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钓翁之意     
欧阳修(钓者)云:“风牵钓线袅长竿,短竿轻蓑细草间。春雨蒙蒙君不见,水烟埋却面前山。”春日若阴若雨,着“短竿轻蓑”的钓鱼人立于水蝈弥漫间.前山后水.朦胧一片……此刻当最是钓者得意时。  相似文献   

2.
夏雨龙 《垂钓》2004,(1):22-24
在“台钓”风靡大陆之前,长竿短线钓法一直占据着手竿钓法的“半壁江山”,北自封疆大漠,南至热带边陲,长竿短线带给无数钓鱼人提竿——绷线——上鱼的乐趣。  相似文献   

3.
上周日,钓友小伟一早就电话告之:水上公园鱼情诱人,约在“老地方”见面,相伴而行。待我俩到了岸边,已有一二十位钓鱼人捷足先登,插缝得钓位,挂饵抛竿下水了。岸边的钓者个个认真得象打比赛一样,专注观标,适时提竿。9点50分,身旁一位“老板”模样的钓者悠闲地将竿放到竿架上,守窝待鱼。就在他同身旁观钓者闲谈,精力分散的一瞬间,水中之鱼竟猛地将竿拖入水中。这可急坏了这“老板”。他嘴上唠叨着:“那套线不值个钱,竿才100多元,关键是那‘达摩’标啊……”此时那鱼已拖着竿、带着时隐时现的浮标逐渐远离喧嚣的岸边“驶向”湖心。有热心肠的钓…  相似文献   

4.
张仲斌 《钓鱼》2005,(12):31-31
“守”,即在钓鱼过程中,固定在钓点上少走动,有如“守株待兔”。“守“是手竿钓中最常见的技法之一,能得益,而且收获颇多,除了能得到鱼多,而且能培养钓者的静心涵养功夫,并能提高钓鱼的操作技能,尤其在野钓中,应用手竿引钓如何“守”,及“守”的时间长短都是十分讲究的。”守”可根据季节、水情、鱼情变化而定,这是每位喜爱野钓朋友所关心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5.
所谓“引竿”钓,即在选好钓位后,用一根普通的鱼竿贴近水面斜向插在鱼竿固定器(本地称“懒王”)上,竿尖的第一或第二节没入水中,这根鱼竿就成为钓鱼用的引竿。“引竿”,顾名思义,它是在钓鱼时给钓竿、钓饵(抛投)起引导、指示方位的作用。作引竿用的鱼竿要比钓竿稍长。所用的钓竿应选轻便一些的。钓齐竿线,散子浮漂3~4粒。施钓时,  相似文献   

6.
提起海竿浮钓鲢鳙这个话题,可以说是门派各异,技法多多。正如电影“地道战”里的一句台词说的那样,“各家都有各家的高招儿”。本人在贵刊曾介绍过“倒挂金钟钓鲢鳙”和“一式两用的子母坠”,都是海竿定点钓浮的方法。今天再介绍一款钓法——海竿拴“副线”浮钓鲢鳙鱼。  相似文献   

7.
刘志坤 《垂钓》2001,(8):54-55
海竿远投的优势是放长线钓大鱼,手竿近钓的优势是观漂灵、上鱼快。“海竿带漂”集二者优势于一身,深受广大垂钓爱好者的青睐,目前的“海竿带漂”虽说方法很多,但大部分都是“单打独斗”,如果需要变换钓法,就要重新组合,既麻烦又耽误时间。现将灵活多变的“海竿带漂”方法介绍给广大钓友。  相似文献   

8.
赵涵 《中国钓鱼》2005,(1):57-57
一、“内因”与“必然性” 笔者以为,除了以前《中国钓鱼》杂志中提到过的“海竿长短与铅砣重量的不匹配,绕线轮的不合理使用,手竿加环儿当海竿使,手竿匹配钓线过强过粗”等容易造成断竿的原因之外,还有许多至关重要的内在因素。其中,钓竿的质量问题,钓者的操作问题,上鱼时的心态问题,遛鱼经验的多少等问题皆属于“必然性”的范畴。  相似文献   

9.
初冬钓鲫     
赵玉堂 《垂钓》2004,(12):43-44
牡丹江地区的冬钓环境不同于南方,南方四季皆可挥竿垂钓,牡丹江属于欧亚大陆东岸的季风气候区,立冬过后,气温骤然下降,鱼儿开始进入越冬期,这时,本地的大多数钓迷已“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极不情愿地封竿了。可是,也有一小部分钓瘾大者迟迟不肯罢手,他们从广阔的自然水域转移到各类池塘,抓住初冬极其有限的时机主钓鲫鱼。初冬钓鲫是很辛苦的,首先要经得起凛冽的寒风袭击,其次要将薄冰凿开后将钩饵下到冰洞里,竿梢和风线上常常挂着冰凌。初冬钓鲫的时间虽然短暂(只能持续到“小雪”后的11月底),但也别有一番情趣。本文仅就初冬钓鲫谈一点个人的体验。  相似文献   

