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助动词要的情态语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要表意图 (一)要表决定和表决心 《现代汉语八百词》、古川裕(2006)认为要表意愿.郭昭军(2004)认为想表达意愿情态,要表达意图情态,意图情态包括意愿情态.他认为意图与意愿的区别主要在两个方面:第一,意图着重于表达所要实施的动作行为,要 V P可以做计划、打算的宾语,并认为要 VP还包含着打算 VP是意图与意愿的根本区别;第二,意图带有预测义.  相似文献   

2.
论英语中情态助动词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应用语言学的角度探究英语中情态助动态意义更具实用价值。在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中,Palmer的情态助动词的推测、义责和原动三大范畴基本上全面概述了情态助动词意义,并确定了其基本框架。同时,通过对情态助动词意义渐进和意义成分渐进的分析,进一步阐述对情态助动词意义,从而使我们对情态助动词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礼貌是文化和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语言是表现礼貌的主要手段,不同的语言形式有礼貌和不礼貌之分。各种礼貌语言形式之间也存在着礼貌程度的差异。文章指出英语情态助动词是情态意义的主要表现形式,具有礼貌功能,并分别在三个礼貌层级上对英语情态助动词的礼貌功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该文探讨了英语助动词 DO的分类与历史发展 ,并运用英语句法理论中的中节理论和特征核查理论对其句法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所谓边缘情态助动词,是指那些不具备情态动词的所有特点的(如:ought to,used to)和既可以做情态动词也可以做谓语动词的那些词(如:need and dare).情态动词的主要特点是:1、后跟不带to的不定式;2、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3、其前面不再出现助动词.情态动词的这些特点,ought to和used to只具备后两个;need和dare在做情态动词时完全具备这些特点.但是,这两个也可做谓语动词.下面我们分别看一下它们的用法:  相似文献   

6.
该探讨了英语助动词DO的分类与历史发展,并运用英语句法理论中的节理论和特征核查理论对其句法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英语情态动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教重对当代英语情态动词发展和应用过程中、语法界和教科书在其意义和用法上的分歧进行分析和计论,并提出如何在教学中处理这些分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情态助动词用法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can和beableto的用法( 1 )当表示某人有“能力”做某事时 ,can和beableto同义 ,可交换使用。如 :Canyou/Areyouabletotype?你能打字吗 ?Ifhetried ,hecould/wasabletodoit.如果他试一试 ,他就会做。表示将来“能力”时 ,多用shall/willbeableto ,但也有人用can +动词原形。如 :Ourbabywillbeableto/canwalkinafewweeks.几星期后我们的小孩将能走路。Willyoubeabletocometonight?/Canyoucometonight?你晚上能来吗 ?beableto有完成时 :have (not)beenableto/had(not)beenableto。如 :Sincehisaccidenthehasn tbeenabletoleavethehouse .…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定性分析法,以前缀de-为研究对象,以"de-V"作为限制条件,立足英国国家语料库的相关语料,考察其语义特征和句法结构。研究发现:(1)前缀de-大致可以归为5种常见的语义,其中"表强调"是de-使用频率最高的语义,"除去,去……"是de-使用频率最低的语义;(2)"de-V"在句子中绝大多数作及物动词,少部分作不及物动词,其中当de-是"表强调"这一语义时,S人的使用频率高于S非人;(3)当de-是"向下,离开"这一语义时,S非人的使用频率则高于S人。  相似文献   

