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视圈     
《康熙大帝》渴望换换历史剧的老面孔 81集大型电视连续剧《康熙大帝》,在历时4年之后终于亮相了。导演林鸿说:“电视剧《康熙大帝》要告诉全中国及全世界——在中华大地上,在中国近代清王朝200余年的历史上,有的不仅仅是国耻,还有一位值得称赞的皇帝,他就是被誉为‘千古一帝’的康熙大帝!”  相似文献   

2.
81集大型电视连续剧《康熙大帝》,在历时4年之后终于亮相了。 不久前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康熙大帝》首映式上,集策划、导演机制片于一身的林鸿十分激动,她说:“我们选定在这里举行一部电视剧的首映式,其目的和意义在于,我们要告诉全中国及全世界——在中华大地上,在中国近代清王朝200余年的历史上,有的不仅仅是国耻,还有一位值得称赞的皇帝,他就是被誉为‘千古一帝’的——康熙大帝!”  相似文献   

3.
提起二月河.人们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前两年热播的电视剧《康熙王朝》、《雍正王朝》,这是根据二月河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康熙大帝》、《雍正皇帝》改编的。人们称二月河是写皇帝的“专业户”.是闻名遐迩的大作家。还有人说,哪里有华人,哪里就有二月河的读者.哪里就有二月河的观众。2000年.  相似文献   

4.
迷途的帝国     
17世纪与18世纪之交,犹如电光乍闪,中国和俄国的天空,几乎同时出现了两颗惊人相似的巨星。他们,就是震古烁今的康熙大帝与彼得大帝。一个是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中国皇帝,一个是锐意改革、狂飙突进的俄国沙皇。两位大帝不仅出生时代相同,在位时间相当,而且都具备非凡过人的雄才大略。康熙使中国一举摆脱明末清初大动荡后满目疮痍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康熙大帝终于走上了荧屏! 由于“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缘故,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连续剧《康熙大帝·玄烨夺宫》第一集的当晚,我们顶风踏雪,夤夜敲响了长篇历史小说《康熙大帝》作者二月河的家门。我们恭贺未必,他便一声感叹:康熙走上荧屏,不容易!” 是夜,在二月河的书房里,我们把电话从河南南阳拨向远在沈阳的该剧编剧俞智先,这位曾写过大型舞剧《珍珠湖》、电视连续剧《努尔哈赤》的满族剧作家,亦是一声喟叹:“《康熙大帝》是一  相似文献   

6.
一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耳朵才能听得懂这样的歌词:“你是那么咄咄,你是那么乖乖。”这是电视剧《康熙大帝》主题歌《千古一爱》中的两句男女对唱,表现的是康熙和苏嘛喇姑的相互倾慕和美誉。且不说,它把“千古一帝”及其女侍弄得缠绵肉麻如现代矫情男女,仅就歌词而言,文韬武略的一代君王就此变成了输尽文采的语言残废。“咄咄”是“咄咄怪事”的“咄咄”,还是“咄咄逼人”的“咄  相似文献   

7.
康熙大帝立身治世赫赫于史 ,与历代明君相比自有其长处。他研经究史“体诸身心 ,措诸政事”,以立身致用的宗旨 ;以弘扬道统、治统为己任。御制文阐释儒家思想精微深邃。以儒学治国 ,曰仁、曰义 ;养也、教也。儒家民本主义之精华 ,帝予以况现升华 ;儒家王道大一统思想 ,帝践履辉煌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功载千秋  相似文献   

8.
电视剧《康熙大帝》中曾有这样一组镜头:康熙皇帝少年学习时,由其父亲——顺治皇帝的师傅(曾受顺治皇帝重托)教他学习。康熙皇帝起初学习很不认真,不愿学师傅所教的内容。于是某天清晨,他晚到了学堂一刻钟,却见师傅正跪在顺治皇帝的画像前。他惊讶地问:“师傅为何跪在  相似文献   

9.
不能意会,不可言传不知用什么样的耳朵才能听得懂这样的歌词:“你是那么咄咄,你是那么乖乖。”这是电视剧《康熙大帝》主题歌《千古一爱》中的两句男女对唱,表现的是康熙和苏嘛喇姑的相互爱慕和美誉。且不说它把“千古一帝”及其女侍弄得缠绵肉麻如现代娇情男女,仅就歌词而言,文韬武略的一代君王就此变成了输尽文采的语言残废。“咄咄”是“咄咄怪事”的“咄咄”,还是“咄咄逼人”的“咄咄”?你是那么咄  相似文献   

10.
《四库全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犹如一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我国文化史上,闪耀着清朝皇帝乾隆及其一代文人学士的智慧之光。 清高宗乾隆,是康熙帝位的第三位继承者。从小就得到康熙的宠爱。康熙酷爱书法及对汉文化的研究和继承,都带给乾隆很深的影响。据《清全史》记载:“乾隆帝甚耽(热爱)汉文化,御制诗至十八万首,所作之多,为陆放翁所不及。又好鉴别书画,尝获宋刻《后汉书》及九家杜注,甚爱惜之。帝于书法酷爱董其昌,与康熙相似,惟帝之异于康熙者,在西洋科学知识之缺乏是也。”  相似文献   