10.
吴延明 《垂钓》2004,(3):26-28
长竿钓法的魅力——兼论与国际淡水钓法的接轨在竞技钓法风行的今天,可能有一些年轻钓友对“长竿钓法”的概念很陌生:究竟多长的钓竿才算是“长竿”?所谓“长竿钓法”指的又是什么?目前国内外钓具企业生产的长竿究竟有多长?它们多是由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自重有多重?使用时方便吗?长竿钓法究竟有何利弊?……长期以来,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的钓鱼爱好者,我们国家代表队在刚刚结束的世界淡水钓鱼锦标赛上的失利,更是让我们急切地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围绕着相关的一些问题,笔者将与钓友们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1.
张莉 《钓鱼》2005,(23):6-8
11月22日~24日,“好日子杯”2005全国钓鱼锦标赛(深圳站)在深圳市海上田园钓鱼俱乐部举行。作为今年全国钓鱼锦标赛的“末班车”,吸引了全国各地包括香港、台湾在内的25个省市和地区的73支代表队的220名钓鱼高手来“过把瘾”。高手们同池竞技,龙争虎斗,在手竿钓对象鱼、手竿钓混合鱼、手竿钓罗非鱼三个赛项上展开了钓技大比拼——  相似文献   

12.
李根浩 《垂钓》2001,(10):45-45
在河溪中垂钓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沿着水流行进的“走钓”,一种是停留于某一处的“守钓”。走钓以短手竿、两厢竿为佳;守钓以2.1米-2.7米的中小海竿最好,它轻便、结实、线粗,遇到挂钩也不用怕,是大小鱼兼顾的好钓具。  相似文献   

13.
张炎冰 《垂钓》2002,2(6):28-30
1992年编印的《台湾垂钓技术》将“台湾钓法”的扬竿技术归纳为“两个关键”、“五种反应”、“四项注意”和“一个比较”。十年来,以此为基础的台钓活动虽没有脱离旧的轨道,但修正提竿技术,不仅得到广泛的认同,而且已经成为凸现钓坛的亮点。  相似文献   

14.
张炎冰 《钓鱼》2004,(14):32-32
“调4钓2与调5钓2,都是钓2目,是浮标确定了调目,还是根据鱼情设计调目和钓目7”有此疑惑的钓手不在少数。我注意到您在第七届“钓王杯”和第四、第五两届“海狮杯”比赛中钓底用的都是13目长标尖浮标,调4钓2。虽然您的成绩很有说服力,可总是避免不了空竿。请问,空竿率与浮标的调目和钓目是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5.
钓竿,系指用来专门钓鱼的竿子,是进行垂钓的得力工具。目前,竿钓已经成为广大垂钓爱好者最为喜欢的一种钓法。 “悬竿生乐趣”正是钓者与钓竿密切关系的生动写照。也因如此,钓竿的品种和质量都得到了迅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袁敏 《中国钓鱼》2003,(10):13-13
2000年《中国钓鱼》第四期何其钧钓友发表《溪潭钓柴鱼》一文,一介绍了“水面草间钓”、“半水层诱钓”、“潭底钓”的经验,觉得都是可取的。笔者爱好手竿钓黑鱼,并有30多年的历史。有些体会,愿与何君及钓黑鱼爱好者交流。 根据黑鱼的生活习性,有多种钓法,如手竿游钓、发竿钓、抛竿守钩等等。我认为,就手竿钓黑鱼而言,主要有以下两种钓法: 一、窝钓(定点钓) 从初夏至仲秋这段时间,是黑  相似文献   

17.
1997年《中国钓鱼》杂志第七期刊登北京钓友欧阳如华同志的《钓鲢三招》文章,鲜明的提出“酸区”理论观点:“一支海竿酸食钓鲢,不如多支海竿酸含钓鲢;单人多支海竿酸含钓鲢,不如多人多支海竿酸含钓鲢。”“务必有意识建立酸区”以形成“酸区效应”。据此理论,我在1997年的八九月份进行试验。在保证酸食质量的前提下,主要改变抛投方式。即由原先的“扇形”抛投方式改为“椎形”抛投方式(所谓推形是指海竿置竿间距稍拉大些,为1米左右,投点集中一个方向);由单人多竿酸食投点钓鲢,改为多人多竿酸食投点钓鲢。这一改变,果然获鱼量…  相似文献   

18.
王希连 《钓鱼》2004,(18):18-18
近几年来,“台钓”(悬坠钓)在我国很盛行,很多年轻人都鸟枪换炮,不惜投资武装自己。在垂钓中,尤其扬竿上鱼的一瞬间,真是心旷神怡。有人说,“台钓“是年轻人的“专利“,它需要钓者身体壮、视力好、反应灵敏,而老年人各方面都不适应。我认为“台钓”可以在年轻人中风行,同样也可以成为老年人的一种高尚的休闲享受。今年我60多岁了,不久前却迷上了“台钓”。平时,常和一些老同志外出钓鱼,  相似文献   

19.
何继友 《钓鱼》2005,(8):30-30
天津地区“打站漂”钓法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几乎和悬坠钓同步兴起。此前,天津地区除手竿传统钓法外,海竿打爆炸钩钓法风头已衰,因为天津钓鱼人喜欢根据直立鱼漂的动作变化钓鱼,而且海竿竿梢动作确实不如鱼漂动作灵敏可靠。这就出现了钓法不能针对水情的问题。由于天津地区的水情复杂,许多坑塘湖库普遍水浅清澈,较大的鱼群往往不敢靠边而栖息于离岸较远的深水区,即使钓手使用再长的手竿也够不着有鱼的区域。  相似文献   

20.
郭全刚 《垂钓》2014,(9):22-23
一、抛竿就位 选好钓位、支好竿架、插上夜光棒、挂好鱼饵,你就可以抛竿就位了。竿子不可支得过高,以海竿放在竿架上后,钓者坐在钓椅上能平视竿梢为宜,这样的高度最适合钓者发力扬竿,进而确保钩子能够刺透鲇鱼的嘴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