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卡特的撤军计划是美国在全球进行战略收缩态势的延续。卡特的撤军计划使美韩关系陷入低谷,也在某种程度上切断了日本的生命线,日韩携手反对美国的撤军计划,并炮制了"新韩国条款"。  相似文献   

2.
卡特的撤军计划是美国在全球进行战略收缩态势的延续。卡特的撤军计划使美韩关系陷入低谷,也在某种程度上切断了日本的生命线,日韩携手反对美国的撤军计划,并炮制了“新韩国条款”。  相似文献   

3.
1945年,雅尔塔秘密协定,以归还苏联在旅顺的特权为条件换取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协定有效期为30年。1949年初,斯大林表示,一旦对日和约签订,美国从日本撤军,苏联就从旅顺撤军。  相似文献   

4.
李桃兵 《语文天地》2013,(12):12-13
《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鼓动如簧之舌说退秦军,尽显春秋时期纵横家风采。秦穆公率秦军随晋文公伐郑,在烛之武一番游说下又立即撤军,并且派人帮助郑国守土,如提线木偶,  相似文献   

5.
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中,中方在取得了战场上绝对优势和胜利的情况下,突然做出单方面宣布停火和立即撤军的决定。这一决定令世界震惊,也倍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本文将从当时中国的外交政策、国际环境、中国国内环境等方面对中方单方面撤军的原因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6.
鸡蛋的故事     
那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胜利完成抗美援朝任务之后,准备光荣地撤军回国的时候。志愿军某部驻地定川附近一所小学校  相似文献   

7.
1949年12月,毛泽东访苏时对斯大林表示苏联不宜过早从旅顺撤军。1952年3月,毛泽东致电斯大林,请苏军不要在年底撤离旅顺。1954年赫鲁晓夫访华前夕,苏共中央决定将旅顺海军基地归还中国。9月,赫鲁晓夫率团抵达北京。当苏方提出从旅顺撤军时,毛泽东反而表示了犹豫和担心。认为,苏军此时撤走,美国可能利用这一时机进攻中国。最后,毛泽东说服双方就苏联撤军达成协议。但是,关于处理旅顺口的武器设备又出现分歧。刚刚安装的海岸炮群,中方想无偿得到,赫鲁晓夫坚持低价,中方没有再坚持己见。但后来苏方又推翻了原来的方案,要求重新定价,总数在8亿卢布内。  相似文献   

8.
美苏《雅尔塔秘密协定》满足了苏联在远东的利益要求,换得苏联出兵东北,消灭了日本关东军。可以说,苏军进入东北与美苏黑幕交易有直接关系。战后,因美国插手中国事务,美苏冷战已露端倪,苏联从东北撤军问题一波三折,这也与美国的态度和做法有关。美国的压力又是苏联最终实现撤军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胜利之时,苏联根据《雅尔塔条约》的协议,出兵中国东北地区,协助中国收复东北沦陷区并在当地驻扎近一年方完全撤军。在这期间,一方面苏军在东北地区大肆劫掠日伪政权遗留下来的工矿产业,并作为“战利品”运回苏联,同时滥发红军票,在当地套购民用物资,对当地的经济稳定及恢复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苏联政府试图通过“中苏经济合作”问题的谈判以达到控制东北经济命脉的企图,并以此作为苏联撤军的筹码。在南京国民政府的强硬回击和美国的压力下,苏联最终妥协并从东北撤军。面对日伪投降和苏军撤退所遗留下来的东北经济状况,国民政府没有做好充分的接收计划,杂乱无序的接收使东北丰富的经济资源丝毫无益于国计民生,国民政府对东北地区的经济接收同其它地区的接收一样最终陷入失败的境地。  相似文献   

10.
邹忌以身边的小事,成功劝说齐威王悬赏求谏,广开言路;烛之武利用秦晋之矛盾,巧妙说服秦穆公撤军,保住郑国;触龙用委婉曲折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北约领导人今天将2014年底设定为结束阿富汗作战任务的最后期限.同时就138000名外国士兵的撤军计划达成一致意见.他们发动的这场战争已经越来越不得民心。  相似文献   

12.
秦晋联军大举围攻郑国时,烛之武应郑文公之请,只身赴秦,说服了秦穆公单方面撤军,瓦解了秦晋联盟,拯救了国家命运。且看烛之武游说秦穆公的一段说辞:秦  相似文献   

