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童兴惠 《中国钓鱼》2007,(11):90-90
钓鱼时间一长,鱼自然就吃得多。传统的家常鱼经常吃,难免就有些厌了。为了吃出新感觉、新滋味,我便常常破旧立新,搞一些别出心裁的菜来,换换口味,虽说难登大雅之堂,但也把家人吃得乐呵呵的,不信请您尝尝:[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作为钓鱼爱好者,吃鱼自然是常事过去收拾鱼除剖掉内脏外,一般都要刮去鱼鳞.挖掉鱼鳃。后来看了《中国钓鱼》杂志上刊登的一篇文章,说鱼鳞不但能吃,而且营养还很丰富,所以,现在收拾鱼时不再刮鱼鳞至于鱼鳃.习惯上仍要挖掉大一点的鱼鱼鳃倒还好挖些.可一些小型鱼的鱼鳃就不好挖了.  相似文献   

3.
邵晓华 《钓鱼》2004,(10):41-41
外出钓鱼,总希望能钓到鱼满载而归,此乃情理之中,但钓不着鱼时又是怎样呢,有的人一旦吃了“汤圆”(一条未钓着),就会咬牙切齿地感叹:“拉他网才痛快”而我却把钓鱼的整个“过程”作为追求的目的,作为种特殊的精神享受,从不计较是否钓到鱼。  相似文献   

4.
我从6岁就生活在青海的黄河边上,直到1991年离开,整整在“母亲河”畔生活了38年之久,钓鱼也钓了38年。从缝衣针做鱼钩,野柳枝做鱼竿……期间知晓了许多钓鱼传奇,见到了许多钓鱼人。早在20世纪50年代,青海当地人很少有吃鱼的习惯,有的是因为宗教信仰不吃鱼,有的是怕鱼刺鲠喉不愿吃,有的是因为讹传不敢吃……当时只有来青海的外地人才吃鱼。  相似文献   

5.
同钓有缘     
去年夏末的一天,我到市场上买小米,准备用药酒浸泡后钓鱼打窝。我问老板两种小米哪种便宜,老板反问我是人吃还是喂鸡,我说钓鱼打窝,老板笑着说:“半小时前也有一老头来买小米,说是钓鱼用。鱼还吃小米?”我告诉他是加工后打窝诱鱼。老板健谈,又说:“刚才买米的老头跟我讲价,说找到一个钓鱼的好去处,鱼好钓,钓多了吃不了就拿去卖,每天卖鱼就能挣一二十元,要是米价便宜以后会常来买……”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忙问那老头是哪里人,在什么地方钓的鱼。老板说:“哪里人不知道,钓鱼的地方好像在黄泥沟(排洪道名)附近。”  相似文献   

6.
毛子钓鱼记     
伍学广 《垂钓》2006,6(2):70-70
每逢双休日。我就和钓友们一大早就骑上自行车,到距荆州城区十来公里的沟河湖泊钓鱼。傍晚归来,鱼篓中的鱼获多则十来斤,少则两三斤。邻居老蒋喜欢吃鱼,人称毛(猫)子,每次看到我们钓鱼归来都羡慕不已。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个有着20多年钓龄的铁杆钓迷,前些年因为只知道钓鱼而不会做鱼,所以全家人对吃鱼的兴趣不大,也就造成了对我参加钓鱼活动不是那么支持。近几年来,我通过不断摸索实践,学会了做几种鱼菜,家人和钓友们都反映不错。今“斗胆”献上“我的红烧鲤鱼块”,请大家也来尝尝:  相似文献   

8.
川味泡菜鱼     
中国有句俗话:“玩在苏州吃在川,巴蜀儿女多食仙。”的确,四川人好客,又好吃,谁下厨都能做出自己最拿手的家常好菜。尤其我们钓鱼人,学会了钓鱼,更学会了做鱼。今天,我就将自己常做常吃的“川味泡菜鱼”烹饪方法介绍给大家,让外地他乡的客人,蜀川故土的朋友都来做,都来吃,都欢乐。  相似文献   

9.
张汉俊 《钓鱼》2010,(13):32-32
2010年5月上出版的总177期《钓鱼》杂志刊载了江苏无锡严实同志的《选漂六要素》(下)一文。文中小标题“5.钓慢鱼钝些好”第二段有这样一段论述:“首先浮标要有足够的浮力,要稳定。浮力大则吃铅重,反之,相同排水量吃铅量大的意味着浮力大。  相似文献   

10.
《垂钓》2013,(7):85-85
多年来,钓鱼人一直为饵料苦苦发愁,反复揣摩、研究鱼的生活习性,为此起早贪黑、披星戴月,无非是为了找到对象鱼喜欢的上等饵料。即使找到了心仪的饵料,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施钓也会出现今日大获全胜,明日大败而归的状况。究竟怎样的饵料才是鱼儿最喜欢的呢?鱼饵是钓鱼活动中的最后一道程序,决定着钓鱼活动的成败。  相似文献   