11.
电视剧《康熙大帝》中曾有这样一组镜头:康熙皇帝少年学习时,由其父亲——顺治皇帝的师傅(曾受顺治皇帝重托)教他学习。康熙皇帝起初学习很不认真,不愿学师傅所教的内容。于是某天清晨,他晚到了学堂一刻钟,却  相似文献   

12.
棒槌山记     
康熙大帝在避暑山庄住得无聊,就摆驾出庄寻找可玩赏的地方,距山庄只有10多里路的棒槌山成了他常常去的地方。他寻思片刻,觉得棒槌山这个名字太民间化,太直白。他一时心血来潮,挥笔命名“磐锤峰”。 帝王不知道自己只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一个渺小而短暂的驭手,也可能流芳百世或遗臭千古,或者被后人遗忘。当皇帝时,绝对目空一切,自以为比谁都高明。像康熙这样具有雄才大略的一代明君,此时,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的康熙皇帝中央电视台放映了电视剧《康熙大帝·玄烨夺宫》,你想知道康熙皇帝的功过吗?请看──清圣祖(1654~1722)即爱新觉罗·玄烨。世祖第三子。清代皇帝。1661~1722年在位。八岁即位,年号康熙。初由贵族鳌拜等专擅朝政,继续推行圈地,广...  相似文献   

14.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杰出皇帝之一,在他任期,曾不遗余力地治理黄河,为民兴利。其诸项兴修水利的举措,从治河到治国的英明决策,不愧千古一帝之美称。  相似文献   

15.
皇帝与黄帝     
“皇帝”本是我国古时对前代帝王的尊称。《书·吕刑》:“皇帝哀矜庶戮之不幸。”《诗·大雅·皇矣》:“黄矣上帝,临下有赫。”毛传:“皇,大。”“皇帝”就是“大帝”。“皇”由“大”引申指天,又进一步引申指君王、帝王。《诗·周颂·酌》:“于昭于天,皇以间之。”郑玄笺:“皇,君也。”我国古代传说中有三皇五帝.“皇帝”又可作为“三皇五帝”的简称。《庄子·齐物论》:“是皇帝之所荧也,而丘也何足以知之。”  相似文献   

16.
长公主高中第四册《甲申三百年祭》中的“长公主”一词。课本未注。按,自唐以还,历来所谓“长公主”都指皇帝的妹妹,而不是女儿;皇帝的姑妈称“大长公主”。《明史卷121·庄烈帝六女》记载:“长平公主年十六,帝选周显尚主。将婚,以寇警暂停。城陷,帝入寿宁宫,主牵帝衣哭。帝曰:‘汝何故生我家! ’以剑挥斫之,断左臂;又斫昭仁公主于昭仁  相似文献   

17.
“帝”首见于商代甲骨文,“皇帝”始见于西周金文,与《诗》《书》,都是指天上的神;春秋时,“帝”逐渐演变为历史上的圣王贤臣;战国时大国称帝,“帝”又变为当今之世的君王;至秦王政则进而法定“皇帝”为最高统治者称号。这是一个彼此相联的历史发展过程。解放前,一些史学家曾提到这些问题,但或偏于考证,或语焉不详。如前所述“帝”在商代是至高无上的  相似文献   

18.
秘密     
德国的佛德烈大帝,大约是在打仗吧,一个将军来见他,问他用的什么策略。皇帝道:“你能够保守秘密吗?”他指天发誓说:“我能够,沉默得像坟墓,像鱼,像深海底的鱼。”皇帝道:“我也能够。”  相似文献   

19.
长篇小说《康熙大帝》中,二月河饱含深情描绘康熙波澜壮阔的一生。实际上,历史上的康熙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对中国社会发展、进步贡献颇多。《康熙大帝》显然有着正面宣传康熙的创作目的,从作品的实际表现看,作家创作动机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在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关系方面,作品既尊重历史,又是在历史真实基础上的新创造。  相似文献   

20.
清官之乐     
近读《康熙大帝全传》,知康熙非常注意奖技扶植清官。他常常不是等清官死了之后才去考虑论什么号,而是在清官还活着的时候就予以表彰重用。像大小于成龙、傅拉塔、张鹏翻、彭鹏、郭腊等,都是康熙发现并加以重用的廉吏。为了勉励地方官员做廉吏,康熙大力宣传做清官的好处:“尔等为官,以清廉为第一。为清官甚乐,不但一时百姓感仰,即离任之后,百姓追思,建词尸祝,岂非盛事?从来百姓最愚而实难欺,官员是非贤不肖,人人有四,不能强之使加毁誉。尔等各宜自勉。”“为清官甚乐”!这是康熙的看法。细细想来,不无道理。清官衣乐何乐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