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琨 《新闻世界》2010,(10):105-106
本文通过概述国内外的影视业现状和特点,分析国内影视业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概述影视剧的"凑戏"现象,分析中国影视业的现状和前景,提出中国影视业需要多元化发展,需要走符合中国大众口味的平民化、温情化路线,需要具有一定艺术特色的经典中国式电影。  相似文献   

2.
按照大众传播学的原理,媒介对于某一内容连续不断地重复传播,就会使得受众即便对谎言也难免信以为真。当前,帝王戏在电视节目中出现的频率过高,这就容易在舆论上形成一种错误导向:近年来,封建帝王们被拍过来拍过去,影视剧里的帝王被写得一个比一个好。原本作为现代戏中应该保持的批判意识.却完全被改换成了歌功颂德。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照俞樾<曲园墨戏>一书中曾用于制笺的墨戏图武与其传世墨戏笺实物,对墨戏图、笺的设计、主题、关系等问题加以探讨,并研究其题材、创作的特殊性,充分肯定其在中国传统文人自制笺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阳戏仪式文本多样庞杂,大体上可划分为两大类:仪式抄本和各种法事文疏。仪式抄本有四个显著特点:一、每出内容和形式基本固定;二、编排体例同中有异;三、普遍保留着对重庆巴县道光时期阳戏文本的继承性;四、表现形式渐渐呈现出与传统剧本趋同的倾向。法事文疏体裁有疏、牒、幡、票、圣牌、纸钱、宝马、符箓、字讳、手诀、咒语、诰章等,它们或用来祭神祀鬼,或用来增加法师法力。  相似文献   

5.
陶澜 《兰台世界》2013,(23):149-150
文章对于汉代戏车运动的发展演变历史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汉代画像石中的戏车表演的描述,对于当时戏车发展盛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彭芙蓉 《新闻世界》2013,(11):175-176
一个剧种区别于其它剧种的重要标志在于其独特的地域方言及由方言衍生的音乐唱腔。黄梅戏从孕育生成到发展成熟,大约经历一百五十余年,由早期的黄梅采茶歌,发展为今天的黄梅戏,并成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本文从黄梅戏故乡—安庆的地域文化对其音乐唱腔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初步探讨,以加深对黄梅戏这一剧种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7.
清朝建立后,具有满族特点的体育项目被带到了中原,冰戏即是其中的一项.冰戏运动在皇宫贵族的推动下得以兴盛,同时也流传到了民间,并得到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苗族蚩尤戏源于苗族古老的民间祭祀活动,有着数千年的传承历史,以古朴、灰谐、夸张、个性化的表演方式,纯正的民族素材和独特的苗族面具而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纵观苗族蚩尤戏的发展、传承历程,从非物质文化视角提出对其保护与传承的思路,维护地方戏剧的文化发展环境,强化地方戏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地位,拓展苗族蚩尤戏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
自唐以降,弄孔子、戏儒流、渎圣侮贤之优戏表演,绵廷不绝,其尤以宋代优戏为著。它以讹语影带、插科打诨的形式,渎经侮圣、诋贤叛道,戏儒刺奸、讥时揭弊,牵动道德、政治与学术文化的敏感神经,演绎了儒家思想民间接受的另一面,显示了戏剧文化与社会政治渗透消长的态势,以丰厚的文化意蕴,成为早期戏剧民间形态孕育中不可多得的“真戏弄”。  相似文献   

10.
柳邦坤  朱彦 《今传媒》2016,(5):12-13
淮海戏是扎根于淮海地区的地方剧种,作为江苏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在过去的200多年里深受淮海地区人民喜爱,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认知价值.但随着现代文明的冲击,也频临衰落甚至消亡的危险,因此进行保护与传承发展尤为迫切和重要.淮海戏要实现传承发展,罴要探讨淮海戏的传播规律与路径,进行有效传播,这样才能使淮海戏永葆青春和活力.  相似文献   

