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敏 《大众科技》2011,(4):185-186
文章认为,科学史的首要任务是整理完善一部特殊类型的人类文明史,是以科学和技术为主要元素的来解释历史,科学史研究的意义在于教化作用和有助于科学的发展,科学史作为科学与人文的桥梁而存在,沟通着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科学史方面相关的作品开始不断增多,然而质量却不断遭受批判,研究重心主要在一阶的科学史研究上。本文通过重点分析以阿伽西为代表对波义耳案例的科学史研究,并对比其他科学史家笔下的波义耳研究,立足于科学编史学的维度来探讨科学史重建的合理性。本文认为,基于不同的哲学立场,不同的科学史作品都是对科学历史的某个侧面进行描述,都是“真实”历史的某种简化、某种单一化,只强调突出某个侧面。只有意识到科学哲学对科学史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利用”科学哲学为科学史服务,从而带来对科学史更多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HPS教育由萌芽与诞生发展成为科学教育的核心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马赫从历史与哲学角度来“理解科学本质”,萨顿使科学史以学科身份步入科学教育,库恩将“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作为共存体纳入科学教育,建构论学者增加并强调科学社会学对科学教育的意义.在历史、哲学与社会学情境中理解科学,有利于科学及科学研究事业走向民主与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4.
主要从本体论和认识论这两个维度,梳理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之间的关系。通过阐述科学史在科学哲学研究中地位和作用,强调科学史的史实和案例研究,对于匡正自然辩证法领域的思辨倾向、促进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国内传统的科学史教材,因其演绎体系、知识传授以及完整全面等特性,倒置以至淹没了科学发现的生动过程以及科学史研究的鲜活精神,程式、僵化以至束缚想象和创造力的流弊日渐显露.为此,本文在反思传统科学史教材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史教材的创新应实现模式与方法的二重转换,即从传授-接受模式转换为品评-欣赏模式,从整体、演绎、逻辑的方法转换为实例、归纳、历史的方法;本文并对科学史、科学哲学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用科学史教材的编写提出了一种尝试性的设计.  相似文献   

6.
科学史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是科学史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而科学史与哲学的关系则是科学史与相关学科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史与哲学的关系实质上主要体现在科学思想史与哲学的关系上。文章从历时性、共时性、互动性多个层面全面、系统、深入地揭示了科学思想史与哲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分析了二者具有密切关系的原因和依据,并凸显了二者关系研究的意义,以引起学术界同仁对此问题的重视与关注。  相似文献   

7.
我于20世纪60年代末学习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内在论的科学史和价值中立的科学哲学受到兴起的科学社会史的挑战。我放弃了单纯的科学主义,开始批判地看待科学。对科学和技术的批判成为70年代出现的科学技术元研究的重要内容。从1970年以来,我在韩国许多大学开设了STS以及科学史、科学哲学方面的新课程,积极参与了环保相关的民间运动。目前主要集中于国际层面的科技伦理研究。  相似文献   

8.
葛长虹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9S):110-110,231
主要从本体论和认识论这两个维度,梳理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之间的关系。通过阐述科学史在科学哲学研究中地住和作用,强调科学史的史实和案例研究,对于匡正自然辩证法领域的思辨倾向、促进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科学解释的方法、特点、标准和评价等问题是科学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20世纪对科学解释问题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形成了两种科学解释理论。一是逻辑实证主义架构的逻辑-语义型科学解释理论,二是以范.弗拉森为代表的文化-语用型科学解释理论。前者因局限于逻辑和语义的刚性界域而限制了科学解释的具体性和丰富性;后者则以语用和文化的无界域流变模糊了科学解释在次语言基底上的独特性和范导性。语境-意向性理论作为科学哲学重建的可选择取向,则给出了解决科学解释问题的新的思想基底和方法论工具。其根本特点在于,它既以语境这个相对稳定的基底和框架克服了语用论解释的无限制流动性,同时又以心理意向克服了传统逻辑型解释模式那种外在主义的强硬刚性,从而使科学解释得以在主体的语言实践世界中现实地展开和完成。  相似文献   

10.
方以智“函雅故,通古今”和“尊疑”、“求实”的科学史治学特点。对其科学哲学思想的提出有着重要的帮助,而且他还能以自己提出的科学哲学思想来指导科学研究及科学史工作。这一案例对启发科学史学与科学哲学互动的本土化探索以及促进和加强这两门学科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