10.
英语情态范畴(modality)中意义结构的区分十分复杂,英语情态范畴更重要的是涉及语境,特别是说话双方对前述话语的共知程度,双方的社交背景,给对方留下什么印象等等语用问题等等。本文讨论了用逻辑语义规则解释英语中一些情态助动词的问题,旨在说明正确和合适的使用情态助动词主要是依靠语境和它们各自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1.
英汉“切断”事件动词的语义特征与句法行为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断"事件指使构成物体的完整材料被分离或破坏且不可还原的日常事件。作为人类社会重要而普遍的日常活动,"切断"事件对人类语言与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依据词典释义和语料库语料对比分析英汉"切断"事件动词的语义特征、词化模式、论元转换和体特征之异同。结果显示两种语言的"切断"事件动词具有共享的范畴化特征和主要义素,但在次范畴化、语义场结构和词化模式方面存在差异。同时,两种语言间这些动词在论元转换和体特征方面的相似性和差异表明此类动词的句法行为对其语义具有敏感性,丰富了跨语言的动词语义与其句法行为关系方面的研究,并为动词语义决定其句法行为的理论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情态动词在现代汉语句子中经常连用,其连用顺序是:认知情态〉道义情态〉动力情态。多个情态动词连用的句法结构的探讨应首先把情态动词与体态词联系起来,找到认知情态动词与根情态动词(道义情态和动力情态)的差异;其次根据根情态动词源于ASPP并与体态词成对比分布,同时选择VP作为其补语;认知情态动词源于COMP并不能发生在不确定语境中;同时选择口作为其补语的特点,分析得出认知类情态动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要高于根情态动词(道义情态和动力情态),从而确定了情态动词连用的顺序。  相似文献   

13.
定安话是海南闽语的重要分支,其中存在情态动词重叠这一独特的语法现象,这在普通话中并无对应结构,具有一定的语法研究价值。研究表明,定安话情态动词重叠在语义上通常表示“程度增强”,该重叠结构的第一个成分相当于普通话中的程度副词“很”。这一研究结论从一个侧面印证了Moravesik的“重叠结构用于表达语义加强”的理论假设,同时对进一步揭示定安话情态动词的系统特征具有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和留学生读写中在动词运用上经常出现的病句,运用中介语理论和汉外比较的方法,重点阐述留学生在学习互向动词、针对动词、带受事成分的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施事后移等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5.
情态助词是用来和别的动词合成谓语的,但它有自己的意思,能表示说话人对所说动作的看法,认为它可能,应当或必要等等.情态助词在任何主语后形式都是一样的;它没有人称和数的区别.情态短语都是以不定式的to结尾,用以补充情态助词在时态及情态意义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重动句的句法语义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重动句是汉语中一种特有的句式,它具有突出的特点。重动句在句法上具有线性序列特点,在语义上具有立体语义特点,重动句的特殊之处在于它能够在一个句式中巧妙地化解句法和语义之间的矛盾。重动句的句法语义形式主要表现为三大类,即“动助”式,“动介”式和“动趋”式,每一大类之下又可以细分为若干小类。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语法化理论为基础,考察了现代汉语情态动词“能”的语义演变路径及其演变机制。研究发现,情态动词“能”最初是表达动力情态的意义,然后由动力情态分别演变出道义情态和知识情态的意义。我们的研究还显示,推理是汉语情态动词“能”语义演变的主要机制,原来认为许多由隐喻机制所引发的语义演变,其实是由推理所引发的。  相似文献   

18.
蒙古语助动词的判别涉及蒙古语词法、句法和语义问题,是蒙古语语法学较难的研究课题之一。作者对助动词在真实文本中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描述与助动词共现词语的形态变化、词类等特征,归纳蒙古语23条常用助动词的判别规则。在此基础上,研制助动词标注软件,对现代蒙古语语料库进行标注,分析标注错误例子,改进了助动词标注软件。再测试表明,改进后的规则可以准确判别100万词级现代蒙古语语料库的绝大多数助动词。  相似文献   

19.
情态动词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其意义的多取向辨析对人类来说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认知过程。情态动词之间具有非常细微的含义变化,与其他词类相比,情态动词的习得对二语学习者来说显得更为困难。认知语言学的出现为解释和理解语言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语言教学特别是二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方法。在大学英语二语教学实践中,恰当引入相关认知语言学概念,对提高教学效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