11.
孙玫 《文化遗产》2010,(1):17-20,108,157
1949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戏曲改革运动"大规模展开。戏改运动首先是从禁戏开始。意识形态的过度强化,曾使得当年禁戏的行为一度趋于泛滥。1951年5月5日政务院的《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实为纠偏之举。从此,戏改运动的重点就不再是禁戏而是改戏。经"过滤"、"净化"、"去芜存菁"后的传统戏曲,改变了原貌。经几十年之世变,如今的传统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出现历史断层。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中国,业已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告别"意识形态至上",开始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保护。从禁戏、改戏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刘猛 《文化遗产》2022,(4):77-85
演戏寓教是徽州社会的传统。休宁县二十八都“三宝会”自光绪年间起,每三年组织一次会戏演出,民国十三年和十六年的会戏是由璜川陈氏牵头负责的,四房各出司首,拈阄办事;司首与戏班各立关文,约定职责与义务;不吝开支花费,经费主要来自“谷银”的收取、“人丁妇人米”的摊派及各种捐助等,得到了当地宗族和民众的响应和参与;演出的戏曲以徽剧为主,剧目很多,从其选择看,名为“酬神”,实是“娱人”和“教化”,演戏寓教,通过看戏以让乡村民众接受中国传统儒家伦理教育。这抑或是传统徽州乡村社会自治、治理的一个重要手段,许多经验与做法在今天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作为我国现知最早流行于世的博戏,六博之戏相传为老子所创,已经具有一套完整的规则和道具。并且依据古代文献的记载以及对出土文物的参考得知,六博之戏最早在商代出现,且广泛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两汉时在民间得到普及。  相似文献   

14.
刘绍东 《兰台世界》2014,(6):147-148
作为我国现知最早流行于世的博戏,六博之戏相传为老子所创,已经具有一套完整的规则和道具。并且依据古代文献的记载以及对出土文物的参考得知,六博之戏最早在商代出现,且广泛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两汉时在民间得到普及。  相似文献   

15.
荆河戏是盛行于湘西北澧水流域与长江荆河段的地方戏剧,传承至今历600余年未曾中断。然而,当下荆河戏的发展却陷入了困境:观众群流失,戏班经营困难,人才青黄不接,艺术创新乏力。荆河戏只有立足于发展创新,依靠新媒介,完善人才培育机制,坚持与当下互联网信息技术相结合,才能破除困局,继续发展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6.
早期剧本文献的匮乏长期制约清末民初外江戏历史形态的相关研究。二十世纪上半叶新加坡余娱儒乐社、潮州八邑会馆及陶融儒乐社所传抄的三批早期外江戏剧本内容丰富、形态多样,不仅保存了清末民初外江戏名班所用剧本和民国时期著名的陈子栗藏本,还较后期整理本更多地保留了早期外江戏的历史形态特征,可为相关研究提供更为详实可靠的文本信息,对广东地方戏曲文献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戏神信仰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同时也浸染了浓厚的宗教色彩。文章从历史文献入手,推考出中国古代戏神信仰产生于宋代。在此基础上,将中国古代戏神信仰的历史分为萌生期、发展期和繁荣期,并探讨了清代中叶戏神繁盛的原因是源于戏曲声腔的多元化和地方剧种的大崛起,而明代存在的"二郎神"信仰在清初被"老郎神"取代,则是政治势力和社会舆论双重压力下改弦易辙所致。  相似文献   

18.
安顺地戏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其在表演形式、剧目、唱腔等方面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对安顺地戏进行档案式保护,有利于加强中国戏剧文化遗产的抢救,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相似文献   

19.
"非遗第一案"终审已两周年,但民族民间文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实质问题仍然没有取得进展。从该案来看,当事人、法官以及学者对安顺地戏的法律性质、知识产权权益结构、适用现行法保护安顺地戏知识产权权益的空间与困难以及所需制度创新等问题,均缺乏深层次认识。在上述案例中,安顺地戏实质是指安顺地戏中的两个剧目,属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但应区分为创造性版本和模仿性版本;其知识产权权益结构可以区分为积极权益与消极权益、精神权益与经济权益,本案讼争的署名权和反对歪曲权实际上是保护作品完整权,属于精神权益的范畴;在现行法适用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和著作权法,可以为安顺地戏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一定的空间,但存在诸多困难。只有通过制度创新,制定"民族民间文艺特别著作权保护条例",才是解决民族民间文艺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20.
罗燕 《文化遗产》2010,(4):74-81
清代宫廷承应戏的演出十分频繁,这些承应戏在最初都是为了应合宫廷内的各种民俗节日、朝廷重要庆典等筵宴场合而专门编写的,可统称为"节戏"。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现存清宫承应戏的表演本和清升平署有关演剧的档案,以探讨节戏在演出中所呈现的仪式性特征,以及这些仪式背后所具备的宗教性、习俗性甚至政治性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