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小琳是一年前转到我班的住宿生。小琳三岁时,母亲病逝,她随姨妈一起生活。小琳的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平时很少跟她沟通。就在小琳转到我班的第二周,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第一节晚自习刚下,班里两个男生就跑来报告,说小琳跟校外一个男青年外出了。性质严重,事不宜迟,我立即带人去追。终于在离学校两里多路的地方追上小琳。此刻她正和男青年肩并肩地往前走,男青年手里还拎着一个包。我谎称小琳的爷爷来学校找她,才使得小琳马上跟我们回来了。但回到办公室,当得知这是我骗她回来的借口后,小琳的情绪顿时有些激动,语气很坚定地说她不念书了。我劝了半天也不管用,最后只好打通小  相似文献   

2.
我和好友小琳同时考进了一所中学,并有幸分在一个宿舍。小琳异常兴奋,她开心得要与我睡上下铺。选好床后,我们正商量着谁睡下铺,突然一个行李包“嘭”的一声放在我们选好的下铺上。“喂,这儿有人了!”小琳生气地看着放行李的人。“可是我看到床是空的呀!”女孩毫不退让地解开行李开始铺床了,脸上露出一种不屑。我和小琳为她的不可理喻在一旁生气,她却不理。半晌后,待她铺好了床,才慢悠悠地说:“我已经铺好了,难道你们要我再把东西搬走吗?”一副能奈我何的表情。“太过分了!有你这么做人的吗?”小琳气得大喊起来,就要动手去掀对方的被褥。一…  相似文献   

3.
严于庆 《班主任》2014,(1):44-45
小琳是一年前转到我班的住宿生。小琳三岁时,母亲病逝,她随姨妈一起生活。小琳的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平时很少跟她沟通。  相似文献   

4.
顾琴华 《江苏教育》2022,(16):49-50
<正>一、“乖乖女”的改变小琳(化名),12岁,六年级女生,体型微胖,智力正常。小琳是家中独女,与父母一起生活,很听父母的话。某天晚上,小琳与父亲发生矛盾,父亲要求她锻炼身体,小琳却躺在地上不动,说自己不想活了。父亲一气之下打了她,这是父亲第一次动手打她。小琳告诉母亲,自己经常觉得活着没意思,早就有想死的念头,还上网查了各种死法。小琳认为自己得了抑郁症,  相似文献   

5.
向往阳光海     
初一时目光总是锁定在一本名叫《浅草》的校内刊物上。小琳总是吵着说里面文章很好,吵吵的声音像是小猪在叫。我说当然啰,谁叫它是我们学?慕?傲。直到一天小琳兴高采烈地说她很欣赏文学社的头,说那头文笔风趣,功底深厚。我看了看她那张欠扁的脸,不服气地说我会超过他,只要时间足够。还说等我当上了社长,社长夫人非她莫属。小琳用小虎牙咬了咬下嘴唇,骂我猪,狠捏了我耳朵然后暗地里笑。于是周末下午电话常常一个劲儿叫,电话那边是小琳不断骂我猪头的声音,还威胁说10分钟不到校门口,她就从堤上往下跳。刚从床上爬起来的我只好脸不洗袜子不穿…  相似文献   

6.
薛艳艳 《班主任》2007,(11):31-32
中考成绩揭晓的那天,小琳始终低头不语。与她相处了一年,我能感受到这个仅差一分没能考上重点高中的女孩的失落。同学们拿着成绩单陆续离开了,空荡荡的教室里只剩下我们两个人。我走近小琳,把手轻轻搭在她的肩头,说:"上普通高中也不一定就考不上大学,事在人为,老师相信你的  相似文献   

7.
下课了,小琳还坐在位子上,愁眉苦脸地捂着肚子。小琳的“死党”玉梅走过来问道:“你怎么啦?”小琳回答说:“还不是讨厌的月经!肚子痛死了!”玉梅很担心:“要不要去健康中心?”  相似文献   

8.
初一时,目光定格在学校文学社的刊物上。小琳总是吵着说里面的文章真的很好,我说当然了,谁叫它是我们学校的骄傲。一天小琳兴高采烈地说她特别欣赏文学社的那个头儿,说他文笔风趣,功底深厚,看着她那张发光的脸,我不服气地说我会超过他, 只要时间足够。小琳用小虎牙咬着嘴唇,极力  相似文献   

9.
<正>【剧情简介】六年级女生小琳觉得父母对自己约束过多,希望有一个没有父母约束的人生。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某天,小琳梦见自己穿越到了一个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平行世界,对比后感受到父母朴素且平凡的爱。梦醒回归现实后,她对父母的爱有了新的认识了,架起了与父母沟通的桥梁。【主要人物】小琳:六年级女生,渴望有一个没有父母约束的人生。  相似文献   

10.
案例小琳从小身体健康,没有重大疾病,但近两个月因为心情一直低落,且有四次自杀行为而被父母带来求助心理医生。小琳是家中老大,从小背负着父母的过高期望。父母将自己未完成的心愿投射至长女小琳身上,对其管教严厉,缺乏积极的鼓励,导致小琳从小就形成了过度注意外在评价的自动化思维模式“。我功课退步表示我是没有能力的,同学会笑我,让我很没有信心。我是家中老大,我不能做妹妹的表率,又让父母难过,让老师失望。我一点自信心都没有,人生有什么意义。”从“功课退步”很快跳至“生命没有意义”的结论,小琳的这种非理性自动化思维与她从小成…  相似文献   

