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整体的信息系统如何进行规划、如何迁移、如何维护,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或是管理能力可以解决的问题。2004年,CCNEWS《信息系统工程》对11家企业,就信息系统的建设做了深入报道。我们希望借助每一个案例,通过反映CIO在构建信息系统时所遇到的问题,让读者对于企业、政府、行业中的信息系统建设有一个全貌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信息系统工程》2004,(1):71-73
“一把手”工程,为政府信息化的推广起到了破冰的作用。 当信息化深入到政府各个角落的时候,一个早先来自于政府中的词汇,又被人们提起——CIO。我们拒绝那种被明星化了的CIO,我们也拒绝那种被冠以“万能钥匙”之称得CIO。尽管CIO起源于政府,但今天却在企业中被广泛认可。然而,最近一段时间以来,CIO却大有走出企业“垄断”转而在政府领域开拓之意。 其实,从“企业CIO”到“政府CIO”,正是我国信息化建设从以电子商务为重心转为以电子政务为重心的真实写照。尽管,今天仍无一个全面的政府CIO体制出现,但通过采访基层中,那些与信息化工作相关的工作人员,人们不难得出,中国政府CIO,正在时刻准备着,走进历史的舞台。  相似文献   

3.
选择"是",对于有些人来说,是一种逃避责任的最好办法,所有的后果都可以由那个提出建议的人来承担。而当你说"不"的时候,不但会凭空给自己树立很多对立面,同时也会将所有的责任肩负在自己身上,说"不",对于CIO来讲是需要一定的勇气,但更为重要的是它要求CIO具备一个理性的头脑。IT建设势必要"先投入,后产出",每一次诸如ERP、SCM、CRM等应用管理软件项目开展时,CIO总会有如履薄冰的感觉。 当企业花费几十万、上百万的资金,投入到IT建设时,CIO势必要去应对企业内部员工的质疑、IT伙伴的花言巧语。当IT项目触及到企业部门领导的权再分配、乃至裁减企业员工等公司权利暗礁时,CIO更需要小心行事。稍有不慎,CIO就会"IT未酬,身先去"。 毕竟今天还有很多CIO,嘴里还在大谈特谈所谓"IT建设是'一把手'工程",听上去很有道理,而他们骨子里却是在将政府、企业、行业所有的IT决策,一股脑地推给别人,而忘记了CIO最基本的指责就是进行IT项目的建设。 说"可以"很容易,但是说"不"却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在IT建设受到企业各部门反对,甚至连CEO也开始产生动摇的时候,CIO是否可以选择项目下马呢?当然可以,但总有一些CIO却顶风而上,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每一个IT项目所能够给企业带来的真正价值,对于那种官僚体制早就到了该说"不  相似文献   

4.
真的要感谢杂志取了一个好名字,IT技术报道有很多层面,由于《信息系统工程》更关注信息系统,因此无论是在讲述投影机产品,还是在介绍ERP时,CCNEWS《信息系统工程》主要是从系统层面,以及具体应用环境的角度出发,来阐述IT产品技术。从系统层面出发的报道方式,让读者能够很容易地将我们的杂志与其他IT媒体区分开来。强调应用,更要求我们的记者能够深入到CIO当中,同他们一样去思考IT对企业、行业所产生的影响。2005年,我们将会在ERP、SCM等管理应用软件方面,更加注重报道来自用户层面的使用心得。  相似文献   

5.
在CIO中,诸如“在企业中只是做些服务性质的工作,没有上升空间……”的抱怨存在了许久,当在国内企业CIO阶层成长势头良好时,这种抱怨的状况还是没有得到丝毫的改变,随着一些优秀CIO的出现,许多对CIO处境、地位的担心渐渐有些动摇,对“CIO的当务之急是怎样得到领导、乃至决策层的重视问题”也有了新的思考:CIO是否应该更积极面对这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6.
一个合格CIO 应该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如何满足CIO 在管理技能上的需求,正是Sys 方略所要做的工作。CCNEWS《信息系统工程》的记者,通过采访各个行业的CIO,了解到了他们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挑战。从沟通能力到项目规划能力,从资金预算申请再到招聘新人,Sys 方略在2004 年尽力去反映中国CIO 的所思所想。  相似文献   

7.
2012年9月20日,IT时代周刊、IT商业新闻网联合全国CIO/CTO俱乐部主办的"智在应用"——优秀CIO/CTO评选揭晓,此项评选旨在表彰信息化建设、云计算项目建设中,表现突出的CIO/CTO.中国农业出版社宋丽娅是来自出版行业的唯一获奖者. 出版单位的转企改制已经顺利完成,信息化已经成为决定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但是信息化建设是一场管理体制的革命,给出版单位带来的挑战不可小觑.中国农业出版社是如何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对行业内其他出版单位信息化建设有哪些启示?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中国农业出版社党委副书记宋丽娅.  相似文献   

8.
一个合格CIO 应该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如何满足CIO 在管理技能上的需求,正是Sys 方略所要做的工作。CCNEWS《信息系统工程》的记者,通过采访各个行业的CIO,了解到了他们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挑战。从沟通能力到项目规划能力,从资金预算申请再到招聘新人,Sys 方略在2004 年尽力去反映中国CIO 的所思所想。  相似文献   

