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历大年三十中午,我想报道低保户到底在怎么过春节,所以我没有跟家人一起吃团年饭,而是在武汉三镇连续跑了好几个社区。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地市报记者永恒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每逢重大的国内外体育比赛,人们总会见到一位山东大汉:他声音洪亮且健步如飞,甚至年轻记者也跟不上他的步伐;他做事雷厉风行且干脆利索,根本看不出已年近花甲。这位激情四溢的汉子,就是齐鲁晚报高级记者马安泉,体育记者圈内称他是“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齐鲁晚报的记者则尊称他为“年轻的马老”。  相似文献   

4.
魏和平 《新闻窗》2008,(4):77-78
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调查采访,是记者发现新闻、提炼新闻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记者做好宣传报道应有的职贵。因此,新闻记者应当对这方面有足够的认识,重视和培养自身勤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调查采访的良好作风,尤其是我们的年轻记者。  相似文献   

5.
郑睦华 《声屏世界》2011,(12):52-52
创新新闻采访。提升新闻敏感 新闻记者要高度重视新闻采访创新,不应是呆在办公室或者躲在家里,坐等采访通知、坐等新闻线索,而应是主动出击,勤于思考,加强新闻策划,提升新闻敏感,奋力采写新闻精品、佳作、力作。基层记者根植沃土,离新闻最近.具有中央级、省级新闻媒体记者不可比拟的天然优势。只要我们不断夯实新闻理论功底,  相似文献   

6.
《青年记者》2006,(21):F0004-F0004
张刚是2000年参加工作的一位青年记,从走进齐鲁晚报那一天起,就扎进胡同社区走千街巷进万家门,忠实记录百姓酸甜苦辣,以笔墨体察民情民意,用镜头反映群众心声,写出了一批反映时代本质、反映人民心声、反映真实生活、  相似文献   

7.
记者是社会发展过程忠实的记录者和发掘者,要做一个称职的记者,只有深入基层,才能了解、反映最原始真实的生活,才能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依据。作为驻站记者,最大的优势就是始终和最基层的群众,和基层的党委、政府在一起,上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下联系最火热的生活,因此是最能够写出鲜活的、有生命力的新闻作品的。上世纪90年代末,我在安徽日报六安记者站工作时的一段经历至今难忘。  相似文献   

8.
9.
哲人有言,假使一只蚂蚁在苹果上跑来跑去,没有什么所得,它对苹果发生不了兴趣,但如果它咬破了一点皮,就尝到了甜头。要是把我们的记者比做蚂蚁,那么,群众生活就是又大又甜的苹果;谁想撰写新闻精品,就只有深入到群众的生活中去。有许多“含金量”很高的新闻,记者只要沉下去,就能有所收获,有所发现。新闻界老前辈谈新闻工作的体会,我印象最深的有五句名言:穆青同志说,在生活中,并不缺少新闻,缺少的只是发现。范敬宜同志说,陌生地方新闻多。南振中同志说,采访不仅是记者的工作,而且是记者的生活。安岗同志说,脚底板下出新闻。经济日报总编辑庹…  相似文献   

10.
《青年记者》2007,(15):F0002-F0002
7月18日下午5时.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考验着济南这座城市。在疾风暴雨中.面对生死的考验.齐鲁晚报·生活日报的记者.再次表现出超强的战斗力和职业激情.再次表现出牢记社会责任、心系民众安危的记者情怀。  相似文献   

11.
今年石家庄市新闻质量年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选派50名骨干记者赴农村、社区和企业挂职锻炼,并且这将作为一项制度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如果现在不让《齐鲁晚报》记者张刚到他负责联系的社区跑,他肯定不愿接受,社区的群众也不会答应。  相似文献   

13.
李海燕 《青年记者》2006,(19):19-21
张刚是2000年参加工作的一位青年记者,从走进齐鲁晚报那一天起,就扎进胡同社区“走千街巷进万家门,忠实记录百姓酸甜苦辣”,以笔墨体察民情民意,用镜头反映群众心声,写出了一批反映时代本质、反映人民心声、反映真实生活、鼓舞人民斗志的好新闻作品。在采访中,他不怕困苦,坚持新闻职业精神,清正廉洁,严守法纪,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操守、良好的职业形象赢得人民尊重,从一名“胡同记者”成长为市人大代表,从而引发出“张刚现象”——以实际行动践行“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要求,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一名让党和人民信赖的记者。  相似文献   

14.
吕芃 《青年记者》2007,(13):28-28
很惭愧,受教受益受惠于《青年记者》多年,直到编辑同志约稿才知道,这份充满了时代气息、新锐理念的纯业务刊物竟然诞生在残酷的战争年代,为她洗礼的,是战士的鲜血,是抗日的烽火。仅凭这一点,她就永远值得我们尊敬。更何况,她现在还处于思想的前沿、理论的高端,始终保持着青年的朝气和锐气,新鲜,生动,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5.
“你们来了真好。”这是我在跟随“省直新闻单位青年编辑记者阜平一线行”活动中来到革命老区保定市阜平县天生桥镇南栗元铺村采访时,当地群众说的话。  相似文献   

16.
相对于职业道德,记者更应看重的是职业精神,没有精神支撑的规范是易碎的守则。  相似文献   

17.
基层是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地方党报身处基层,新闻工作者也要身入、心入,才能写出真正反映实际的好稿件。  相似文献   

18.
驻外记者是报社的一支重要报道力量,做好驻外记者工作十分重要。近半年来,由于大家的努力,驻外记者的精神面貌与过去大不一样;工作质量和水平与过去大不一样;记者通联部组织指导工作的力度和水平与过去大不一样。大家充分认识到驻外记者作为报业集团的窗口、形象、大使所肩负的责任,按照党委的要求,自觉在编委会组织领导下,团结奋斗,积极进取,完成了既定目标任务。作为驻外记者如何搞好新闻报道,我觉得有三点很重要。  相似文献   

19.
□穿上这身军装,走到哪里都是战场。□记者这个职业最经不起老,生理的老好理解,心理的老易漠视。□最该激动的年龄激动不起来.也就别指望难再激动的年龄激动起来。□年轻记者要想得很远,也不要想得太远。□年轻态是一种好心态。□年轻的触角永远是张着的,年轻的状态永远在路上。  相似文献   

20.
耿宝福  王茹 《青年记者》2007,(18):42-43
目前,高校校报35岁以下的青年编辑记者是校报编辑队伍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在许多高校报社,青年编辑记者数量占到报社工作人员的一半以上,他们生存状态直接影响到高校校报采编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影响到高校校报的生存与发展。但是,与校报界中老编辑人员相比,青年编辑记者中普遍存在的"五重五轻"思想问题相对突出。因此,客观深入地研究高校校报青年编辑记者的思想问题,着力改善他们的思想状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对于新时期办好高校校报,更好地为高校办学服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