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例】星期二下午第一节课,笔者一脚门里,一脚门外,便听到了“叽叽”、“叽叽”小鸡的叫声。笔者走进教室,学生的表现各不相同:有的端坐着,目光注视着老师;有的头低着,不敢正视老师;有的故意起哄,阴阳怪气地说:“这声音真美,比某些人说话的声音好听多了”;有的一本正经地说:“这是课堂,应严惩那位带小鸡的同学。”  相似文献   

2.
“升级”的时代——例谈传统游戏的改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亢 《江苏教育》2008,(18):56-57
我还记得在五年级体育课上发生的一幕,“同学们,我们来玩大渔网的游戏……”我的话音刚落就有些人小声嘀咕:“又是大渔网.没劲!”我发觉孩子们的兴趣不大,便妥协一步:“邪我们玩老晦抓小鸡,反正我们要先热热身。”谁知嗄对的人更多:“我们又不是三岁小孩.老鹰抓小鸡太老掉牙了!”孩子们的埋怨是有道理的,他们从幼儿园起就接触了许多游戏,有螳传统体育游戏在各个年级的佐育课堂上一再使用,  相似文献   

3.
强燕 《四川教育》2008,(2):60-61
【问题呈现】《我与小动物》教学片段 一位教师上《思想与品德》中《我与小动物》一课。课上,教师用神秘的语气问学生:“你们猜猜看,老师今天绐你们带来了一哪些小动物?”学生很是感兴趣,纷纷回答。众说纷纭后,教师像变戏法似的从讲台下拿出好几个纸箱:“瞧,有小狗、小鸡、小兔、小乌龟、小金鱼……”教室里一下子热闹了,  相似文献   

4.
精心导入上“好”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镜头一】叮铃铃,上课铃响起,教师急匆匆走进课堂。“老师好!”“同学们好!请坐!今天我们来学习……”  相似文献   

5.
姜丽凤 《班主任》2015,(2):26-28
【案例聚焦】镜头一: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区别"拨"与"拔"的字形,并为它们找朋友组词。在几名学生正确组词后,老师点名让小杰回答。只见他慢吞吞地站起身,直挺挺地站在那里,手指不停揉搓着,一声不吭。镜头二:教室里,老师要求学生找自己的好朋友一块做游戏。很快,学生们都找到了朋友,只有小杰坐在座位上,尴尬  相似文献   

6.
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爱,就成了无水之池。任你四方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现撷取几朵“爱”的浪花,以飨读者。【浪花1】摄影师,给镜头!于永正老师在教《水上飞机》时,课堂上有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一名学生上台读书时,于老师叫摄影师给这名学生照相,另外,还提醒摄像师要把镜头对准学生。这看似随意的举动,其实是教者教育理念的自然显现———让学生始终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我想,这正是大师的“大”字的表现,只有理念深深植根于先进的教育思想,才会有这样自然而然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现象一】春天来了,在学校的操场上,学校的相关负责人再三强调美化校园的重要性,且再三叮嘱学生们不要践踏校园内稚嫩的草皮,不要损伤校园内娇艳的花朵。然而,事与愿违……【现象二】课堂上,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钱该怎样花》一课,老师告诉学生们:"钱,不要乱花!要将钱用在最有意义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镜头1】下课了,美术老师走出教室,大约过了半天或一天的时间,美术课代表将全班的美术作业送到办公室来,老师匆匆地给学生的作业打了一个等第:优、良、及格……【镜头2】一节公开课上,学生精心完成的作品,经过一番评价之后,无人问津,有的是因为当时的急忙展出甚至连姓名都没来得及写,于是垃圾篓便成了它最终的归宿……作为一名一线的美术老师这些镜头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也是目前较为普遍的一种评价学生美术作业的方式。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每一位从事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反思与重视。我们知道美术学习比一般的知识学习更强调个性化的特征,它…  相似文献   

9.
随着课改的深入,我发现了一些不太和谐的课堂现象:设置情景的牵强,合作探究的混乱,课堂上人声鼎沸,不再井然有序……学生更“活”了,课堂更“乱”了,教师也不太敢用规矩去约束学生。于是,我开始反思。课改要的就是这样的课堂吗?如何让课堂教学更有效?  相似文献   

10.
借推进新课程实施的东风,笔者和几位领导一起听了中年级两堂品德与社会课。 【镜头一】《从一滴水说起》教学 师:“……说一说你的生活中有这样浪费水的现象吗?小组内交流交流。”  相似文献   