9.
在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我国社会(尤其是政府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迅猛发展,已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而信息主管(CIO)的设立在这一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论述了CIO的产生、CIO的职责与素质要求以及我国建立CIO制度应采取的举措。  相似文献   

10.
我国政府CIO制度建设还处于理论呼吁阶段,但社会已经意识到建设政府CIO制度的重要性。就上海市K区电子政务建设的实际状况看,一方面,建立政府CIO制度具有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另一方面,尽管目前区政府在建立CIO制度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尝试,但规范的政府CIO制度并没有建立起来,存在诸多问题。本研究采用访谈法,从顶层设计与职能设置,决策、执行、监督机制,人员选拔、激励与考核等多个视角系统全面地揭示了K区政府CIO制度建设的困境,并探索性地针对K区CIO制度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信息系统工程》2004,(12):72-73
CIO大有走出企业“垄断”转而在政府领域开拓之意。其实,从关注“企业CIO”到关注“政府CIO”,正是我国信息化建设以电子商务重心转为以电子政务为重心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2.
《信息系统工程》2004,(10):17-17
网络服务(WebSerices)已经炒做了两年的时间。现今流行的书籍重点大多是针对开发者或是技术人员,很少看到有一本从企业经营管理角度来描述网络服务技术优势的书。也许从经营的角度阐述网络服务对CIO来说,会更有效一些。毕竟今天的CIO早已不是一个唯技术论的IT人员。他们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提升企业的经营现状,提高营业额以及利润。《冲出盒子》的作者约翰·哈格尔三世通过分析一些采用网络服务技术的企业成功案例,来阐述网络服务的重要性。更为可贵的是,作者考虑的重点不是在描述技术的先进性或是简单地围绕网络服务如何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13.
为CIO所想     
我们确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有一个人群,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里将起到关键的作用。我们确信他们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过程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我们确信他们是制订并执行政府和企业IT发展战略的关键角色,他们将赋予信息系统以生命和灵魂。 这个人群就是正在出现的中国CIO群体。 今天信息化的重要性已经被提高到战略高度,它成为政府和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伴随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政府和企业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14.
CIO关注的焦点发生了改变。现在,他们更关心的是如何更多的用商业语言工作,用尽可能少的成本获取更多的收益以及有效的与股东沟通。 当前IT经济已经走出阴霾,因此CIO的预算以及时间、经费管理的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如果一笔技术或服务投  相似文献   

15.
他们汇聚一堂,围坐在篝火旁边,彼此讲述着发生在各自企业的IT故事。CIO们谈论的话题多种多样,从如何开展IT普通教育,到如何与难对付的中层管理者进行“较量”,从冒着数次失败的风险力主上马ERP,到利用铁腕强行把IT建设与企业每一位员工奖金挂钩。在CIO每一个心得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段令他们难以忘却的记忆。他们遭遇过IT项目的失败,也受到过领导的冷落,但无论身处何种境地CIO永远坚信;企业若想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IT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当IT普及阶段,CIO成为企业IT建设的主角,但是当需求成为IT前进的驱动力时,CIO则变成了企业IT建设的配角。从主角到配角,CIO的位置似乎有些下落,但是今天的企业则更需要一个唱主角的CIO,只不过要求这个CIO具备更有战略性的眼光,和一个IT服务提供者的心态。  相似文献   

17.
当企业中的CIO还在为企业各部门建立完善而又实用的系统的时候。他们其实已经为企业埋下了“信息孤岛”这枚炸弹。工作越勤恳.也许炸弹数目就会越多,其威力就会越大,一旦某天.企业之间的业务配合无法满足客户的需要时,他们才恍然大悟,这点也许直到2004年8月10日他们才更清楚。  相似文献   

18.
《信息系统工程》2005,(4):13-13
优秀的CIO,不仅要具备IT的组织、规划和实施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充分运用IT的潜能,并具备用"超越现实的目光去看待未来的变化"。CIO利用这一视角,来积极参与企业的战略决策,并运用最有效的IT投资来全方位的协调和调整企业的各类资源,为企业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能力。在实践中,CIO们面对着当今复杂多变的技术环境与商业环境,经常需要做出许多艰难的决策,前人的智慧与经验已成为我们学习与借鉴的宝贵财富。人贵在自知。也许只有CIO自己,才能说得明白如何做一个成功的CIO。迪安.莱恩所著的《首席信息官智慧--硅谷顶级IT专家的最…  相似文献   

19.
经常听到企业的CIO这样抱怨,公司的高层领导不重视信息化,所以企业信息化工作难以推进,CIO的工作难做。可企业老总也感到冤枉,“我们怎么不重视信息化了?我们已经为信息化拨了经费,我们经常开会要求各部门重视信息化,公司领导一直在强调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理解偏差,原因在于企业IT的话语权不在CIO手中,真正的CIO体制还没有形成。由于中国信息化起步较晚,掌控信息化话语权的是专家学者和IT厂商,而不是政府或企业的CIO。企业的信息化不是内在拉动,而是外部推动,这就造成在信息化的进程中,表面上CIO处于信息化的…  相似文献   

20.
CIO生存指南     
《信息系统工程》2005,(11):19-19
CIO可能是对IT最为充满信心的一群人。他们总是希望借助IT的手段来为企业提高盈利水平。《IT领导力》专门针对CIO撰写,只不过全书一开头就用一个悲观的问题告诫CIO们,也许IT并非像他们想像的那样无所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