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钓时,水位平稳,变化不大,钓点要选在中上游的大沟汉处,如大沟汊里有小沟汊,那就是最理想的手竿钓点。“立春”后,水温缓慢回升,在地势较平坦的地方,水不太深,在阳光的照射下水温上升快,首先出现鱼类适宜的温度,有趋温习性的鱼类,纷纷游到这里觅食,这些平缓、水底凹凸不平的地方,就成了春钓的最佳钓点。在大面积的浅滩,有稀疏水草的地方,水深在1米以上,  相似文献   

2.
一、选择钓点1.若钓位选在堤坝上,其钓点应选在河道中的深水处。因此处不仅群集众多鲌鱼且个体也较大。2.河流的弯道处和岸边向水中凸出地方,钓点应选在近旁深水区。因此处有独特的地理环境,鲌鱼喜欢在此觅食、逗留。  相似文献   

3.
野钓选点     
一、按季节变换选择钓点。温水鱼类,水温8℃左右,鱼体开始游动,并表现出摄食欲望,水温25℃左右为摄食高峰。鱼儿栖息地也随温度而变化,钓点也应随四季不同温度而变动。“春钓浅,夏钓潭”,且“一日三迂”。即春钓时.早、晚钓深,近中午钓浅;夏钓时,早、晚钓浅.午钓深;秋钓阴;冬钓阳、钓深。也就是说,要随水温而改变钓点。  相似文献   

4.
赵乾海 《钓鱼》2014,(22):26-27
冬季天气严寒,鱼儿潜入避风向阳的深水域栖息,少吃少动,有的则停止进食,处于半休眠状态,垂钓正式进入淡季。然而,当风和日丽的好天气到来,特别是中午前后,鱼儿便在深水处、背水向阳处或水草丛中游动觅食,故冬季垂钓选择好钓位和钓点就成为成功的关键。那么如何选择呢?笔者根据多年的冬钓经验,总结出以下两个要点:  相似文献   

5.
看图说浮钓     
在风力影响不大的前提下,在夏天光照不充足时以及冬季天气由阴转晴时,鱼类的生存需要常进行寻氧上浮和循温上浮。此时,在池底平整、四周为砖头水泥砌成的竞技鱼池,改底钓为浮钓是惟一的选择。由于鲫鲤等是天生的底栖动物,贴底觅食、产卵、栖息是它们的天性,底栖还可以减少遭遇天敌的机会,增强它们的安全感。在野外水体,由于水域地形复杂多样,鱼儿常会选择水层较浅且较安全的区域底栖活动。此时,钓手应根据鱼类的上浮规律选定适宜的钓点及钓层。请看下面一例:  相似文献   

6.
夏钓深潭     
马松录 《钓鱼》2012,(13):31-32
盛夏是一年当中最为炎热的季节,鱼类为了避暑都躲到深水处纳凉去了,所以钓者要熟知盛夏时节的气候特点,懂得鱼与水的相融关系,选择深潭荫凉处作为钓点,选择水温适宜、氧气充足、饵料丰富、舒适安全的钓位下钩施钓,使难变易,钓获必丰。  相似文献   

7.
一、钓河钓塘不钓港。宽河大水之鱼,每到冬季,在深水中觅食困难,再加过深之水氧不足压力大,故鱼儿纷纷游人内河的沟、塘越冬,因此在大港里很不容易钓到鱼,必须把钓点转入内河的小河和沟塘里,这是冬季钓鱼的方向。二、钓北钓东不钓西。冬季在内河钓鱼要认方向,北边朝南,东边朝西的河畔,接受光照的时间较长,水温较高,鱼喜欢在这里活动,在这里投竿,收获较大。而西边朝东,虽接受一点阳光,到太阳  相似文献   

8.
山东腹地的鲁中山区水库众多,不少玩悬坠钓的钓友在农历的惊蛰前后就开始出钓,这时的天气乍暖还寒,垂钓更需技巧。一、钓点的选择早春水库钓点的选择应以"钓暖"为主。这里所说的"钓暖"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钓深。早春的气候和冬天比较接近,深水区的温度较高而且较为稳定,所以选择深水区垂钓会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进入严冬,是一年中难钓之时,亦是一年中最后一季垂钓期,绝大多数鱼类均进入冬休期,而惯唱“四季歌”的鲫鱼,还有觅食游弋的兴趣,给我们垂钓者提供展示钓技的机会。关键是要找对钓点、用对饵料、瞄准出钓时段,同时结合技战术,那么终有鱼获,享受冬天暖阳下的快乐。  相似文献   

10.
一、选钓点,时间、气候、水温要适宜冬季气候不断变化,鲫鱼的活动规律也会随之而变,只有某些时间的气温和某些水域的水温比较适宜,成群栖息在那里的鲫鱼才会张口摄食。所以,冬季必须因时、因地制宜,按照气候的变化和水温选择好钓点。在"三九"寒冬时节,要选择鲫鱼群居的背风、向阳、水深的坑、塘。因为这里的水温与其他水域相对要偏高一些,有利垂钓。初冬时节,往往会出现多日晴天,气温只要超过8℃,鲫鱼就会游动觅食。此时的钓点,最好选择深、浅交界处或有水草的水域。"六九"冬末到春暖花开时节,随着气温的不断上升,浅水的温度比深水回升较快,鲫鱼就会由深水域游入浅水域觅食,并准备产  相似文献   

