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峻教的是搓饵,老鬼学的是拉饵,海狮是搓拉结合,化绍新从钓饵线组入手,教的是快鱼怎么钓,慢鱼怎么钓,这是“悬坠钓”十八年的足印。可是到了再传、再再传的弟子就没有烙印了,他们信仰的是:搓是基本功,拉是变招。“悬坠”  相似文献   

2.
苏群 《钓鱼》2014,(10):25-25
上个世纪的最后一年,老鬼钓鱼学校在台钓的基础上推出了拉饵钓鱼术,将悬坠钓鲫鱼的钓术提升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无疑,就池塘钓鲫鱼来说,拉饵钓法是最好的。但是,如同所有的钓术一样,拉饵钓法也有它的局限性和针对性,拉饵的应用必须要按照合理的方式方法进行施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换句话讲:拉饵钓法是个较宽泛的钓鱼方法,但它并不是广泛的钓鱼钓法。  相似文献   

3.
拉小米     
张炎冰 《钓鱼》2013,(10):23-23
拉饵的出现是因为钓快鱼,减少手上饵时间,可是它有个缺点——鲫鱼往上跑。本来不管大鲫、小鲫都是沉底咬钩,但钓着钓着小鲫离底了,之后离底越来越高成了钓一标深。拉小米是由拉饵得到启示,由河南钓手在实践中创造,专用于底钓鲫鱼的一项技术。以鲫鱼为唯一对象鱼的“钓王杯”共进行了七届,至1999年的前五届比赛都是搓饵钓底,最高时速137尾。2000年,  相似文献   

4.
郅辽 《钓鱼》2012,(11):6-7
20年来钓快鱼经历了搓饵钓底、拉饵钓离底、拉饵打浮、钓水皮、搓三拉四逮接口的变化,现在则除了特殊鱼情外,都是拉饵钓行程。始于1991年的“东峻旋风”在竞技钓坛猛刮了10年,代表人物中的廖大岳、林桂明、李维新、黄适之、于忠、王永贵、李喜东、丛杰等都是东峻弟子,就是未入“东峻”的邓刚也不讳言他曾师从侯成胜——东峻第5期学员的经历。“东峻”教台钓,  相似文献   

5.
郑巍 《钓鱼》2011,(4):24-25
悬坠钓组的子线长短是由钓法和鱼的泳层决定的。例如搓饵钓底,18~25厘米;搓饵钓行程,30~50厘米;拉饵打浮、钓一标深,6~12厘米。同样钓底,钓跑铅就比搓饵钓底短。  相似文献   

6.
张炎冰 《钓鱼》2008,(2):14-15
过去,装饵是先整好型再按到钩上,台钓改变了上饵方式,改为搓饵——整型与装钩同步,后来又有了适应钓快鱼需要的拉饵。丛杰是搓饵,对拉饵有过不适应,但他很平静,很坦然,因为两者同源,在线组和浮漂调整上都是贯彻了二力平衡的原则。丛杰的杰作是1995年首届“潮流杯”上破了钓鲫鱼的亚洲纪录,6小时钓获813尾,时速136尾。  相似文献   

7.
每年的7~10月是哲罗鱼的垂钓季节。钓法分拟饵钓和真饵钓两种。拟饵钓有快钩、毛耗子、毛钩三种;真饵钓有懒钩、手竿钓两种。  相似文献   

8.
张炎冰 《钓鱼》2007,(4X):18-19
东峻教的是搓饵,老鬼学的是拉饵,海狮是搓拉结合,化绍新从钓饵线组入手,教的是快鱼怎么钓,慢鱼怎么钓,这是“悬坠钓”十八年的足印。可是到了再传、再再传的弟子就没有烙印了,他们信仰的是:搓是基本功,拉是变招。“悬坠”向水库、湖泊、河道、溪流扩张,非科班的、自学的、无师自通的钓手何止千万,都是以搓为主,配合拉饵。搓拉胜负手不是从抛第一竿就决定的,但最后见了分晓再咀嚼咀嚼是很有意思的。  相似文献   

9.
学钓记     
王金前 《钓鱼》2006,(6):17-17
学钓记山青水秀艳阳照,老妇嘿嘿学垂钓。竿折线断浪花跃,人欢鱼跃呈英豪。钓欢笑汉水汉水哗哗叫,撒把碎米钓欢笑。鱼儿吞饵入圈套,竿似雕弓小船摇。钓杨柳青,钓开心。杨柳黄,钓池塘。春钓图门外丝雨下,绿色染山涯。林荫花红处,草塘钓如画。学钓记!陕西@王金前  相似文献   

10.
黄旺意 《钓鱼》2006,(18):40-41
时值高温。正是一年中钓鲢鳙的好季节,正确掌握了解鲢鳙的食性习性,对提高钓获大有帮助。鲢鳙属滤食性鱼类,钓友们普遍认为鲢鳙喜食酸甜饵。鳙鱼喜食酸甜带微腥臭的饵。因此在钓鲢鳙之时用饵应投其所好,用酸臭饵诱钓。笔者何以说鲢鳙对于香甜酸臭腥饵不拒是有原因的:  相似文献   

11.
贺建成 《钓鱼》2009,(21):46-48
用钓饵钓鱼,除了强调饵料的味道要对鱼口之外,在挂钩上饵的方法和技巧上,也是有些讲究的。用同一种饵去钓同一种鱼。钓塘水质、钓点深浅的不同,钓饵的挂钩方法是不相同的:如用蚯蚓在浑水、深水之中钓鱼,就要挂动饵活饵,而在清水浅水之中钓鱼,则可以挂静饵死饵。用同一种饵去钓不同的鱼,上钩的方法也是有区别的,如用灰面饵去钓草鱼,则要上枣形饵、上包饵,而钓鲫鱼则要挂米形饵、豆形饵。显然,用不同的钓饵去钓同一种鱼,挂钩上饵的内容更为丰富。不论钓什么鱼,谁能熟练准确地掌握各种不同钓饵的挂钩方法和技巧,谁就能在各娄钓鱼活动中力拔头筹。现将挂钩方法分述如后:  相似文献   