11.
一天下班,天色已晚。在回家的路上,刚出校门不久,就见前面的不远处有一男一女二人推着一辆自行车并排往前走,放眼望去,俨然一对“热恋”中的男女,但两条鲜艳的红领巾和背着的书包引起了我的注意。待靠近时,我下意识地看了一眼,那不是我班的小琳和六(4)班的小宁吗?他们可都是班上的尖子生而且还是文艺骨干呀!他俩也发现了我,不好意思地走了……第二天,我发现小琳进来得很晚,而且下课也不动位置,一向活泼开朗的她变得沉默寡言了。上课时孩子们的目光都聚集在我身上,每当我用亲切的目光收集学生的信息时,总感到小琳的一双眼睛在躲着我,让我有一…  相似文献   

12.
<正>一、个案介绍1.一般情况小琳(化名),女,初一学生,12岁,全家4口人,姐姐大她7岁,家庭富裕,无重大身体疾病,家族无精神病史,2010年12月初在班主任的陪同下走进心理咨询室。2.问题表现小琳在升入初中的第一天就开始哭泣,特别是晚上在宿舍住宿时大声哭闹,扰乱其他同学的情绪,让他人无法学习和休息。老师和父母百般教育无效,并威胁父母"如果坚持让自己在学校住宿,就可能永远看不到自己了"。班主任和  相似文献   

13.
《良师》2004,(19)
知心姐姐:我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我有一个最要好的同学,她平时就爱花钱,这段时间几次偷拿父母的钱买玩具。这次,她把一个25元钱的游戏机放到我家,让我替她保管,我劝告她说这样做不好,她不听,还让我保密。我想告诉老师和她的家长管管她,可又怕同学说我是“告密分子”而不理我了,从此失去这个朋友。知心姐姐快告诉我吧,我该怎么办?小琳(黑龙江齐齐哈尔)小琳:听说过这样的事吗?一个孩子偷拿父母的钱,以为拿自己家的钱不算偷,家里人也不太在意。后来,他开始偷拿别人的东西、别人的钱……直到长大后“偷”掉自己健康的人生,含泪入狱。人对小错误…  相似文献   

14.
黎君 《生活教育》2016,(5):124-127
题记:最近,接了几个重组家庭成员心理困扰的案例,发现其中有一些同质的问题。诸多的原因中,有重组家庭中的成员心理角色定位发生误差,也有理想和现实不对接、孩子对原有家庭过于依恋等。重组家庭人际关系是否协调,是影响生活质量的关键,特别是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一、案例回放一对中年夫妻带着小学3年级的女生小琳来咨询,说小琳上课不专心,精神恍惚,学习成绩下降,时常自言自语。教师发现情况后,找到平时与小琳关系好的  相似文献   

15.
邱琳 《教学随笔》2008,(3):35-35
【案例1】太阳宝宝来作客 有一次稼稼指着天花板上的一个亮点对我说:“小琳老师,快看,太阳宝宝在墙上。”他的话引起了我和全班小朋友的注意。我们顺着稼稼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在天花板上看见了一个圆圆的亮点。大家都被深深吸引住了,兴奋地叫着:“小太阳,小太阳。”阿予说:“小太阳在动呢。”菲菲问:  相似文献   

16.
案例: 自一年级开始,小倩年年都是班上的三好生,家长喜欢老师夸,她也一直心满意足地扮演着懂事的女儿、聪明的学生、乖巧的班长等角色。可自从与小晔、小琳成为好朋友之后,她的身上象突然觉醒了一样神奇的力量,开始了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她在日记中这样记录着自己的心路历程:“从小,我就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好学生,在老师、父母、亲戚、朋友们的一片赞扬声中长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名数学教师,从教近15年,也担任了近15年的班主任,期间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学生,也处理过各种各样的问题.总有学生让你眼前一亮,惊喜不已,也总有学生让你眼前一黑,头疼不已.小琳就是其中一个让我闹心的学生. 开学初,她给我的印象是性格率真,笑容灿烂,但眼神中藏着一点淡淡的忧伤.随着对校园环境慢慢熟悉后,我发现她经常交...  相似文献   

18.
<正>同事小琳向我抱怨,说她的外公越来越不可理喻了,上个星期她和妈妈一起回外公家吃饭,外公当着大家的面,愤怒地把一碗排骨莲藕汤给砸了。"按说外公的更年期早过了,难道是老年痴呆的前兆?"我问:"你们当时是不是都在低头玩手机?""是啊!这有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9.
向往阳光海     
我只希望她能知道我完成了4年前在这里许下的承诺……初一时的目光总是锁定在一本名叫《浅草》的校内刊物上。小琳总是吵着说里面的文章很好,吵吵的声音像是小猪在叫。我说当然啦,谁叫它是我们学校的骄傲。直到一天小琳兴高采烈地说她欣赏上了文学社的头,说那头文采风趣,功底深  相似文献   

20.
邻居家的小琳是个要强的女孩子,小学里当过少先队大队委员,但是,到了初中三年级了,既没有当上班干部,也没有加入共青团;她闷闷不乐地坐在窗下抹眼泪,她父母跟我说:“她崇拜作家,你帮我们说说她吧。”叫我说什么好呢?我帮她分析原因。原来,她考上的初中,是一所重点中学,各所小学的尖子集中到一起,她就显得不那么突出了。从一个优等生变成班里的普通生,对孩子来说不啻是一种挫折,造成了她的强烈的失落感,茫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