11.
子枫 《钓鱼》2008,(6):24-26
春季的钓点分析 春季出钓,选择钓点非常重要,钓点选择好,一天的收获就会有保证。如何才能选择到好的钓点呢?那就得根据所出钓当天的温度来决定了。  相似文献   

12.
重庆 《钓鱼》2005,(16):38-38
稻花香指每年白露节气至秋分这一段时间(即每年的8~9月水稻拔节,稻穗开花的时期)。这一段时间烈日炎炎,气温一般在30℃以上,水库、湖泊水体的表层温度升高,但是水底温度却因受光照少,温度适宜而符合鱼类身体需求,鱼大多前往深水区域活动。夏季由于鱼类已经过一个春季的摄食,身体变得强壮,加之夏季的天然饵料丰富充裕,使鱼类的摄食有了选择的余地,所以人们施钓时感觉鱼很难钓。  相似文献   

13.
钱邦伦 《钓鱼》2012,(22):38-38
现代流行的钓法,诱饵抛投在何处,就以其为钓点垂钓。这种诱、钓同窝的钓法,往往钓获的鱼个头小,钓绩欠佳,有时打窝,用了五六千克诱饵,还"光头"。笔者另辟蹊径,反其道而行之,采取喂近钓远,诱钓分离的办法,鱼获颇丰。现代网捕、电打,鱼类生态受到破坏,钓手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因此鱼都被钓猾了。大鱼(鲫鱼、鲤鱼、草鱼等)老奸巨猾,停滞在窝点外等待时机,一般不轻易入窝觅食。  相似文献   

14.
郭全刚 《垂钓》2014,(9):20-21
众所周知,若钓点中没有你想钓的对象鱼,纵使你钓技再高也白费。钓谚云:“三分钓技,七分钓位。”可见选位的重要性。简单说来,鲇鱼钓点就是鲇鱼的藏身之处和觅食路线,只有找到这两个位置,鲇鱼才能吃到你的钩饵。  相似文献   

15.
一、钓时选晴暖,忌钓阴冷天 鱼类的生理机能和食欲是随着气(水)温的变化而变化的,温度直接影响其生存、生长和繁衍。有关资料表明:鲫鱼为10~32℃,低于9℃或高于33℃,食欲减退,低于4℃则停止进食。  相似文献   

16.
潘实 《中国钓鱼》2008,(3):29-30
择时、选位与用饵是春钓的三大要素。春钓鲫、鲤、鲇等鱼,这三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可以说这是能否获鱼及其多寡的关键所在。这是由春季的特殊天气、水情和鱼情所决定的。众所周知,春季来临,北方雪化冰融,万物复苏;南方气(水)温明显升高,草木葱茏,久居江河湖库深水巢洞之鱼,早已是饥寒难耐,为了生存和繁育后代,各种鱼类尤其是鲫鱼便成群结队离开越冬深水区而游向浅水、活水趋暖觅食,  相似文献   

17.
海竿钓白鲳     
易成 《钓鱼》2006,(15):33-34
淡水白鲳是中下层鱼类,可底钓、也可浮钓,视钓点、天气、鱼索饵和鱼所在的泳层状态而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邹思全 《钓鱼》2005,(7):33-33
早春鲫鱼洄游索饵潮过去后,就是软调抛竿串钩挂蚯蚓或红虫远投,钓获深水大鲫鱼的时候。抛竿深水串钩钓,随着气温的升高,鲫鱼是越钓越小,也越钓越少。钓点要选在水深10米以上的是沙石质水底、有乱石的地方、沟洼处、或水底有缓坡的地方鱼获较多,泥底次之。  相似文献   

19.
岸钓入门     
邵进成 《垂钓》2005,5(12):33-34
在海边玩岸钓时,根据施钓地点大致可以分为矶钓、滩钓、堤防钓;也可根据所钓水层的不同分为浮钓与底钓;假如根据使用工具的不同还可分为手提线钓和竿钓;根据钓点的远近又可分抛投钓和垂竿提钓……具体使用哪种钓法及钓具则应看钓点的具体情况、目标鱼的生活习性以及个人的经济能力。  相似文献   

20.
马建华 《钓鱼》2006,(7):22-23
我在《悬坠钓新解》一文中曾经有过这样的一段话“:随着钓手持续不断的抛竿扬竿,钓点内雾化饵料形成了一个由上而下、互相连接的带状诱饵区,浮标出现了在下行过程中的停顿、上顶或者加速信号,甚至有的时候浮标在还没有站起时就会出现超时翻身或加速站立等现象……把握这种时机扬竿,多数情况下会中鱼,这种现象使钓手意识到底栖性鱼类有时候是可以上浮摄食的!通过一定的手段将鱼引离水底而钓获成了很多钓手的取胜之道。与此相适应的是饵料品种的多元化,以及粉状饵料特别是拉饵的普及使用,使得饵料可以根据鱼情的需要较长时间的停留在钓手设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