12.
三征漕湖     
华健 《钓鱼》2006,(10):12-12
学会悬坠钓法5年了,都是在池塘钓鱼,浮标怎么调怎么钓,拉饵、搓饵不说精通,在我们社区的十几个钓鱼人中是不会落在他人后边的。可是鱼塘里的鱼傻,吃口标准,空心标尖浮标调4钓2,下挫1目、上浮2目;实心标尖浮标调6钓3,有动作就中鱼;拉饵钓底、拉饵钓浮、上钩离底、下钩触底以及一  相似文献   

13.
吴芜 《钓鱼》2014,(11):16-18
"台钓"很简简单,记住"调4钓2,搓饵钓底"就行了。拉饵出现后饵轻了,原原来搓一颗饵压标标尖1~3目,两颗饵压2~6目,调4钓2保证两钩触底。拉饵的不同是拉大饵下钩轻触底,上钩离底,拉小饵两钩均离底。钓快鱼用拉饵是因为鱼离底了,但拉饵有个缺点—鱼口乱,标相多变,在搓饵下挫1/2目、1目就能中鱼的信号在拉饵就显得夸张了。拉饵口多,但中鱼率低,不足30%。对此钓手想了许多办法却收效甚微,于是有了打频率。  相似文献   

14.
5月23日,著名钓手王永贵从南京驱车2小时,专程到无锡太湖垂钓乐园练习搓饵钓浮技术。是王永贵不会钓浮?非也。以搓饵底钓三获全国冠军的王永贵说:“在不正常气候和遭遇非常鱼情时,改用拉饵是对的,但中鱼率太低。第十八届全国钓赛拉饵高手输给搓饵新秀的现实告诉我:搓饵钓浮会上升为竞技钓鱼的主流技术。”据此,本刊特发表一组关于搓饵钓浮的文章,以期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找底     
《钓鱼》2009,(5)
台钓的入门功夫是搓饵,调4钓2,无饵调4目,搓饵钓2目,为什么不调9目、10目,钓5目、4目,一个理由:目差2目,在搓饵情况下可以保证两饵触底。可是有了拉饵,有了雾化,一部分重量在下降过程中失去了,目差大了或者使用大号浮标,两钩就不一定到底了。如果是钓高密度小鲫鱼,钓法是打浮、钓过  相似文献   

16.
底浮饵     
张炎冰 《钓鱼》2014,(12):20-20
轻饵重饵是相对的,可是不标示比重的商品饵就只能以兑水量为准了。饵水比1:0.5~0.8的是重饵,1:1~1.5的是轻饵。重饵多用于搓饵钓底,轻饵以薯粉、轻麸为主,结合状态的调整可从水皮钓到水底。然而有一个现象必须引起重视:水底淤泥厚,两钓位相隔10米,一人搓饵钓钝,中鱼都是鲤鱼,一人拉饵钓灵,鲫鱼、鲤鱼连着上,而且都是中上钩。  相似文献   

17.
认真、反复地读了《中国钓鱼》1996年第二期《走出台钓理论分析的误区》(以下简称“误区”)一文后,觉得作者的观点值得商榷。 一、台钓的基本钓法究竟是几饵落底?从《中国钓鱼》众多介绍台钓的文章中看到的都是一饵落底,一饵悬浮。况且,拙作《台漂灵敏与迟钝的受力分析》(见《中国钓鱼》1995年第十一期)是“以调四目钓二目,一饵落底、一饵悬浮,浮漂变化相同目数为标准进行比较和分析”。并没有排除两饵落底也属于台钓范畴。跟“误区”作者的看法相反,笔者全面  相似文献   

18.
张之晔 《钓鱼》2007,(11X):20-21
台钓出现之前,钓鱼人对长竿短线钓法的关注主要是钓饵,看别人用某种饵钓得好总是剥离了环境、钓组去认识的。台钓之后人们注意到环境与钓饵,钓组与钓饵是一个整体,把它们割裂开来,只见树木不见人,饵再好也没有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管察 《钓鱼》2009,(19):20-21
很难想象,没有拉饵,没有浮标怎么钓快鱼?从1998年第四届“钓王杯”和第十六届全国钓鱼比赛开始,拉饵成为钓快鱼必须掌握的技术。然而拉饵轻,在浮标由桐木、塑料、芦苇和孔雀翎制造而要让它反应饵重变化和准确表达鱼讯,是不能不注意标央和标脚长度的。这也是早期浮标的标夹多6~8目、长9~11厘米;标脚控制在7厘米以内,按调4钓2操作的原因。调4钓2是针对底层鱼的,随着拉饵出现,钓鱼人对线组的运动、饵重与浮标的配合更加重视了。  相似文献   

20.
管察 《钓鱼》2005,(6):26-26
拉饵术引起轰动是1999年。是年5月,翟少明在武汉举行的首届“老鬼杯”全国钓鱼大奖赛中,以时速265尾被确认为上海吉尼斯纪录。自此拉饵速钓迅速走红并成为池钓绝活。之后,开封李冬又把这个纪录提高到:339尾。拉饵是中国原创性钓鱼技术的奇葩,其影响之深是不管什么钓赛都不能不重视拉饵,不懂拉饵就称不上技术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