11.
钓野鸡     
黄东升 《垂钓》2008,8(4):73-73
小李喜欢钓鱼,常去观音阁水库玩儿,钓回来的鱼吃不了就送给邻居二嫂,所以二嫂总埋怨二哥:“你看人家小李,能钓到这么多鱼,再看看你,整天就知道搓麻将。”“好!就冲你这句话,我高低也要钓个样儿给你看看!”说着话,二哥掏出二十元钱,“小李,明个儿帮二哥买两支鱼竿。”  相似文献   

12.
美丽的危险     
李浩 《垂钓》2004,(3):58-58
做海员十多年了,和绝大多数海员一样,我也是个钓鱼瘾君子。但我的钓鱼经历告诉我,钓鱼可以“竿不择鱼”,吃鱼可不能“饥不择食”。真看准了,那次就是,钓鱼没什么,吃鱼时倒吓出了一身冷汗。  相似文献   

13.
钓鱼时间一长,鱼自然就吃得多。传统的家常鱼经常吃,难免就有些厌了。为了吃出新感觉、新滋味,我便常常破旧立新,搞一些别出心裁的菜来,换换口味,虽说难登大雅之堂,但也把家人吃得乐呵呵的,不信请您尝尝:一、鸡汤蒸鲤鱼主料:750克左右鲜活鲤鱼1尾。配料:化猪油50克,老生姜  相似文献   

14.
秦姣 《钓鱼》2013,(2):46-47
有个和我一起玩到大的朋友,名叫二虎。看我老是出去钓鱼,每天都能有新鲜的鱼,不禁也产生了兴趣。在我的撺掇并且吃了我多次免费鱼之后,他终于决定要加入钓鱼大军。我很欣慰地看着他说:“多吃点鱼对脑部发育有好处的。”二虎依旧笑呵呵地说:“是啊是啊,我也听说鱼很补脑子的。”  相似文献   

15.
说到钓鱼,相信许多钓友和我开始学习钓鱼时一样,认为是件很简单的事情,没有什么技术要学习的,只要准备好钓具,找个有鱼的水塘或者水库把钩有鱼饵的鱼钩抛到水里,静候鱼来吃饵就是了。  相似文献   

16.
记得那是4年前,中秋节刚过,在经过我不断地把钓鱼活动对人身心健康的好处和上鱼之后那种激动与狂喜的心情对她添油加醋的几番描述以后,老婆终于答应和我一起到水库去钓一次鱼了。为了不让老婆第一次随我去钓鱼就感到失望。我头一天就开始做起了准备工作,什么睡袋帐篷了,鱼吃的、人吃的了,装了满满当当的一  相似文献   

17.
文龙 《钓鱼》2004,(24):15-15
竞技垂钓,在比赛后期经常会碰到一种吃钩动作很轻、鱼漂信号很小的鱼情。对付这种鱼情,讲究的是“以小制小”:用较小号的浮漂、钓线和鱼钩,调出最合适的灵敏度来应对。冬季钓鱼,鱼吃钩的鱼漂信号本来就小,而在鱼钓得很猾时,鱼漂动作就更难看准了。  相似文献   

18.
新手初次钓鱼都对钓鱼充满了很大的期望,希望能有个好的收获,他们对竿钩线漂是不在意的,他们的主要目标是鱼,所以就忽略了一些细节问题。首先钓鱼你要知道鱼什么时间吃食了,吃的怎么样,这个问题的解决,就是利用浮漂给予我们的一个直观的信号。  相似文献   

19.
有的渔友平时自由垂钓收获较大,经常是满载而归,但在钓鱼比赛时成绩却不理想,总难取到名次。为什么同样是钓鱼差别就那么大呢?我想关键的问题是:钓鱼比赛是“人等鱼”,自由垂钓是“人找鱼”,两种钓鱼的方式截然不同。钓鱼比赛规定抽签定位,无论位置好坏或有鱼无鱼,你只能在那里定点垂钓,等鱼上钩。而自由垂钓的方式就不一样了,哪里有鱼就到哪里去钓,到处搬家追踪鱼群,  相似文献   

20.
钓语别解     
之晔 《钓鱼》2005,(21):45-45
小药 诱鱼剂的俗称。钓鱼人不是医生,怎么给鱼开起药方来了?其实鱼没有病,是人犯是馋痨!比如药酒,本来是给人吃的,但没有下酒菜,就拿它来当麻痹鱼的神经,使之胃口大开,疯狂咬钓。我们不是提倡环保,高喊护水护鱼,维护生态环境么?怎么到了钓鱼比赛就被名呀利的麻痹了自己的神经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