戏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使游戏教学难以帮助幼儿主动进行深度学习。为了真正凸显游戏教学对幼儿深度学习的促进作用,教师应该深挖深度学习的本质,精准把握游戏教学与幼儿发展的内在关联,明确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游戏教学目标,促进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自我建构。  相似文献   

12.
“玩”的文学:幼儿文学的游戏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戏对幼儿来说不是一种剩余精力的简单耗费,而是包含了学习、创造和娱乐层面的多重意义。幼儿文学是幼儿体验游戏的一种特殊场所。幼儿文学从内容、语言、体式到内在精神,都体现了一种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游戏性。这种游戏性以语言作为最基本的承载物,其游戏内容主要也是在语言的层面上展开。幼儿文学作品所具有的对于童年内在生命精神的理解和尊重等深层内涵,构成了幼儿文学所独特的游戏精神,这既是一种天然的童年游戏趣味,意味着一种充沛的童年生命能量,也是一种高级的审美游戏,意味着一种严肃的童年内在精神。  相似文献   

13.
对话教学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话教学作为时代精神的产物,是相对于独白教学而言的一种崭新的教学形态。它作为一种教学理念或教学精神,彰显着师生一种全新的生存方式,袁征着一种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其过程也是教学意义生成的过程,并与“游戏”的内在精神一脉相通。  相似文献   

14.
当前,越来越多的老师试图通过游戏来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但是,大多数教师在习作课堂上对游戏形式的关注远远大于对游戏精神的思考,忽视对儿童游戏内涵实质的探讨。用游戏精神关照习作课堂,指小学习作教学应该具有一种价值取向:强调游戏精神在习作教学过程中的融入。关于游戏精神,笔者认为,应该是一种愉悦的精神、被认同享受其中的精神,  相似文献   

15.
儿童文学需要游戏精神,游戏精神是形成人类审美态度的由来。游戏不仅是幽默美学的深层根基,也是怪诞美学的深层基础。游戏精神在儿童文学中更多地体现自由性和幻想性。文章探讨了游戏精神的内在实质并提出了目前中国儿童文学更应注重文本性和娱乐性。  相似文献   

16.
幼儿游戏开展在实践中存在一些误区:教师对幼儿的自主游戏重视不够;游戏缺失了游戏内在的精神;游戏未满足幼儿发展需要;游戏中缺乏教师适宜的指导与支持。针对误区,教师可采取以下策略:保证幼儿自主游戏的开展;还游戏本真的精神;游戏要适合幼儿的发展需要;游戏中教师提供适时适宜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以游戏精神实现教学与游戏的融合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游戏教学化”与“教学游戏化”由于自身的弊端难以使教学与游戏走向融合,哲学解释大师迦达默尔关于游戏的阐释启发我们,只有给教学赋予游戏的精神:自成目的的精神,主动积极开放的精神,自我生成、自我更新的精神,无主体的精神,对话的精神,才能使教学与游戏从对立走向真正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游戏教学法已经成为一种"游戏精神",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游戏精神"?文章从课前游戏调节课堂气氛、识字教学中的游戏化教学、阅读教学中的游戏化教学、重视游戏教学评价方式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融入"游戏精神"。  相似文献   

19.
论教学的游戏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愉悦、自由、规则、表演、体验和对话是游戏的内在品质。游戏和教学密切相关,教学具有游戏性是人发展的内在诉求。具有游戏性的教学强调对人生命的关怀和引领,强调教学的愉悦,教学的自由和规则的统一,教学的游戏性对话、游戏性体验和游戏性表演。  相似文献   

20.
游戏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生活本领,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重要活动,是触发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关键支点。教学强调师生双方的互动参与,具有目的性与系统性地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教学游戏化是“教学”与“游戏”二者相向而行、互相发展的完美结合点。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在活动主体、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等方面呈现若干困境。提出要明确教学游戏化的内在逻辑,从儿童立场、游戏精神和师幼共情等方面阐释教学游戏化理念,结合幼儿自身需求及其身心发展特点促进其真正实践:坚持儿童中心,遵循规律,保持本色;重塑游戏,有机整合,科学打底;融合共生,张扬个性,点亮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