13.
《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记述行人辞令的散文。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命去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双方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一番说辞,便让秦君撤军并派兵帮  相似文献   

14.
前段时间,有关美英军队将从2006年逐步从伊撤军的说法被炒得沸沸扬扬。有报道援引英国防大臣里德草拟的一份秘密文件说,8500名驻伊英军中的大部分士兵将在3个月内撤回国内,到2006年中期,驻伊英军将减少到3000人左右。该文件还透露,美国计划在2006年初将其在伊军队从目前的大约14万减少到6.6万,尽量发挥伊本国军队的作用。美英真会选择退出战略吗?  相似文献   

15.
10月对日,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美国的介入和敦促下,经过长达9天的漫长而艰苦的谈判,终于在白宫签署了一项临时和平协议。协议规定,以色列将进一步从西岸13%的土地上撤军,释放750名在押的巴勒斯坦人,并讨论第3阶段西岸撤军,井放加沙机场,修建加沙港口和加沙与西岸之间的两条渠道。作为回报,巴勒斯坦同意修改宪法中的“灭以条款”,收缴非法武器,加大打击恐怖主义力度,并且接受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监察等。这一艰难的突破,标志着长期裹足不前的巴以和谈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并为巴以进行最后阶段的谈判敞…  相似文献   

16.
10月23日,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美国的介人和敦促下,经过长达9天的漫长而艰苦的谈判,终于在白宫签署了一项临时和平协议。协议规定,以色列将进一步从西岸13%的土地上撤军,释放750名在押的巴勒斯坦人,并讨论第3阶段西岸撤军,开放加沙机场,修建加沙港口和加沙与西岸之间的两条渠道。作为回报,巴勒斯坦同意修改宪法中的“灭以条款”,收缴非法武器,加大打击恐怖主义力度,并且接受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监察等。这一艰难的突破,标志着长期裹足不前的巴以和谈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并为巴以进行最后阶段的谈判敞…  相似文献   

17.
曹洁 《科学启蒙》2009,(11):38-39
公元前413年8月27日傍晚,雅典征服西西里远征军的兵营中,传令兵飞奔至各军营,秘密传达远征军统帅尼西亚的撤军命令。顿时,百艘战舰及30艘运输船的3万多士兵已做好准备,整装待撤。  相似文献   

18.
孙寅生 《历史学习》2005,(12):23-23
在笔者接触到的中国近代史专著和高校、中学中国近代史教材中,对清末成立的“皇族内阁”中的皇族所占人数说法不一,有5人说和7人说。如中华书局版(第四版)李侃等著的高校教材《中国近代史》:“1911年5月,载沣颁布新内阁官制,撤军机处、旧内阁和会议政务处,由内阁总理、协理大臣和各部大臣充任国务大臣,总揽政务,组成所谓‘责任内阁’。国务大臣共13人……(皇族)占了5人。这届内阁于是被称为‘皇族内阁’或‘亲贵内阁’。”人教版高中统一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对“皇族内阁”(阅读课)形成表述如下:“1911年,清政府在立宪派一再要求下…  相似文献   

19.
1812年五月,拿破仑率领60万大军远征俄国,并于同年九月占领了莫斯科。但得到的却是一座空城。城内既无粮食,又无安身之所(一场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再加上严冬的威胁,早已精疲力尽的法军处于饥寒交迫之中,死伤无数。面对俄国的焦土政策,拿破仑只得下令撤军。途中,法军又出乎意料地遭到本来与土耳其作战的五万俄国精兵的伏击。最后,能侥幸生还的只有三万人左右。这是拿破仑遭到的第一次惨败,也是他政治生涯  相似文献   

20.
张婷 《大学生》2012,(7):34-36
‘1969年,面对越南战争中58000名美军士兵阵亡,美国被迫从越南战场撤军。历史惊人相似,2011年美国开始从伊拉克战场撤兵。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美军死亡人数达4478人。而中东从2011年下半年到现在的局势突变,利比亚之后,美国又开始把矛头指向其他国家。不断地卷入侵略战争并没有给美国带来想象中的好处或是利益,相反,美军士兵庞大的伤亡和不断增长的财政投入令美国民众对政府大失所望。在经济和人民感情渐渐不堪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