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曦珍  楚雪  胡辰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1):23-33,108,109
随媒介技术的进化演进而来的传播信道,始终处于人类传播活动的核心地位。从不断演进的传播信道角度可将人类社会先后出现的传播形式大体归纳为道路传播、纸路传播和电路传播,与此相对应的媒介形态就有实物媒介、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同时,在媒介技术进化的过程中既暗含着不断演变的媒介时空辩证关系,又意味着传播和媒介的含义逐渐被狭义化的必然之势。因此,本文将以传播信道演进的历史轨迹为主线,并批判地运用麦克卢汉主义的唯技术史观分析人类传播活动的时空辩证关系、梳理三种传播形式和媒介形态的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2.
数字技术背景下的广告生存形态变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每次传播技术革命都会引起媒介形态和传播形态的改变,广告生存形态因之发生改变。数字技术是当下统治性的传播技术,它改变了广告信息传播的媒介形态和传播形态。在广告媒介形态方面,数字技术导致遗传型、共生型和衍生型广告媒介同时并存,广告媒介形态呈多样化和碎片化状态。在广告传播形态方面,数字技术导致广告由单向传播向双向传播、由大众传播向分众传播、由单一传播向整合传播的方向变迁。  相似文献   

3.
从品牌传播的角度说,媒介作为传播载体的重要性不必多言.但是,对于媒介,并不是所有品牌传播的实施者都能完全认识并理解的.近些年,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也随着经济社会文化形态的变化,媒介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各类媒介以及由其构成的品牌传播的媒介环境,已经今非昔比.媒介的载体功能、传播价值、效果体现,都具有了明显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4.
王雯  许洁 《编辑之友》2016,(5):21-24
媒介生态环境变迁下,图书从书面文化传播时代下的主导媒介中剥离,其媒介特性由大众传播媒介转向电力传播时代的文化传播媒介,再转向新媒体时代下的精英媒介和分众媒介.然而当前政府对图书在媒介结构变迁下的传播特性转变存在一定认识误区,从而制约了图书出版传播功能的实现.文章依托媒介生态学理论,在对新媒体环境下图书出版的传播位置变迁分析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图书出版价值引导机制、优化图书出版传播功能实现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5.
赵雪芳 《东南传播》2020,(8):105-107
我国媒介发展历史可分为传统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和泛众传播时代,传统媒体时代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代表,是由少数人掌控的单向传播的时代;新媒体时代是分众、双向、去中心化的传播时代;泛众传播时代是我们正在面临和即将迎来的媒介时代,是沉浸式的传播时代。在媒介发展的历程中,媒介与人的关系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异化,从人使用媒介、人与媒介相互作用,到人与媒介共生,本文将基于异化理论探析这三个媒介时代媒介与人的关系变革。  相似文献   

6.
基于社会媒介而形成的社会媒介公共组织本质上强调参与者话语传播的开放、分享与互动,也是一个自组织的网络传播系统。本文主张用布迪厄开创的场域视角来诠释社会媒介自组织传播实践,并为此提出了社会媒介场域的概念,分析了社会媒介场域独立存在的依据,并以新浪微博为例阐明了社会媒介场域理论建构中的相关概念,包括社会媒介场域中自组织传播行动者主体、自组织传播的幻象、自组织传播的位置关系、自组织传播的竞争工具——资本、自组织传播的逻辑——惯习等。  相似文献   

7.
浅谈媒介传播的受众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媒介传播的经营方式走向产止化,媒介的生存与发展越来越依靠受众对媒介的认可度.因此,如何满足受众成为近年来媒介传播探讨的话题.在坚持新闻党性原则的前提下,要让媒介传播更具有为受众服务的功能已是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高常 《新闻世界》2016,(1):58-60
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微媒介成为文化传播的新平台,然而,微媒介语境下的文化传播存在文化传播自由与消极文化流行、文化传播的形式多样化与内容碎片化、文化传播的技术主导性与人的主体性缺失三大矛盾,为了调适这些矛盾,在运用微媒介进行文化传播时,相关部门和传播主体应该占领移动社交制高点,塑造微媒介舆论领袖,把握好一个"微"字,突出人...  相似文献   

