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洪岩 《声屏世界》2012,(1):28-29
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各级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中并没有关于突发事件发生时和发生后对相关个体或群体实施紧急心理援助的条款。尽管如此,面临突发事件时,如何为事件中的主要当事人及与突发事件有关的人员提供必要的心理援助,已经得到我国心理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意义]突发事件中政府话语的受众反向认知现象对政府舆情应对乃至公信力形成挑战,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以期为突发事件管理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过程]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选取2011—2020年1 500起突发事件展开实证研究,分析突发事件中政府话语传播的受众反向认知现状,并从突发事件属性、事件传播属性、政府话语属性方面,考察政府话语反向认知的影响因素。[结果 /结论 ]研究发现,突发事件属性、政府话语属性对政府话语反向认知的影响最强,影响反向认知最为显著的因素依次为:突发事件类型、事件问责情况、事件所属行业、政府话语发布平台、政府情感话语运用、事件发生地、政府回应时效、舆情持续时间等。  相似文献   

3.
政策管理     
《视听界》2011,(5):6-6
中央要求抓好重大突发事件的公开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提出要抓好重大突发事件和群众关注热点问题的公开.客观公布事件进展、政府举措、公众防范措施和调查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4.
马玉宁 《新闻世界》2013,(10):319-320
近年来我国的突发事件频发,从2003年非典型性肺炎(SARS)、2005年黑龙江省松花江水污染事件、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2011年广东乌坎事件、2012年宁波Px项目等等,这些突发事件不仅屡次检验政府在突发事件中的危机公关能力,也促使政府建立新闻发布机制与社会大众沟通。本文通过梳理我国突发事件中信息公开与政府新闻发布制度,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针对突发事件的信息公开制度提出政府新闻发布策略。  相似文献   

5.
一目了然     
《声屏世界》2012,(9):66-67
对重大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的认识三大偏差突发事件会因为新闻报道的介入而成为重大公共事件。这是政府层面,特别是重大突发事件处置一线的政府官员中,不少人一直以来所持的看法。这并非客观态度,没有正视我国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有所增加的客观现实。强调突发公共事件的客观性,新闻报  相似文献   

6.
罗莉 《新闻窗》2009,(4):14-15
突发事件是指在不可预知的情况下,于瞬间发生的危及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如自然灾害、安全事故、群体性事件、刑事案件等等。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必然引起公众广泛关注,甚至造成社会恐慌,而新闻媒体对事件报道的立场和态度将直接对事件发展造成影响,甚而直接关系到事件的结果。近年来,党和政府对突发事件报道非常重视,早在2003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国内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工作的通知》,对媒体加强突发事件报道作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7.
刘要停  夏秀 《新闻窗》2014,(1):48-49
近年来,突发事件频发。由于舆论影响大、传播渠道多、传播速度快,突发事件为社会所广为关注,同样也成为新闻媒体的重要报道内容。就新闻报道本身而言,真实快速地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在新闻“真实性”和“时效性”背后,还存在着一系列需要实践者去思考的媒介伦理问题:事件中的当事人的隐私权、个人尊严、所报道的伤害事件内容有何社会价值?等等。  相似文献   

8.
李洁  任景华 《今传媒》2016,(1):62-63
在突发事件中,政府信息不仅是政府了解事件进展的重要途径,而且在公众心中也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新媒体时代,微博日益成为公众接受和反馈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微博热议话题或事件引起的舆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政府的决策,相反,微博也能成为政府在突发事件中正确引导舆论的工具.本文笔者将探讨的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如何利用微博在突发事件的各个阶段进行信息的发布和传播,为政府更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起到建言献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突发事件特别是灾难事件,是人们不希望看到的,但是封锁消息和情况的做法,往往事与愿违,适得其反,闭目塞听只不过是掩耳盗铃,并不代表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就不存在。尊重公民的知情权,把真相大白于天下,既是政府的义务责任,也是媒体的职责。媒体是突发事件传播的主要途径,是公众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是政府和公众得以沟通和共同解决事件的桥梁。从事件爆发前  相似文献   