11.
我会学 句群展示:上午的体育课上,在大操场,我们的体育老师领我们玩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游戏,叫“老鹰捉小鸡”。老师先讲明游戏的规则,然后就开始了。老师当鸡妈妈,她的身后有一大串“小鸡”,后面的每个“小鸡”都用双手紧紧抓住前面“小鸡”的衣服或裤带。开始,我们部分女生做“小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题目一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片黄树叶 ,爱思考的同学们有的说黄叶代表成熟 ,有的说它代表开始 ,有的说它代表衰老和死亡……写作要求 :自拟题目 ,写一篇文章 ,体裁不限 ,字数 60 0字。【命题目的】 :考察学生的思维方法。【思路设计】 :1 文章可以写成一个课堂上争相发言的场景。这样 ,文章的重心放在对这一情境的描写上。开头先总说一句 ,老师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课。接着转入对课堂场景的描写。先写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片黄树叶 ,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然后 ,写老师怎样调动起同学们思维的积极性 ,同学们是怎样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精彩的发言的…  相似文献   

13.
<正>一、问题:一节"催眠"课的启示【镜头回放】前不久,我参加了由特级教师和骨干教师组成的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聆听了其中一位骨干老师执教的《空气》一课。课堂上,教师教态亲切,设计环环相扣。可课上到一半时,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了低沉的打鼾声,回头一看,竟是一位听课老师趴在桌上睡觉……天哪!他竟然睡着了!我不禁暗暗感叹。感叹之余,发现不仅仅是这位老师,坐在后排的老师中有近一半都没有在认真听课,有的议论,有的则是在玩手机,再看看台上辛苦"耕耘"着的老师,除了同情更多的是反思……  相似文献   

14.
正【镜头一】在学完一节欣赏课之后,老师请同学们用游戏的形式表达一下这节课的内容。话音刚落,全班同学都动了起来,教室里顿时乱成一团,任老师喊破喉咙也没人理睬……【镜头二】在学完一节综合课之后,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给这首歌曲创编舞蹈动作。顿时教室里也热闹起来,同学们竟然胡乱的将同座推倒或抱起。弄得教室里乱成一片。【镜头三】一节器乐课上,教师刚想示范吹奏,一位同学哭叫起来:"老师,XXX抢了我的乐器。"老师摆平这件事后,刚想吹奏,忽然一个尖得刺耳的怪声从一个同学嘴里吹出来,顿时  相似文献   

15.
“运师见习的新老师回去了,我们班的同学个个哭得眼睛红红的……”一个老师的话没说完,又一个老师接着说:“新老师总共给学生上几节课,他们倒个个痛哭流涕的。”“我们教了学生这么久,要是我们离开了,他们会哭吗?”……耳边听着老师的谈论,眼前浮现出见习老师和学生们在一起的情景:下课铃响了,学生们还想和见习老师多呆一会儿,一位文静的学生悄悄地藏起了见习老师的教本,大胆一点的学生就跑到讲台前拉住老师的手和衣服不放开,见习老师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怒色,只是耐心地解释着;体育课上,见习老师和学生们玩起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虽然老师…  相似文献   

16.
【习作内容】课堂上师生共同做“触球”游戏,学生根据游戏内容或课堂上的表现等自由作文。【教学理念】1.营造宽松的课堂教学情境,采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积累沉淀写作素材,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2.开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进行智力测验游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课前准备】1.教室里课桌围成一个大圆,学生四周围坐。2.篮球一个。【教学过程】一、由名字导入,拉近心理距离师:同学们,你们和在座的老师一大早就来到这里和我见面,我非常感谢大家!(真…  相似文献   

17.
【教材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第四册。【教学过程】音乐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支歌,请小朋友们认真听,仔细看大屏幕上的画面。(画面内容为六一儿童节孩子们的活动剪影)语文教师:画面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学生畅所欲言,分别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练习说话)  相似文献   

18.
课堂上常常会出现这样一些情况:老师讲上句。有的学生迫不及待地接下句;老师讲到兴致盎然处,有的学生莫名其妙地插上一句。课堂炸了锅。让老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老师出现了教学中的小失误,有的学生便在下边大声嚷:“错了!错了!”……  相似文献   

19.
<正>一、活动背景【活动来源】区域活动时间,几个小朋友在语言区拿着绘本《最奇妙的蛋》边看边讨论。“如果再有一只母鸡,是不是就直接生下一只神奇的小鸡。”“小鸡是生出来的吗?母鸡是下蛋的吧。”“那鸡妈妈是怎样把小鸡生下来的?”“是不是和我妈妈生妹妹一样,鸡妈妈肚子变大就会生出小鸡?”“不是啦,小鸡是孵出来的,把蛋放在鸡妈妈肚子下面孵出来的。”“老师,我们能不能也来孵小鸡?”……我鼓励幼儿自己去探寻孵蛋的秘密。关于孵蛋的探索就这样开始了。  相似文献   

20.
【镜头】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在引入课前教师组织学生“摸一摸”:摸数学书的封面与课桌面、摸作业本的封面与课桌面、摸自己的手与数学书的封面……看看有什么新发现?教师本意是要让学生说出哪个面比较大。可是学生的想法却不同——老师叫我们说自己的新发现,我就实话实说吧:生1:我发现数学书的封面比较光滑。生2:我发现课桌面比较粗糙。生3:我发现作业本的封面没有数学书的封面光滑。……【分析】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课堂上教师用得最多的提问如:“这节课你有什么新收获?”“孩子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