9.
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微媒介成为文化传播的新平台,然而,微媒介语境下的文化传播存在文化传播自由与消极文化流行、文化传播的形式多样化与内容碎片化、文化传播的技术主导性与人的主体性缺失三大矛盾,为了调适这些矛盾,在运用微媒介进行文化传播时,相关部门和传播主体应该占领移动社交制高点,塑造微媒介舆论领袖,把握好一个"微"字,突出人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0.
谷桂林 《青年记者》2008,(10):77-78
媒介融合的内核就是媒介之间相互借鉴对方的传播方式,丰富媒介形态,拓宽信息传播的渠道,旨在整合传播技术和功能,进而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在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电台借助新媒体建立广播网,拓展报道方式和丰富节目样态,克服了广播媒介的传播局限性,实现了传播功能的延伸。在2008年的雪灾报道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中国广播网,紧紧围绕大局,共享新闻资源,这种“台网一体”的媒介运作模式在报道突发事件中发挥着多层次的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11.
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格局,使得新闻传播出现了新的传播特征,主要体现在传播内容、方式、形态和对象上,这种改变对新闻传播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媒介融合的现状,分析了媒介融合时代我国新闻传播的特征和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提出了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数字经济、数字基础设施的蓬勃发展推动社会步入数字时代,数字媒介和技术的介入造就了传播的全新图景。本文以媒介生态为认识工具,阐释了媒介生态视域下档案数字化传播的价值。通过分析媒介生态视域下档案数字化传播面临的各种挑战,从优化媒介生态环境、协调媒介竞合关系、打造传播内容的全息呈现、增进传播受众的情感认同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3.
电视新闻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借助于网络、报刊等媒介的传播,在传播范围、传播新闻容量、传播互动性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多媒介的融合使得新闻观众能够从更多的角度、层面对新闻事件进行了解,并且多媒介融合也是电视新闻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就多媒介融合下的电视新闻传播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拉斯韦尔"五W"经典传播模式为研究视角,借鉴前人有关正义理论研究成果,将媒介正义分解为四个维度:一是涉及媒介传播渠道资源的分配正义,二是涉及媒介传播过程的程序正义,三是涉及媒介传播信息内容的信息正义,四是涉及传播者与接受者关系的人际正义。媒介正义的实现路径,即是在媒介传播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全面贯彻落实上述四种正义要求。  相似文献   

15.
谷桂林 《青年记者》2008,(15):77-78
媒介融合的内核就是媒介之间相互借鉴对方的传播方式,丰富媒介形态,拓宽信息传播的渠道,旨在整合传播技术和功能,进而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在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电台借助新媒体建立广播网,拓展报道方式和丰富节目样态,克服了广播媒介的传播局限性,实现了传播功能的延伸.  相似文献   

16.
张超 《声屏世界》2016,(6):61-62
如今,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重要科学技术在媒介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使得跨媒介传播成为了现代传媒经营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跨媒介传播,不仅满足了传媒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还使传媒拓展出了新的领域和新的空间,使各媒介进行整合与配合补位。本文主要对跨媒介传播的概念进行了解析,就传统电视栏目跨媒介传播的有效方法展开了探讨,并分析了传统电视栏目实现跨媒介传播探索与实践的实际案例。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时代,媒介融合已经成为最常见的一种媒介手段,丰富的媒介传播渠道,也方便了人们对于新闻信息的接受。对于新闻传播来说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使得新闻的传播有了新的传播方式以及相关内容的融合。然而在媒介融合下,也给新闻的传播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也需要传统的新闻媒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理论创新、技术创新以及方式创新等等,才能更好地在媒介融合下进行新闻信息的传播。本文将从媒介融合的发展,媒介融合新闻的现状、问题、变化,媒介融合中新闻传播创新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8.
孟欢 《东南传播》2010,(9):109-111
随着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媒体之间逐步走向互动、整合。《杜拉拉升职记》建立了以图书出版传播为起点,报纸、广播剧、电影、电视剧、网络等多种媒介互动传播而取得强大传播效果的本土范例。本文在试图分析其多种传播形态后,进一步分析其媒介互动传播的特点,继而从深层解读其互动传播现象。由此可知,跨媒介传播与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媒介化社会的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19.
论媒介融合的传播技术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融合是不同形态的新旧媒介在数字传播技术的支持下相互汇聚、交融,多功能一体化的过程.媒介融合不是静态的,它带有阶段性并不断发展、创新.数字传播技术是媒介融合的重要推动力.笔者希望通过研究数字传播技术在媒介融合过程中的应用来解读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刘芳 《传媒》2015,(9):70-72
微博的出现标志着传播媒体微时代的到来,也改变着媒介传播的格局,而受众对媒介的重要性不会动摇.分析受众认知心理对媒介传播形式、传播定位和关注功能的影响,有助于媒介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