10.
政府网站中的电子政务版块系统完备,但在应对突发事件时,一部分政府网站关于突发事件的消息确认和谣言澄清却很滞后。本文以西安针扎事件为例,通过分析西安地区针扎事件发生后陕西政府网和其他网络媒体对该事件的报道,探讨政府部门在应对网络谣言时的具体情境,并提出了政府网站在应对网络谣言时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1.
彭广林 《新闻界》2014,(1):32-35
本文试图以临武瓜农死亡事件中的政府舆情管理工作为个案,分析我国地方政府突发事件舆情管理的基本范式及其弊端,进而探讨突发事件舆情管理机制变革与创新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泛维特效应"是指社会突发事件产生后,经过媒体报道扩散,引发社会上的跟风效仿行为,使得特定突发事件系列化和舆情衍生化,出现后续连环事件,造成更加严重的不良影响。"泛维特效应"可以从社会学习、行为传染、"第三人效果"等理论获得解释,具有首发事件的负面性、媒体报道的集中性、后续事件的相似性、事件后果的严重性等特征,造成突发事件系列化呈现、政府组织公信力弱化、人们社会安全感下降等不良影响。媒体、政府、个人等应采取措施,及时应对突发事件及网络舆情,避免产生"泛维特效应"。  相似文献   

13.
当下我国正处于突发事件的高发期,全面而严峻地考验着我国各级政府的舆论引导力。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事件可以说是一次成功的政府舆论引导典型案例。因此,考察这次突发事件的政府舆论引导实践,折射出当代中国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时舆论引导的新理念,这将极大丰富政府舆论引导的实践及经验。  相似文献   

14.
李秀凤 《新闻世界》2014,(9):245-246
近年来,突发事件对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而,公众开始主动介入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但是,由于我国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呈现着模式化的现象,由此而严重制约了公众的知情权,使媒体的公信力下降,造成了公众和媒体双双被动的局面,这在马航失联事件中显现尤为突出。为了突破这种对突发事件报道的模式化思维,我国媒体在汲取外媒有益经验的同时还要注重结合自身条件加强与政府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5.
突发事件,尤其是重大的突发事件,往往伴随着不确定性,潜藏着危险性。如果政府处理不当或媒介引导失当,将对社会造成极大危害。本文主要从媒体角度出发,分析突发事件是如何演变成危机事件,浅议新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应如何履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6.
资讯集成     
《视听界》2011,(5)
政策管理中央要求抓好重大突发事件的公开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提出要抓好重大突发事件和群众关注热点问题的公开,客观公布事件进展、政府举措、公众防范措施和调查处理结果。文化传播将迎重大发展机遇近日,有业内人士表示,中央将在10月专门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  相似文献   

17.
当一个突发事件发生后,一个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会通过媒体向公众及时、准确、完整地发布有关事件的信息:高效、负责的媒体会迅速、客观地报道事件的全部真相;成熟、理性的受众在对政府、媒体充分信任的基础上.会自觉配合政府行动.积极应对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的信息时代背景下,新闻媒体在处置突发事件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可以对产生的突发事件及时进行告知,帮助安抚群众的恐慌心理。还可以成为政府和民众沟通的主要桥梁,对政府的处置能力进行跟踪报道,增加政府的公信力,对政府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监督。还可以发挥对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有效预防突发公共事件的再一次发生。本文主要研究的就是在突发公共事件下新闻媒体传播管理。  相似文献   

19.
"微突发事件"的形成:首先是发生一个小范围的事件,当事人或者其他网友在网络等传媒上将此事披露,引起受众关注与讨论,事件开始在社会上传播;事件经媒体传播,受众情绪、意见不断高涨,影响越来越大,形成公共事件。"微突发事件"的特征:一、直接参与讨论者人数众多、多元化。数以万计的网民都可能通过网络对事件发表评论和看法,参与对象跨地域,涉及面广,既有来自事件发生地的,也有来自千里之外甚至国门之外的,而参与者的社会身份则几乎分布于社会的各个阶层,很多时候,参与者可能和事件本身毫不相干。二、媒体造就了"微突发事  相似文献   

20.
突发事件报道的新闻策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颖 《新闻世界》2010,(4):122-123
突发性新闻事件的策划已成为影响新闻报道以及媒体竞争力的重要衡量指标。本文着重阐述突发事件的组织和报道策划,策划原则以及如何通过突发事件的新闻策划实现政府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