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元旦(1月1日)NewYear'sDay春节(农历正月初一)the Spring Festival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the Lantern Festival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或国际节日1.元旦NewYearsDay(January1)2.三八国际妇女节InternationalWorkingWomensDay(March8)  相似文献   

4.
1.画蛇添足-Add legs to the snake after you have finished drawing it. 2.书中自有黄金屋-A book holds a house of gold. 3.天下乌鸦一般黑-Crows everywhere are equally black. 4.同床异梦-Dream different dreams while on the same bed. 5.刀子嘴,豆腐心-Have a mouth as sharp as a dagger,but a  相似文献   

5.
中国格律诗英译之难在于意境之传达,声律之建构,风格之再现。有人认为中国格律诗不可译,我想主要指这个层次。由于英汉不属于一个语系,语言参数差别很大,各自诗歌的建构方式亦各不相同。西方英美等国为轻重语言(stress language),其格律诗,词虽长短不齐,每行不计词数,但须计音节数目,以轻重节奏为韵律,英美格律诗篇有押韵者,如“英雄对偶体”(heroic couplet),“十四行诗”(sonnet)等,亦有不押韵者,如无韵体(blank verse),无韵格律诗特别出现于莎士比亚戏剧与弥尔顿的史诗中,但仍有抑扬顿挫之节奏。英国诗坛至今仍继续有韵诗与无韵诗两大传统,而美国诗歌当今似乎更强调口语节奏、自由体和新意象。  相似文献   

6.
中国菜英译过程中其文化因素的处理是中国菜英译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值得深入地研究与探讨.本文总结了中国菜中常见的八种文化因素及其英译的原则与技巧.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诗词英译浅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单历代文人留下的不朽诗篇足够让人们赞叹不已。然怎样将其译成英语,让西人也能领略中国古诗词之美,这一直是译界争论之焦点,迄今尚无定论。中西语言不同,文化迥异,因而中国古诗词英译难度颇大。尽管如此,我们首先应坚信其可译性,并创造性地运用相应的翻译技巧,尽可能向西人传达其“原汁原味”,以促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8.
浅谈中国菜名英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菜英译过程中其化因素的处理是中国菜英译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值得深入地研究与探讨。本总结了中国菜中常见的八种化因素及其英译的原则与技巧。  相似文献   

9.
地名是历史的产物,对地名的翻译过程也是一种语言文化的传播过程。本文从中国地名英译的基本方法入手,结合事例探讨我国地名英译的具体特点,以及在运用这些方法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中华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单历代人留下的不朽诗篇足够让人们赞叹不己。然怎样将其译成英语,让西人也能领略中国古诗词之美,这一直是译界争论之焦点,迄今尚无定论。中西语言不同,化迥异,因而中国古诗词英译难度颇大。尽管如此,我们首先应坚信其可译性,“原汁原味”,以促进中国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1.
夏荥 《华章》2012,(24)
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进程中,中国古诗英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关于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许多学者关注的是哪个译文比较好的问题,但由于采用的标准不同,结论往往是见仁见智.笔者以孟浩然《春晓》两种英译文描述研究为例,选用W.J.B.Fletcher、Wai-lim Yip两位翻译家的译文作为研究文本,谈谈中国古诗英译中的翻译目的与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单历代文人留下的不朽诗篇足够让人们赞叹不已.然怎样将其译成英语,让西人也能领略中国古诗词之美,这一直是译界争论之焦点,迄今尚无定论.中西语言不同,文化迥异,因而中国古诗词英译难度颇大.尽管如此,我们首先应坚信其可译性,并创造性地运用相应的翻译技巧,尽可能向西人传达其"原汁原味",以促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3.
李坤 《文教资料》2006,(10):183-184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但与此同时,由于中国菜用料和烹调的多样性和中文的意象性增加了中国菜名的复杂性,给在中国的外国消费群体理解上造成诸多困惑。因此,有必要对中国菜名进行比较系统归纳,进行一些变通的英译,从而有助于向世界宣传中国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格律诗英译之难在于意境之传达,声律之建构,风格之再现。有人认为中国格律诗不可译,我想主要指这个层次。由于英汉不属于一个语系,语言参数差别很大,各自诗歌的建构方式亦各不相同。西方英美等国为轻重语言(stress language),其格律诗,词虽长短不齐,每行不计词数,但须计音节数目,以轻重节奏为韵律,英美格律诗篇有押韵者,如“英雄对偶体”(heroic couplet),“十四行诗”(sonnet)等,亦有不押韵者,如无韵体(blank verse),无韵格律诗特别出现于莎士比亚戏剧与弥尔顿的史诗中,但仍有抑扬顿挫之节奏。英国诗坛至今仍继续有韵诗与无韵诗两大传统,而美国诗歌当今似乎更强调口语节奏、自由体和新意象。汉语为声调语言(tone language),其格律诗以平仄为节奏之本。中国诗歌一向押韵,无韵既觉  相似文献   

15.
16.
根据校译体会提出了科技汉语英译应遵从明确、通顺、简练的原则,科技汉语英译时常用合并、倒装等手段,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词性转换,加词、减词等手法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新形势下,餐馆为方便外国客人在中国的日常饮食以及餐饮事业本身的发展而提供英文菜谱的必要性,简要介绍了中国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尤其是命名强调“三美”的菜谱命名文化,探讨了中国菜谱英译中,注意根据不同的中文菜名特点而采取相应的翻译方法,最后强调了翻译中需注意跨文化交流知识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地名是国家主权的象征和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缩影与体现,它同时也是一个民族和地区的演变密码。在全球化时代,地名在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国际交流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针对目前中国地名英译的现状,提出在中国地名英译工作中应当解决的几组矛盾及中国地名英译的理论基础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中国特色小吃又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将小吃翻译成准确、优美、同时能够传递中国文化的译文,对于促进不同国家的人民之间的交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重点讨论了小吃的几种翻译方法,作者认为小吃的英译应予以足够的重视,从而使中国的饮食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相似文献   

20.
中国政治术语是指党和政府在处理内政外交及有关国防、科技、教育、民生等多方面的国家事务的一系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具有特定含义的政治词汇。本论文就中国政治术语的英译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